难忘那年教师节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l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一个教师节到来了,我的桌上堆满了学生送的礼物——卡片、鲜花、小装饰品。摆弄着这些礼物,回想起点点滴滴的师生情谊,6年前,那个令我终身难忘的教师节,又浮在我的眼前。
  那一年,我到一所学校实习,教初中的英语课。那个班是学校的重点班,老师也都是学校最好的老师,班上自然地分为了两类学生:一类是城市的,家庭条件很好;还有一类是从乡下考进来的,家境都不太好。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做老师的自然也不例外。那些来自乡下的学生由于在乡下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英语基础一般很差,口语就更不行了。他们其他学科成绩非常好,英语却差得一塌糊涂,加上性格内向,不爱举手发言,又不喜欢与老师交流,与那些口语流利、活泼开朗的城市学生相比,我自然喜欢后者。
  刚开始,我也为自己这种偏心感到内疚。小的时候,我就特别讨厌老师偏心,怎么等自己当了老师却也犯了这种错误呢?上课的时候,我尝试点他们起来回答问题。可每次他们都被迫站起来,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着头,涨红着脸,不肯说一句话。渐渐地,我对他们失望了,眼神里彻底冷落了他们,他们对我也不敢亲近了。
  于是,我就努力栽培那些“城市生”。他们不负我的“栽培”,每次英语月考都能考年级前几名,还有几位同学在学校英语大赛中获了奖。学校对我褒奖有加,决定在我实习期满时让我上一节公开课,看我是如何教学生的。
  于是我要求学生放学后好好练习书上的一段对白,明天我会请他们上台表演。虽然是给全班同学布置这个作业,但我心里很清楚,明天我只会请那些口语好的“城市生”上台表演。
  晚上,当我备课到10点时,发现有一本教案忘在办公室了。在寒冷的初冬夜晚,我决定返校取教案。
  来到学校后,我看见学校昏暗的路灯下有两个人影,隐约还有读书的声音。走近一看,原来是我班上两位来自农村的学生,拿着英语书,在大声地朗读着。
  “你们怎么还不回宿舍睡觉?”
  他们俩看到我,又惊又怕,低下了头,不敢吭声。我明白了,他们在为明天的公开课准备着。看着他们单薄的衣服,冻得发红的双手,微微打颤的双唇,我心头一热,平时对他们的冷淡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在我的强行“命令”下,他们才跟着我回宿舍去睡觉。
  当我离开宿舍没走多远,回头一看,他们竟然又跟了出来,手里还是拿着英语书。看来,今天他们不练习好,就不会去睡觉的。我的心被感动着,然后我把他们带到我的办公室,亮起灯,打开空调,泡上热茶,给他们指导着练习,一直到深夜……
  第二天,公开课。一切都很顺利,到了最后点同学上台表演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点了那两位同学。虽然昨晚给他们辅导了很久,但他们的英语口语也只能是勉强合格。我抛弃了这些杂念,要给他们一个真正的机会。当他们表演完后,我用最洪亮的声音说了一句:“very good!”并为他们鼓掌,看见我鼓掌,那些受到感染的同学和老师也跟着鼓起掌来。
  实习结束了。又过了半年,就在我以为我会被那一批学生忘记时,9月10日那天,寝室门房说有学生来找我,我出来一看,想不到竟然是他们——那晚在路灯下读书的俩学生。
  “你们怎么来了?”我惊喜地问。
  “今天是教师节,祝您教师节快乐!”其中一位腼腆地说。
  说着,就递给我一个篮子,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一篮子鸡蛋。我知道这一篮鸡蛋可以换他们几个月的早餐。篮子里还有一张成绩单,印着他们优秀的英语成绩。“老师,谢谢您!”我真想不到,我给的一点点温暖,一次小小的机会,会带给他们这么大的动力。
  看着他们,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这是我第一次在学生面前像孩子一样地哭泣。
  一句“教师节快乐”,一篮子鸡蛋,虽然质朴得再不能用言语形容,但它已成了我一生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摘自《下一代英才》)
其他文献
杨睿是来自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阜平县的一名农村学生。2014年他的高考成绩是618分,虽然比河北理工类重点线多了45分,却达不到北京任何一所211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最终杨睿却跨过了分数的门槛,被211学校——北京林业大学录取。因为此前他通过了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树人计划”的考核,只要高考成绩达到重点线,就可以被录取。  杨睿的圆梦并非偶然。李克强总理多次表示:创造教育公平刻不容缓。
一  苏立明是我房里的“老男人”,我平时就这么叫他,他嘿嘿一笑不以为意,很享受这种称呼。  其实我叫他“老男人”并不只是亲昵爱称,而是他人真的挺“老”。先从他的外型打扮来说吧,他最嚣张的少年时代也没有时尚过,衣服总是白蓝黑三色,精短寸头直到现在。  苏立明的守旧思想,他出生偏远小地方,父母就一板一眼、中规中矩,他当了一辈子好学生、乖乖儿,现在是我的好丈夫、老男人。  毕竟我是前卫时尚的文化青年,小
不久前,美国数千名企业员工被问到一个问题:他们是否有过希望被提升到经理级别的想法?你可能会认为他们大多应该会回答“是”。毕竟,美国被认为是机遇之地,而且职场中的一大原则就是,处于阶梯高层比在低层好。   但结果很多人都没有回答“是”。在凯业必达的调查对象中,仅1/3的人说,当一名经理对他们有吸引力。其余2/3的人说:“不,我宁愿继续做我的低级别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了一些意料中的差异,令人
人是群体性的动物,所以大多数人都会改变自己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群体。别人笑,自己也跟着机械地笑;别人哭,至少要跟着兔死狐悲一下。否则,就会被人视为格格不入的怪物。于是,本来有棱有角的岩石,经人际大河的冲击,都磨成了光滑的卵石。  成了卵石的人,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融入群体的欢乐,而少数坚硬者,还在继续忍受着煎熬。最后,那些无论如何不肯妥协的人就成了历史上少数的伟人,或是枭雄。  人要学会做自己。  不要因
一位美國母亲的中国教子心得  因为我们夫妇俩都对动物过敏,所以儿子迈尔斯和女儿布里吉特在成年之前,可能就没有机会养宠物了。再加上我们常常全家出门旅行,即使是没毛的动物,比如乌龟和鱼,也不合适养了。  我常常反思,这是不是剥夺了孩子与动物一起长大的权利?据我观察,他们似乎天生就有一种与动物建立友谊的倾向。  作为某种补偿,迈尔斯在18个月大时收到了一只小玩具狗礼物。他总是把这只玩具小狗当成真的来对待
楼道里的小夫妇去年牵的手,今年却形同陌路。没有诧异,只有轻轻的叹息,也好似有一番解脱。  刚开始的日子,看到他们出入成双,经常在家搞个小型聚会什么的。逢个节日或者纪念日什么的,必有鲜花相伴,惹得我在丈夫面前一顿艳羡,大赞他们的浪漫与情调。而丈夫这时总是要携我去逛菜场,不管我心底的怨气,红的绿的,挑挑捡捡,拾得一箩筐。回来后,便一阵忙碌。看着满桌的饭菜,我才懂得原来生活中没有美酒与鲜花相伴也能如此让
下了班,去接孩子。孩子看见我,兴奋地朝我扬了扬手。我看见她手里卷起的长纸卷,是她的画。我骑车载着她,一路往家去,快要临近第一个十字路口时,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我竟然听见了我妈的声音,她用高亮的嗓门,一声接一声地唤着:“小霞,小霞……”在纷攘的人群中我定睛四顾,真的是我妈在向我招手,两个同村大婶伴她左右。我走近,她们笑闹她:“你知道那是你的小霞?”我妈用肆无忌惮的笑声压下她们的戏谑:“我自己的丫头,我还
在美国住久了,很容易发现爱情的地域性特征千差万别。  美国东部的爱情实际至极。等级分明的新英格兰,从高中开始给人们贴标签,精英和平民永远井水不犯河水,自费读私立大学的姑娘如果跟拿奖学金上学的穷小子在一起,似乎就是异类了。而平民也有着一套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司相遇的两个人,身份都要差不多能匹配,《欲望都市》里律师和出租车司机的组合几乎是天方夜谭,曼哈顿投行前台的小职员约会后
消除“恐婚”,准婆婆用心良苦  姚晨的婆婆名叫丁浪,时年69岁,退休前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编辑。老太太爱美时尚,时不时还上网聊天、写博客。2011年4月16日,丁浪偶然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翠平”姚晨情定摄影家曹郁。晚上曹郁回家了,丁浪迫不及待向儿子甄别消息的真伪。曹郁告诉母亲:“是真的,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接着,他向母亲讲述了与姚晨相知相爱的经过。  2010年5月,曹郁与姚晨在影片《爱出色
鼻炎虽是小病,却让人苦不堪言。尚女士得鼻炎3年了,每到9、10月份就会戴上口罩,打喷嚏、流眼泪,严重的还会波及眼睛,眼睛痒得忍不住总揉而感染。每到这时,尚女士就会奔走各大医院,吃多种药物,还在微信朋友圈中寻求偏方。各种偏方试下来无一见效,最后只能挺着,挺过这段时间就好了。鼻炎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病,如何治疗,吉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汤勇博士,带您一步步走出鼻炎的误区。  把鼻炎当成感冒  汤勇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