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龙芳 “万元增收”工程的行与思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近三十年的创业路,她说要感谢的人太多,是国家,村民的支持,她才能够做出成绩。
  
  反哺农村,富民强国。当下,和谐发展的春风劲吹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万元增收”工程实施如火如荼之际,我们走近了一位增收致富的领头雁——岳龙芳。在她身上能够看到“三农”问题解决的一些办法,同样能够折射出“万元增收”工程的好智慧,好方略。
  
  岳龙芳,一个非典型农妇
  
  她经受过人生三大不幸,吃过生在贫困山区之苦,一个人要挑起全家七口的重担。
  她率先觉醒,不甘贫穷而带头开垦荒地,荒地变成果园,果园变成财富。她却没有小富即安,她带头成立合作社,开办加工厂让致富升级。
  她积极把握“万元增收”工程的机遇,带领村民创造了更大的物质财富。她很有抱负,她说大家富了才是富。快七十了'她还有改造老果园的大计划。
  她所得的奖项,同样非同一般,份量很重。甚至,她还办学校……
  
  “开荒再造”打头阵
  
  口碑写在民心上。进入重庆垫江,提起岳龙芳人人知晓,人人称赞。她的事迹是大致知道,但她的影响力却是始料不及。采访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岳龙芳,一个普通的农村女人,不认输,不认命,把握政策、敢闯敢干,带领当地最贫困的村创收致富,使得昔日的“光棍村”成为“全县最富村”。
  增幅有多大呢?村民人均纯收入由1982年的100多元提高到2010年的8000多元。此增幅可谓喜人,因而,岳龙芳成了“万元增收”的典型人物。
  今天我们在感慨她的成就之时,她说,这些都是逼出来的。对于个人的不幸,她已无悲伤,她已经将小爱化成了大爱。
  她没有知识文化,没有出过大山。人家还在父亲怀里撒娇的时候,她的父亲去世了;人家以丈夫为天的时候,她丈夫也去世了,当她没有回过神来,她的儿子也不在了……
  岳龙芳的致富之路从1982年就开始了。那是一段凄风苦雨而又干劲冲天的日子。改革开放伊始的西南贫困山区,岳龙芳面朝黄土背朝天,肩扛七口人的生活,穷得没有真正吃过一顿大米饭,下饭的盐巴都要四处去借。
  大不幸、极度贫穷、重负担,她没有低头。这么穷,肯定没有女婿上门,她立志要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这是一个人很正常的欲望,就是这个欲望,激发了她自己也想象不到的创造力。
  当年,走出去对于她这样的农村妇女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就地发展。岳龙芳天天围着她居住的桂花岛转、想!桂花岛旁边其他县的村民因为种果树而致富了,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干呢?
  一边是茂密的果园,一边是杂草荒野,生活也是天差地远。如果能开垦荒地,多一分地就多一分收成,但没有政策允许,她也只能望地兴叹。
  就在当年底,岳龙芳的机会来了。那时,作为生产队出纳的她去县里开会,就是这个会,改变了岳龙芳的后半生。会上提出,允许在做好庭院经济的情况下,开垦荒地。
  岳龙芳激动不已,这个机会她太期盼了。她马上开始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去一起开荒。在岳龙芳的努力下,有40多户人同意加入,但事情并不顺利,当时桂花岛没交通,土质极差,一家出60元开荒资金都困难,最后加入开荒的只剩5户。
  开荒还是拉开序幕,他们坐在轮胎绑着的脚盆里,在水上来来往往。岳龙芳借来10多根钢钎和铁锤,把上岛的40多人分成几个小组,没日没夜地干。他们每天只吃两顿饭,饿了就用自带的红苕等方便食品充饥。200多亩荒坡很快变成了可耕地,岳龙芳整整掉了15斤肉。
  肉掉了一路却从此开了。岳龙芳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因地制宜”创模式
  
  了解岳龙芳,最让人佩服的是她的思维。思维的革新成就了她。岳龙芳没有文化,但却很有道理。她说:“我一生信奉一句话,要干事,必须要遵循‘天时地利人和’这个规律。”
  开荒完毕,岳龙芳和大家商量:“国家给了好政策,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因地制宜。”经过筛选和比较,他们选择了种植夏橙,为减小资金压力,他们采取了“以短养长”的做法
  在种果树苗的期间,引进西瓜和冬瓜,林间套种,在西瓜和冬瓜种植间歇,又复种上蜜本南瓜。“以短养长、一地多用”的模式见到了实效,荒岛变成了“瓜果山”。
  瓜果产出了,销路却不好,连年亏损。她是一个顽强的女人,凭着自己的诚信,以全部的家产作抵押,陆续贷款11万元作为支撑。果树经营是个长期行为,贷款一时难以周转,银行信贷员“追”得岳龙芳团团转。岳龙芳压力可想而知。
  “我一生就爱知难而进”,岳龙芳如是说。时间凝聚了她的努力,也迎来了新生的一天。在随后的几年里,果园收益逐年翻番,终于扭亏为盈,成绩不凡,大家都尝到了致富的甜头。不再相信眼泪的岳龙芳,还是潸然泪下。
  岳龙芳是个守信用的人,国家的钱如数奉还。她也更加了解,农村经济要怎么才能发展。在她的带领下,昔日的穷窝,渐渐变成了聚宝盆,形成了“三瓜三果”特色农业产业。
  如何做好这“三瓜三果”,她的思维又一次超前启航。2007年岳龙芳带头组建了重庆市垫江桂花岛瓜果专业合作社。2008年她又成立了重庆市垫江县桂花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社和公司的成立让村民有技术、有销路、积极性更高,致富有了保障。
  “万元增收”工程启动以来,岳龙芳又探索新的发展思路,结合合作社和公司创立了“农户+专业合作社+超市+公司”的模式。
  这个模式中,她组建了果树专业合作社和蔬菜专业合作社,市场疲软时通过专业合作社将村民们的瓜果全部收起来储存,再分批或反季向超市和农贸市场输送。这样既能保证农产品的销路,也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卖出更高的价钱。
  她是如此将一门心思投入到脚下的土地,所以才具有如此大的能量,她帮助周边近4600农户创业,助农增收115万元。
  从改革开放伊始“再造开荒”到今天的“万元增收”,岳龙芳都利用好了政策(天时),更发挥当地的潜能(地利),发动村民(人和)努力开创了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万元增收”启新程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各方扶持,更需要岳龙芳这样的“知情人”。
  岳龙芳说,我最大的经验就是让地尽其能。她成立的合作社,完全适应了“万元增收”工程的强劲东风,被誉为“富民兴社”之举。合作社里的举措,项项切合农村实际,项项满足农村需要。如:培训骨干技术人才、提供良种、办示范基地、专家指导、规范种植等等。
  岳龙芳的智慧让她又一次把握发展机遇。“万元增收”工程在重庆是件大事儿。2010年起,重庆将用三年的时间实现两翼地区农户“万元增收”目标。两翼地区是重庆农村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如此有的放矢,竭力发展还是第一次。
  2010年是“万元增收”第一年,岳龙芳立即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湖滨 村积极引种茄子、辣椒、苦瓜新品种,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亩产值达5000—6000元,受到农户的称赞和认可。2011年将在全村大面积推广'无疑是增收的得力之举。
  岳龙芳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她说:“感谢政府、农委的支持,感谢供销社提供帮助。只要找到他们,都是有请必到,有求必应。”在岳龙芳和村民的种植过程中,涉农部门提供援助让他们底气十足。这让靠天吃饭的农业有了依靠,农民收入更加稳定。
  借“万元增收”工程的契机,岳龙芳和村民将致富推向了新高地。岳龙芳现场给我们算了一笔细账。2010年,岳龙芳在南瓜种植上,采用了新技术,被戏称为“土洋结合”,南瓜产值增加,提早上市,领先走俏。单是种植南瓜这一项,村民就增收了1000元。
  以点带面,岳龙芳将成功经验持续推广。她又寻思着,庄稼人上半年忙,下半年就闲了,地也就空了,是种浪费,如果能让大家下半年也有东西种植,必然又要增加收入。她又自己掏腰包成立榨菜加工公司,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种植榨菜的积极性,使得荒废二十多年的青菜头种植又兴盛起来,而且其种植与收成都不算劳累,合适目前农村日渐老龄化的劳动力种植。于是,就靠加工榨菜这一项,农户又增收1000元。
  就是这样寸土必争,分秒必夺,村民们的收成越来越多。岳龙芳自己也想不到,她只是不停地围着土地转,但却收获了经营头脑。为了形成品牌效应,升级产品的附加值,岳龙芳从包装、销售上做文章,注册了“岳大妈”牌商标,目前该品牌在市场上得到了相当的肯定,并成功申请绿色无公害蔬菜,提升了其品质和价位。
  本来可以享享清福的岳龙芳,为了将增收工程做扎实,又开始思考。岳龙芳还积极和相关部门联系,提升交通水平。在带领乡亲们致富后,岳龙芳又投资10多万元修建冻库,5万元修建码头,18万元解决全村200余人的饮水问题,发动群众种植蜜本南瓜1200亩。多管齐下,增收力度再加大。
  对于农民来讲,一项增产1000元是个不小的突破,今天湖滨村不但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吃穿用度、消费观念都有了质的飞跃。
  万元增收,对于岳龙芳和她的村子,不再是难题,因为他们已经走在了前面。他们不但变被动为主动,而且贵在能够更好地把握机遇。
  
  “兴农致富”惠乡亲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正因为岳龙芳如此践行,她才名声在外,才收获了如此多沉甸甸的奖项。
  有多少奖,就有多少付出。共同富裕之路并不好走,当年她带头开荒,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她。当她开荒成功,有人还嘲笑,看你多少年才结一个果!
  天道酬勤。没多久,在岳龙芳的精心培植下,高品质的西瓜、橘柑被培植出来。如此一来,没有种植的村民就眼红了,甚至发生过偷盗事件。岳龙芳表示理解,把自己的种子挨家挨户去推广'希望大家都来种植。她的理由很简单,当初自己是自私,想要过得好才开荒,但到了后来确实是感恩党的政策,希望大家共同致富。
  从私从公的言论,都让我们觉得这个农妇格外真实,她没有豪言壮语,她虽然得奖无数,但在她眼里那些奖不如大家的信赖。她最高兴的是,她走在大街上,买瓜果的村民会对她说:“这都多亏了某人哦,没有她,还没有这样的果子卖。”
  岳龙芳现在经常被女儿责怪,因为她马上年满七十,但她却闲不下来。她说除了务农,其它一概不会,她已经开始担心,老得无法务农的时候,她该怎么办。
  年届古稀的她,精神矍铄,身板硬朗,志向高远,她向我们讲述她的下一个试点计划
  改造老果园。她相信只要努力,桂花岛上的万亩果树就能焕发新生,结出的果实不比任何一个高级品种差,村民的收入必定再上台阶。为了践行林下经济,她还要去寻找真正的土鸡种,寻找上世纪五十年代要濒临灭绝的土鸡种,然后在岛上广泛养殖,一来创造收益,二来给大众真正的土鸡美食。
  “我想像歌里唱的那样,再活五百年。”她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改造老果园相当难。如果在她有生之年能完成,此生就无遗憾。
  如果说开荒是她一生做的第一大件好事儿,那么老果园的改造就是她目前最大的心愿。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试点,推广成功经验,就如同她办的榨菜厂赚了钱是大家都赚钱,亏了就自己去承担,最终为国家节约钱。公道在人心。现在经常有人拉着她,找她指点门路。
  临别握手之际,她的手很大,很粗糙,穿着打扮也很普通。走在路上,随即淹没于人潮。和她交谈,很难想象她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因为她说:“农民永远不要去追求奢华,那不是农民的本质。”
  这就是农民,人家给一分,他们要还两分。回首近三十年的创业路,她说要感谢的人太多,是国家、村民的支持,她才能够做出成绩。
  对于2011年的“万元增收”任务,她表示有一定的压力,因为湖滨村的基数已经很大了,还要继续增,他们就得大发力。不过她已经有了全盘规划,她设定了三部曲:第一部曲是短期增收,第二部曲是长期增收,第三部曲是巩固增收。
  相信湖滨村能交上优秀答卷,在“万元增收”工程中力拔头筹。相信她能再度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她是爱行爱思的非典型农妇。
  
  责任编辑 张小华
其他文献
“城市的发展用统计数据和数字对比说话固然重要,但我更重视百姓说出的心里话。”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佳木斯的大街小巷就热闹起来,广场上,富有浓郁东北风情的秧歌队吹奏出热辣辣的曲调;公园里,伴着欢快的乐曲,交谊舞爱好者翩翩起舞;十里江畔,合唱团、声乐团、戏曲演出此起彼伏、交相辉映;健身爱好者闹中取静打起了太极拳。这就是佳木斯著名的群众自发组织的万人有氧健身运动大军。为什么佳木斯人民如此快
期刊
我们不拘泥于GDP指数,也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是实实在在让老百姓过上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好日子。    辽阔松江何许言,滨城得景靓其间。  画廊百里沐春色,湿地万千舒壮观。  奋翅白鸥竞北跃,扬帆彩舰比南前。  虹桥两岸接云水,唤起中兴日月天。  这首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创作的七言诗,经过作曲家谱曲,再由广播、电视媒体传播,忽如一夜梨花开,唱遍冰城哈尔滨。一
期刊
2009年10月18日,中央电大成立三十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期间,会场里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各界、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类别的教师、学员代表时,电大在中国教育发展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清晰可见。  然而,电大人并没有因此满足。自豪与欣慰之余他们更多了一份勤勉的理由。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电大人就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
期刊
丰动适应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需要,是教育领域的重大任务,是教育事业的时代命题。在紧紧围绕应对时代要求,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平台方面,巾央广播电视大学交上了一份成绩骄人的答卷。    论历史渊源,创建3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年仅“而立”,似乎无法矗立于老而弥荣的名校之林。  但它却创造出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30余年间,累计培养高等学历教育毕业
期刊
深入探索提升“知行合一”理论,率先提出并强力推进“两大三化”先进交通规划战略,用“拼命三郎”精神把一个举步维艰的企业带进全国设计50强,成为同行业佼佼者。    享受人生,快乐生活,每个人都心驰神往,但所追求的方法却各不相同。在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以下简称“水规院”)院长宋海良看来,“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就在于他在生命的过程中,去开拓、去发展、去追求、去创造,并在过程中感知人生,在不断创造价
期刊
“嘉峪关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因为我们的人居环境在全国是最好的城市之一,我们的投资软环境也是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    他是“全国园林绿化优秀市长”,他屡出新招,孜孜不倦将戈壁变成绿洲。  他是会抓经济的好市长,在他的带领下,嘉峪关市人均收入超过10000美元,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他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好书记,他关心民生疾苦,实践于雄关大地,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他不断学习思索,为
期刊
他,没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激怀壮举,也少见引人瞩目耸人听闻的奇迹轶事;他,有的是一颗真挚火热的心,有的是正直的人品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有的是被人称赞的甘为他人作嫁衣的默默奉献精神。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西藏阿里地区对外贸易总公司经营科科长多布杰。    阴云遮住大山,如烟弥漫的晨雾笼罩着山野,一股股湿漉漉的水气朝人们的脸上扑来。  “到了,大家下车吧。”30多年前,随着引领员的一声招呼,19岁的
期刊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开幕典礼上发表题为“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报告,“数字地球”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数字地球勾绘出了信息时代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时代特征。  1998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两院院士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
期刊
一连串优异成绩的取得,背后承载着的却是刘兴平的汗水、泪水,甚至是牛命的危险。面对被炸药包炸毁的自家院墙、阳台,面对受到惊吓哭泣的老母和幼女,面对这样的警告与报复,刘兴平心中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    位列“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山西省五台山,是著名旅游风景区,却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巨大的反差导致各种利益冲突,矛盾丛生,公众安全感普遍缺失而脆弱。  然而,忽如一夜春风化雨,一支和谐安宁的动人之歌在这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人员的流动成为一种大趋势,尤其是作为各行各业生产力主力军的青年人,更是流动的主力。而这些流动的青年,到异地工作后,与团组织渐渐失去联系,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这些流动青年的思想工作,创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避免他们在经济大潮前的迷失,成为摆在各级团组织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而福建省宁德团市委根据上级领导指示,创造性开展的驻沪团建工作,并取得实质性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