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及电影磁共振成像(cine-MRI)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中的诊断 价值。方法对34例先心患儿常规行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成像,并根据诊断需要选择垂直于室间隔的长轴 位、短轴位及平行于室间隔的长轴位。在图像中选择感兴趣的层面做心脏cine-MRI,每个心动周期内采集 16-32帧图像,以动态观察心脏及大血管变化,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血管造影(CAG)及手术结 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MRI测量6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缺损口或内径值与手术所见相吻合(P=0.924),与2DE呈 正相关(r=0.973),且MRI较2DE更接近手术实测值。MRI及cine-MRI诊断28例复杂型先心病,27例与 手术诊断相一致。 结论MRI能准确显示房、室间隔的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部位及内径,cine-MRI能以电影的方式显示间隔 缺损的分流、心脏与大血管血流状况及畸形的病理形态。本组资料证实MRI及cine-MRI是一种安全、无 创的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方法,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