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墨香课堂的构建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72559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学校传统发展、课堂教学现实、区域课改要求,我校积极回应,提出“生本理念下墨香课堂的构建”,提炼了灵动、自然、和谐的墨香课堂特质,形成了“先学·导学·共学”的课堂模式,推进了我校的课堂教学变革。
  关键词:生本理念;墨香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86-1
  缘起:我们为什么想去
  书法教育已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在书法技能的训练、墨香环境的营造、校本课程的开始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何寻找到书法教育新的生长点、发力点?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的视角转向了课堂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而课堂教学无疑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南通市教育局在2014年对课堂提出了“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十二字”要求。我们认识到,要主动响应市局的指引,把推动课堂变革作为今后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生本理念下墨香课堂的构建”这样一个研究课题,以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变革。
  方向:我们要到哪里去
  这样的提法,旨在将书法文化以及作为书法人应有的特质(静气、灵气、正气)渗透到学科课堂文化中,浸染到每一位师生,形成灵动、自然、和谐的书法特色学校特有的墨香课堂品质,造就温文尔雅的教师,培养聪慧高雅的学生。
  我们根据书法创作、欣赏理论及现代教学观,提炼了三个词作为墨香课堂的特质:
  灵动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灵动的解释是: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书法创作讲究灵动,笔法丰富多变,章法开合向背,墨法浓淡相宜,互映统一。生本理念下的墨香课堂亦是灵动的。教师要灵动地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学生要灵动地学,自主先学,小组共学,课后延学。
  自然
  自然美始终是历代书家追求的目标和评者遵循的法则。项穆在《书法雅言〈神化篇〉》中曰:“书之为言:散也,舒也,意也,如也。”他认为书法是自然的,任何雕琢与修饰都会破坏这种自然纯洁之美。这与生本教育所提出的儿童观不谋而合。我们的孩子也应是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成长。教者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场的生命的状态,“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能量”,把儿童学习引向自然、自由、自觉,而不是如园丁修剪枝条,实现为孩子“自然生长而教”。
  和谐
  书法线条组合关系的整体和谐,是人类和谐意识的必然反映,是民族哲学观念的艺术外化。书法和谐美的追求,已积淀成难以变更的审美规范和书法形式感的表现模式。和谐同样是课堂文化重要的生态指标之一。反映在课堂上,应该表现为教学氛围的融洽,教学目标的融合,学导互动的平等,过程环节的简约,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学生的学堂。
  实践:我们怎么去
  一、墨香课堂的模型
  我们在探索中形成了“先学·导学·共学”的课堂模式。
  先学:南通市教科研中心陈杰主任认为贯穿于南通“十二字”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先学后教”。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先学后教”。再从“教”与“学”二字的起源说起。甲骨文中有“学”也有“教”字,但“学”字的出现早于“教”,说明人类开始的行为是“学”,而非教,所以先有学,后有教,是教学的一种回归。
  学习单是先学的重要载体,设计时,要基于学习的目标,基于学生的需求,基于方法的渗透,基于话题的研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单,在教师教学之前对学习内容进行先行学习,在简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对新知形成初步的认知。可在课前,亦可以课中。先学是“导学”的起点,是“共学”的前提。
  导学:这是我校课堂实施的基本策略,也是教师在课堂中主体作用的体现。这里的“导学”其实是在了解学生先学状况的基础之上引导进一步作深度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力求做到“三向”:一是向学生的本质属性上引导,比如语文学科的语用性,数学学科的实践性等;二是向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上引导,即学科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以及促使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上去;三是向学科独特的学习方式上引导,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学习更有深度、更讲科学,从而更有效地落实课程标准。
  共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交流分享个人先学的成果,共同探究话题,实现信息差的互补,学生成长的共生。形式有组内交流和组间交流。
  二、和而不同的学科表达
  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各个学科既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方法等共性目的,又有不同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学科应用等个性目的。因此,在“生本理念”下,在“先学·导学·共学”的墨香课堂课模下,我们更应当关注学科特质,寻求和而不同的学科表达。在此,还以学习单的设计为例。
  语文:
  低年级一般分为三个板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正音辨形);朗读课文(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家长评价,分为三个层次:正确流利、基本正确流利、还需努力);读完课文后的收获与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教师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多元设计,凸显低年段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中高年级一般分为以下板块:我的提醒(字词)、我的朗读、我的研究、我的疑问。
  数学:
  我们针对不同的课型,梳理了以下形式的学习单:探究体验式——新授课、归纳演绎式——练习课、思维导图式——复习课。
  积极构建生本理念下的墨香课堂,让我校为了学生的成长智慧地前行,促使我们去思考当下课堂的新常态,促使我们去重构我们师生的关系,促使我们去反思“墨香”对于学校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裴娣娜.论我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观的重要转换[J].教育研究,2008(01).
  [2]王继斌.草书欣赏——书法的灵动美[J].文教资料,2014(08).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入,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如今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的各个领域。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使得信息技术也广泛的应用到教学当中。高中阶段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高中历史的信息化教学 ,也使得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将针对信息化教学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信息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推动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
摘 要:在新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的教师在创新教学中往往片面追求新异,丢掉传统教学中优秀的东西,忽视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不太重视课堂的整体安排,导致教学事倍功半。本文结合高中政治课教学简明扼要地介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应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教学模式;重要性;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教
摘 要:强调科学的生物学概念体系的掌握是新课程与教学和传统课程与教学相比之下重要的转变,然而教师往往忽视了前概念对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影响,难于使学生建立起稳固而合理的生物学概念体系,本文介绍了概念转变学习中的POE策略,并举例说明了该策略使用的一般过程。  关键词:POE策略;生物学概念;体系建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66-
摘 要:在新课改、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与学的课堂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在提倡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趋势下,“疑探”教学理论已在学校中逐步开展。本文针对高中政治教学特点,对于如何开展“疑探”教学从“设疑”、“解疑”“探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助力课堂教育。  关键词:高中政治;设疑;解疑;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改的理念,试图带着学生亲近经典名诗,在阅读品味过程中让学生把握诗歌特征,进而明确诗歌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教给学生阅读赏析诗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从而会读会写诗歌,最终达到自觉亲近诗歌冶性情的目的。  关键词:诗歌教学;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54-1  世界上最精粹的文学样式是诗歌
摘 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基础,思是解题的过程,是疑的升华;用是最终目的,也是对疑和思过程的检测,更是学生能力的再现,结合牛津教材起点高的特点,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享受语言的快乐。  关键词:疑是基础;思是过程;用是目的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29-2  随着新课
摘 要: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当前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其主要思想是对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媒体、学习内容等的混合,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學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探讨混合学习模式的学习方式、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介绍该模式教学的具体做法,并积极剖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教育;混合学习;应用
摘 要:课堂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素养、教学过程、教学对象、教学机制等密切相关。本文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出发,系统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策略,让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成为质量提升的助推器。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11-2  苏霍姆林斯基曾
摘 要:本文以新课程要求,根据“合作学习理论”,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优化阅读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写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试卷讲评的主人这三方面入手,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43-1  一、运用“小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明确强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需要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与建构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有效地达到专业部门对学习者综合素质的相关要求。全面性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本文在具体分析探究的过程中,主要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视角出发,利用激励理论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励理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