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旅中的乡愁——飞散视角下解读黎巴嫩新生代诗人苏珊及其作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hadow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巴嫩女诗人苏珊阿拉伊万是阿拉伯当代诗坛年轻群体中的一员,这位70后诗人以其婉约柔美的风格,简洁平实的文字赢得了广大阿拉伯读者的青睐。诗人用诗的语言来认识自我,描述自己多年远离故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构筑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The Lebanese woman poet Susan Alaiwan is a member of the young group of contemporary Arab poetry. The 70-year-old poet won the favor of the majority of Arab readers with her graceful soft style and conciseness. Poets use the poetic language to understand themselves, describe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and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far away from homeland for many years, and build their own spiritual home.
其他文献
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分析,大理州四个烟区气候温和及温热,降水适中,雨热同季,均适宜种植特色优质烟叶.澜沧江流域、红河源流域光温充足,土质疏松的紫色土、黄壤、红壤,含钾量
田汉在建国后创作了一系列历史剧,其中《关汉卿》和《文成公主》多次被搬上舞台,完成了文本到舞台表演的成功转变,设置悬念与融入古典诗意等戏剧技巧的运用,使得历史剧具有了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通过描写布恩迪家族七代由盛至衰的百年历史,再现了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化。殖民宗教的侵袭,加上古老文化形态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一部绝世之作。由于作者生存环境和家庭背景,小说是体现了艾米莉·勃朗特朴素的自然观的生态文学。本文具体论述分析了她的自然观和生态意识
孟子美学中“充实之谓美”的命题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孟子首先提出了“善”“信”“美”三个独立的命题,接下来以层层递进的语句结构提出何谓“大”“圣”“神”.无论在结构
本文以生态伦理学中的自我实现为理论基础,展现了主人公亨德森自我实现的三个阶段:“本我”,“社会自我”以及“生态自我”.主人公的自我实现之旅让他最终实现了和谐自我
瑞恰慈是英国重要的理论家。上世纪三十年代,瑞恰慈利用语义理论重新解读了《孟子》,尝试找到中西方理解沟通的方法。本文围绕《孟子论心》一书,探究瑞恰慈是如何运用这种语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极为关注女性的命运和追求。她的短篇小说以她女性的视角,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女性的孤
《日光流年》蕴含一种客观的、绝对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暗示着三姓村人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其本质就是“宿命”.文中把人的苦难命运写到了极致——活不过40岁的必然宿命,而人
从叙事视角的角度来看虹影《饥饿的女儿》,虽与西方成长小说有着诸多精神关联,却也带上了中国本土历史、时代、文化的印记,另外还与作家的文化情结和创作理念等因素割裂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