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支持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医院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 :中医药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循证支持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医院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呼吸内科自2020年5月起实施循证护理方式,2020年1~4月为实施前,2020年5~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循证支持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医院工作中体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提高护理水平,也会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现代化三级病历质控体系及奖惩细则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在2019年2~10月期间,试行现代化三级病历质控体系及奖惩细则管理模式,随机抽选期间神经外科接诊800例患者及病历,作为管理后研究对象;另选择2018年1~11月期间神经外科接诊800例患者及病历,作为管理前研究对象.统计现代化三级病历质控体系及奖惩细则管理前后,科室病历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评估病历管理质量,另记录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结果:管理后临床病历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总满意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模式对医院部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1~6月期间在医院病理科接受病理学检验的75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模式,重点关注标本的保存、信息核对、实验环境和条件的管理及检验结果相关数据的统计和规范报告的书写等,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期间在医院病理科接受病理学检验的75例患者实施前馈控制管理模式,为实施后.分析影响管理质量的因素,并参考分析结果优化管理方法.比较实施前后生物安全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后科室档案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的毒性管理、危险性因素管理、感染性因素管理、规章
目的:调查专科医院住院医师对应规范化培训相关管理现状情况.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4月接受规范化培训相关管理的100名两家不同专科医院住院医师相关评估资料,予以问卷调查研究,统计其对于规范化培训相关项目内容对应管理情况、对于规范化培训对应管理相关工作满意程度、对于规范化培训相关考试流程及规定合理状况.结果:住院医师认为规范化培训相关项目内容合理或一般93.00%,认为科室对于培训工作重视或一般94.00%,认为科室对于教学活动安排精心或一般88.00%,认为培训教师对于教学积极或一般95.00%
目的:探讨基于实证分析的医院品质管理策略的构建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医院眼科收治患者50例实施常规管理,遵医嘱进行专科管理,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安全管理,为管理前.2019年4月~2020年4月医院眼科收治患者50例在常规管理内容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实证分析的品质管理策,为管理后.比较管理前后科室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医务人员考核成绩.结果:管理后的品质意识的激发、品质管理体系构建、组织章程建立、品质管理评价、奖励机制制定、继续医学教育、跨部门合作项目的评分均明显高于管理
目的:探讨差错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急诊科常规管理工作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工作方法基础应用差错管理,包括急诊科既往风险事件分析,实行阶段相关整改方法与流程优化措施.统计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差错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设备药品、技术操作、文字记录等质量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差错管理应用于医院急诊科,利于急
目的:探讨开放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在医院创面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从2019年7月开始将构建的开放式、多元化医院门诊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门诊的相关管理中.2019年2~6月期间医院门诊收治的30例创伤患者采用常规创面管理,根据病情进行清洗、清创、引流等管理,设为管理前.2019年7~11月期间医院门诊收治的30例创伤患者采用开放式、多元化的创面管理模式,设为管理后.比较管理前后医务人员专科管理能力评分和管理环节评分.结果:管理后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协调、应急管理、工作态度评分及专科管理能力总分
根据中医学八年制“临床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改革目标,结合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探索,确定了“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筛选出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构建了学生及专家评价教师“一体化教学”质量的评估表,初步确立了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目的:梳理医疗服务整合的概念和分类,总结不同类型的医保制度国家关于医疗服务整合的具体做法和共同经验,提出可以深入研究的领域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方法:文献研究.结果:文章总结出国际上医疗服务的整合有四个主要特点:基于国家立法强制作用或保障制度而形成严格的基层首诊制度;明确医疗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实行科学合理的控费措施;建立完善的医疗人力资源质量保证体系.结论:通过对国际医疗服务整合模式进行反思,提示我们形成符合中国情景的整合模式,需注意在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医保覆盖率、医保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影
目的:探索服务流程重组对手术室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8年2月~2020年5月的142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实施服务流程重组管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服务管理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服务流程、后勤保障流程、术中物品清点等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手术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手术室应用服务流程重组管理方法后,手术室管理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有助于提
后疫情时代,“如何在防控\'常态化\'的社会大环境中帮助学生适应求职新模式”以及“如何指导学生主动应对中医药事业新发展”成为对中医药大学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双重挑战.文章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视阈下发现,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整体效应凸显、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生态位重叠问题激增、影响毕业生就业实效的限制因子有待持续探索.在中医药发展大环境下,中医药学生迎来就业良性“群体动力”和“机遇富集”,成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突破新窗口.因此,中医药大学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把握发展机遇,建设以区域联盟为基础的就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