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并未遇冷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e18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山东一直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
  过去几年间,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山东的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围绕课程改革,山东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治理制度创新:家长委员会、校长职级制、扩大中小学办学自主权、让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
  和前些年相比,素质教育的话题现在似乎淡了很多。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改革重点和任务,但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和内涵是不变的。”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接受《民生周刊》专访时说,人们对素质教育谈得少,并不意味着素质教育的倒退,就全国、就山东而言,素质教育依然在不断深化之中。
  概念误区
  “你理解的素质教育是什么?”采访刚开始,张志勇就反问记者。之所以反问,是因为很多人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
  很多人将是否补课、学生学习时间长短,作为判断素质教育与否的标准,甚至有一线教育工作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加班加点。“这显然是一个误区。”张志勇说,虽然教育改革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这并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概念混乱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应该正本清源。
  然而,什么是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本质,张志勇解释说,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追求。
  不过,通过教育让每个孩子实现其最大的可能性,这仅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实际上,教育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始终在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只不过每个阶段重点不同。就山东而言,现在深化素质教育的重点集中在课程改革方面。
  “山东的素质教育也是从减负切入,但这里的减负,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张志勇解释说,所谓“加法”就是增加课程供给,提供全面而又有差别化的课程,比如加强德育,保证美术、音乐、艺术、体育、实践等课程的开设;而“减法”则是要适当减少学生过多的、重复的、机械的、低效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负担。
  在张志勇看来,判断素质教育是不是向前推进,关键要看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内容、结构和状态等是否发生积极的改变。“如果把素质教育仅仅等同于减少学习时间,那就大错特错了。”他谈道。
  制度保障
  “课程改革不是简单地增加几门课程,需要破除很多体制和机制障碍。”谈及素质教育推进的难处,张志勇坦言,推进素质教育非常艰难,要从制度层面上去改革和深化。
  就全国情况而言,艺术和体育类教师短缺严重,山东也不例外。确保音乐、美术、体育、实践等非传统考试科目课程开齐,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
  为增加课程供给,满足学生课程选择的多样性需求,山东省很多学校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尝试让有一定专业素养的家长、志愿者等走上讲台,参与课程建设。以枣庄十五中为例,八年来共有一万多名家长走上讲台。此外,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进行民主监督,等等。
  一个看似奇怪的现象:很多管理者的观念转变滞后于家长。
  以往,从行政岗位转到学校当校长是常事。记者查阅到的一份公开资料显示:“校长有的是科级干部,有的是县处级干部,有的级别比市教育局长还高。这其中,有不少从行政干部,在党政机关升迁无望时,就愿意转到学校当校长。因为,校长有行政级别,也是官员。”
  “从某种程度上讲,改革的阻力并不在于家长,而在于那些不熟悉教育工作的校长。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让那些真正懂教育而且有教育情怀的人当校长。”张志勇强调。
  过去几年,山东省中小学陆续取消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管理。据介绍,从最初的5个市开始试点,2015年扩展到7个市,今年校长职级制将在山东全省推开。
  在张志勇看来,教育政绩观是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的最大问题,学校的管理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有什么样的教育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态。”他解释说,让孩子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工程,而追求教育政绩则是一个短期的目标。当“长”和“短”较量时,牺牲的可能就是孩子全面发展的机会。
  逐步深化
  “和前些年相比,素质教育喊得少了,是不是夭折了?”有关心教育的群众在网上留言。
  “喊得少了,并不意味着就不做了,更不是夭折了。”张志勇说,“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这是中央对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这依然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之所以说在不断深化,是因为过去很多学校只关注文化课,而现在一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正在增加。
  在对中小学的日常检查和抽查中,张志勇发现一些可喜的改变。例如,体育、艺术课程开始受到重视。“在一些乡镇中学和农村小学,居然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教授艺术类课程,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他说。
  让张志勇倍感欣慰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所改善。据山东第十九次眼科学学术会议公布的数据,2014年对山东全省120万青少年的视力筛查结果显示,与2010年相比,山东省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下降,下降率为8%至10%。
  在维护教育生态环境方面,山东始终在深化教育治理的制度创新。例如,和其他省份不同,山东没有出现所谓“超级高中”现象。从2008年开始,禁止跨地域抢生源,以维护教育生态环境,而不是把好学生都“抢”到一个学校来冲击北大清华。
  “虽然谈论的少了,但一件件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事情都在落实。”张志勇说,现在寒假刚过,“开学第一课”就成了许多中小学校长操心的事。通过“开学第一课”,学生们可以交流假期中的经历、感受。
  “就素质教育而言,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改革重点和任务,但深化素质教育的主题和内涵是不变的。”采访中,张志勇告诉记者。
其他文献
洛阳市把养老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近年来出台了多项促进养老体系建设的政策。  “从养老服务热线开通至2017年8月底,洛阳12349呼叫中心的呼叫量已达到1044万余次,全市共有82万名老人注册入网,是全国入网老人最多的地市级城市之一,洛阳市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 养老’生态体系已基本完善。”洛阳市居家養老服务中心理事长翟红伟近日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洛阳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等多项。高等学校应根据学术委员会的认定结论和处理建议,结合行为性质和情节轻重,依职权和规定程序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作出如下处理或提出处理建议:通报批评;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撤销学术奖励、荣誉称号
从《报告》内容来看,健康生活、积极预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健康管理意识增强是2017年国民健康观的三大变化。  国内首个关注家庭健康的年度报告《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12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家庭健康大会上发布。这也是行业内第一个利用大数据系统解读我国家庭健康状况的报告。  《民生周刊》记者梳理《报告》发现,中国国民健康观念发生三大变化,呈现出三大亮点,但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見》,要求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  《意见》提出,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其中,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小学生家长要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长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之际,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中国医药行业25家协(学)会主办的2016年第八届“声音·责任”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3月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来自医药行业的40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国务院医改办、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工信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家食药监总局以及国家中医药局等医药行业相关的政府部
二三线城市把人才招引进来或许困难不大,但要把人才留住、用好,恐怕还得看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势头。  与往年媒体上充斥着“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严峻氛围不同,今年的媒体上则被“人才新政”“人才大战”的喜庆味填满,过去被认为是愣头青的应届毕业生现在却成了很多二线城市争夺的人才。  在武汉、在长沙、在西安、在成都等城市,通过放松落户和购房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前往就业和定居。在一线城市房票难得
7月24日,宜都市成为全国首个全民健康管理试点城市。宜都市与中国健康管理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打造清江康养产业国家实验区方面深入合作。  宜都市将康养产业视为换道发展、转型跨越的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按照规划,宜都将深入探索医养融合新模式,构建满足多种需求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引进培育一批康养产业龙头企业,用现代理念全面提升康养产业发展水平。  发展养老产业,可谓正逢其时。  8月19日—20
坚守“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有品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为导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线,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很多人会有一种惯性思维:全国两会商量的是国家大事,跟普通百姓离得有点远。然而,在近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民生的话题越来越多,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中,也越来越多地将关注重点放在百姓民生的改善上。  3月9日,全国政协举行记者会,专门邀请5名全国政协委员,主题就是谈惠及民生共享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坦言:“我女儿带我外孙去儿童医院看病,用了4个小时也挂不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新标准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新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包装上要有中文标签,并且标签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因此,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其中文标签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将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参照国际标准,新规增加不应对0-6月龄婴儿配方食品中的必需成分进行含量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