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缘何20个月能赚130亿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xxhj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谷不断涌现出微软双杰、谷歌小子、Facebook神童这类创业奇才,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在硅谷崛起的华裔小子陈士骏的身影。“我的最爱是沉湎于高尔夫和网球吗?不是!是享受Google的高薪和假期吗?也不是。如果大公司不是我的最爱,那么我就离职,如果最爱的还是创业,那么就在硅谷租一间办公室重新开始。”透过陈士骏这番话,或许我们能一窥他成功的缘由。
  第一阶段:辞别学校
  工作更迫切,半年毕业不能等。
  在硅谷的创业历史上,YouTube有着它的一席之位。2005年前,没有多少人在网上发布和分享视频。YouTube的发布激活了“视频分享”这一潜能无限的网络需求,从此开创了“视频传播”、“视频社交”、“视频营销”等一系列崭新的互联网生活方式。把视频网站YouTube出售,从而变成一个“亿万富翁”那样一年,陈士骏28岁。他的创业,先要从急急忙忙辍学就业说起。
  陈士骏1978年8月出生于中国台湾,从小爱捣鼓电脑,小学6年级即写下自己生平的第一个程序,高中时期因对Basic语言、C语言的掌握赚得一定的青春荣耀。进入伊利诺伊州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专业在全美排名前5)后,整日与计算机爱好者为伍,把正常学业抛到九霄云外。这不,1999年的一天,经不过硅谷工作的诱惑,虽离毕业只有半年时间,毅然辍学就业,加盟创业不到1年的PayPal公司。

  用陈士骏自己的话说:“我在最后一个学期辍学,别人是辍学创业,我当时的情况是辍学就业,只因硅谷的工作机会太诱人了。”加入PayPal除了个人兴趣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对同学关系的信任,还有就是年轻气盛。我们很多人过于理性思考,最后变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
  如果不急忙到PayPal工作,不说3年内变不成百万富翁,也结识不到未来的创业伙伴,或许也站不到技术时潮浪尖之上。从这一点来说,辍学就业对陈士骏来说是未来高调人生的必要基础。
  当然,客观地说,陈士骏辍学就业在他所在环境,所需的勇气要比我们小得多。
  了解下陈士骏所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一点背景吧。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是美国中部最好的大学,强项是工科和计算机,其杰出校友可谓阵容强大:与陈士骏最相关的要属PayPal联合创始人之一麦克斯-拉夫琴,硅谷创业标杆人物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此外,《花花公子》杂志创始人休-海夫纳、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 IC(集成电路)的发明者杰克·基尔比也在校友名册中。
  第二阶段:辞去工作
  创业更迫切,高薪工作不可留。
  陈士骏是幸运的,加盟的PayPal公司最终成功上市,自己也变成了百万富翁。我们更多人遭遇的是以下三种情况,致使自己从此苦命连连:被学长强烈推荐的公司是烂公司;拼命冲击上市的公司最终却没能上市;公司上市了却没有自己的股份。
  能享受到上市果实是陈士骏的幸运之处,更大的幸运则是认识了未来的创业伙伴查德-赫利。陈士骏在书中介绍说,查德-赫利是PayPal早期唯一的设计师,来自于东海岸,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美术系。临近大学毕业的时候,查德看到PayPal杂志的招聘广告,在面试中,被要求为PayPal设计一个公司标志,这个标识被PayPal采用并一直被沿用。
  我们羡慕陈士骏第一份工作的好运,陈士骏则在书中分享了对查德-赫利桃花运的又爱又恨之心情。“查德尤其幸运,他在一次晚会上遇到了凯西-克拉克,他们相爱并且最终结婚了。凱西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吉姆-克拉克,就是那位传说中的人物!创办了硅谷图像公司,还和马克-安德森一起创办网景的吉姆-克拉克。”
  陈士骏说:“2002年2月,PayPal在纳斯达克[微博]上市,不光是让我们成为百万富翁,还让我们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在硅谷扎下根来”。因为自己跟查德-赫利及贾德-卡林姆后来共同创办了YouTube,陈士骏才有资格说在硅谷扎下根吧。
  因PayPal和eBay[微博]的相互依存度太高,在PayPal上市5个月之后,eBay迅速收购了PayPal。eBay的企业文化让陈士骏等老PayPal员工难以适应,与PayPal初创时期最明显的区别是:工程师丧失了“话语权”,只能听上层大人物的调遣了。
  在eBay憋了3年之后,陈士骏最后终于鼓足勇气辞职而去了。
  “我实在太想尝试一下决断力了,而且我满脑子都是创业的想法,没法不把它们都写出来”。
  第三阶段:辞离公司
  追随我心更迫切,过往辉煌不可恋。
  那是一个录像设备流行的时代,小型的录像机和带有录像功能的手机是年轻人手中的时髦玩意儿,许多人都喜欢带上录像机去聚会,之后再一遍遍回看朋友间相互开玩笑甚至恶作剧的镜头。陈士骏和查德注意到了许多让人惊愕的视频和它们在人群中引发的热潮这一现象,但当时的情况是,朋友之间分享照片很容易,但要分享视频、电影却很难。这激发了他们的创业冲动。

  为什么把YouTube做成了分享而不是交友平台。陈士骏的回答是,并非所有的成功都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开端于某个石破天惊的故事,它通常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法,某种小需求的冲动,然后是调整、再调整。YouTube的开端也是如此,没人知道它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是他们喜欢,觉得会给越来越多人带来便利,就继续往前走。
其他文献
17岁出道,今年三十有三,凭《盛夏光年》《沉睡青春》《一页台北》等文艺片,张孝全一双灵动、略显忧郁的眼睛让许多人难以释怀。他被林青霞盛赞为“会发光的钻石”,是大S眼中的“大众情人”,被舞台剧大师林奕华称作“年轻版吴彦祖”……内敛的个性,一年两部的接片量,让游弋于娱乐圈15年光阴的张孝全,鲜少被人称为“明星”。  “我就是一個演员。”一脸认真的张孝全喜欢这样介绍自己,不知为何总会让人联想起周星驰在《
孩子们的身心伤害、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几率,都不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应该在源头上予以整改。  遭遇老師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这两天,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再现疑似“虐童事件”,目前孩子的描述、部分曝光照片、家长的控诉不断刷屏,目前,朝阳区教委和警方都已经介入调查。在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强光灯下,此事因何发生?有多少孩子受到伤害?孩子们受到何种程度的伤害?种种问题,相信很快就会
站在“全媒体时代的文艺价值重构:2015·北京文艺论坛”的主讲台上,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谢冕觉得有些困惑:  “‘全媒体时代的文艺价值重构’这个题目对我来说非常陌生。过去我们讲报纸、刊物、广播电视,后来都被统称为媒体,我所熟悉的报纸刊物这些东西后来都被叫做纸媒,我觉得它的地位下降了很多。全媒体是什么?好像有各种各样的互动,我说不清楚,也很陌生。文艺价值我知道,我有固定的价值观,何
沙非艺术简介: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沙非,满族,出生书香门第。幼年便承曾任清末吉林将军府“方案”的祖父熏陶和父母严训,习字练书。80年代初,拜著名书法家那致中为师,成为那先生的关门弟子。2013年入清华美院高研班深造并得到著名书法大家、教育家欧阳中石的指教。据其业绩,同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一级美术师”证书。二十世纪初其凭借作品实力多次夺得国家、省市各级别书法大奖
然而,国内的支付战场烽烟四起,银联频频发力欲突出重围,第三方支付公司、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等意图蚕食市场,国际支付巨头也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与此同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也在走向海外,似乎无人匹敌。如今,京东金融也加入了海外移动支付的战场。  9月14日,京东金融宣布与泰国尚泰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开始进入泰国市场。刘强东的举动标志着京东金融正式进入海外市场的争夺。据悉,合资公司初期将以支付业务
2016年3月,“网红经济”这个词儿和满城的春花一起盛开了。  从一个网名叫papi酱的女孩儿获得了1200万投资、到2016“第一网红”三个月挣了三个亿、再到网络女主播半年买车买房。相关新闻不断推陈出新,就好像一勺勺冷水泼进了热油锅里,弄得滚油四溅,而且全都溅到了人的心口上。让人们愈发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在苟且,别人那里才是光彩照人的诗和田野。  “网红经济”顾名思义,就是让一个ID成为了网络红人
郑小瑛作为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一直是中国音乐界的领军人物。她也一直致力于向普罗大众普及和介绍音乐知识,秉承着“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信念把音乐之美带给大众,并在厦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企业的支持下,建立起了“民办公助”性质的厦门爱乐乐团和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  今天的我,源于十九岁的那个自己  郑小瑛说自己能得到今日之成就,源于十九岁时参加革命时自己受到的革命思想教育。可能现在很多
时下,媒体生态的巨变,时代大潮的涌动,让很多年轻记者对于职业前途感到迷惘。一部分年轻记者开始坐不住了,有的跃跃欲试,四处寻找新的出路;有的投身创业大潮,无心本职工作;还有的则寻找兼职机会,做起了微商、淘宝店主……  说实话,这样的现象让我心痛。传统媒体从来不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一批80后、90后年轻人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假以时日,再经过数年职场的历练,他们将挑起发展的大梁。但在职业生涯和人生发
不知何时开始,“流量明星”成为演艺行业的流行词,它常常用来指称那些在网上拥有大批粉丝的演艺明星。一时间,一部电视剧或一部电影,如果没有“流量明星”加盟,似乎就只能敬陪末座。然而,也正是这些“流量明星”加盟的作品,常常跟“演技缺席”“三毛钱特效”等词联系在一起,几乎走到了“良心劇”“品质之作”的反面。  与互联网时代之前的明星相比,“流量明星”,顾名思义,其标榜的特殊性在于“流量”二字。评估一部作品
1  1982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脑笑脸诞生在美国,我国教育部开了个会,要求推行计算机教育实验,同时宣布举办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  15岁的梁建章在这次竞赛上遇到了14岁的沈南鹏,一个是初中就能用程序写诗的电脑天才,另一个是精于数学的计算小能手。这可能是互联网史上最小的相逢。  35年后的今天,一个坐在上海互联网的头把交椅上,另一个则是全球禾商(祖籍嘉兴的商人)首富。  再次相逢时,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