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一项较为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新课改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阶段波动比较大的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目前的思想品德教学也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本文将分析情感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所存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应用]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1.帮助小学生更深入地领悟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涵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意义在于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情感教育引入品德课程教学中,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情感上施加影响,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不断碰撞、交流,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道德教育效果也蕴含其中。
2.激发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欲望
情感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通过形式多样的特色教学活动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它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来优化教学,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引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的方法
1.通过问题情境调动情感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教育教学的情感态度,可以说教学过程是学生愉悦生活的体验,是学生情感活跃的状态。就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来说,其本身的理论性就比较强,如果在教学中机械地照本宣科,让学生被动地背诵知识,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不利于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而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借助提问来创设情景,通过引入和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教学场景,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快速、正确、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情感活动与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看成是一个充满丰富情感的个体,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情感的激发和渗透来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丰富情感
思想品德是一门与人的思想紧密相关的学科,信息时代,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小学思想品德的课程教学也应适应这种潮流。对小学生来说,单纯的课堂讲解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多媒体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资料,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同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思想品德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不屈的中国人”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我们中国人有多么的伟大,学生很难产生情感共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曾经受到的屈辱以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屈不挠,顽强抵抗外来侵略和振兴中华的辉煌历程。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很容易跟随视频进入情境,加深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
3.通过角色扮演调动情感
小学生有很强的表演欲,他们很愿意通过某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才艺——对于表演来说,他们会非常认真投入地参加,而且还会当作一种游戏,参与度高,兴趣度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一些特定的角色,演绎情节,从而让他们在自己的表演过程中产生与角色相同的情感。
以《爱护集体荣誉》为主题,我在课前为学生们编了个小剧本,请几名学生一起进行了排练,让他们在课堂上先表演。情节:一名学生参加体育比赛中摔倒了,他虽然输了比赛,但坚持跑到终点……教师给他分发奖杯,他和同学们一起举起奖杯——“这是我们集体的荣誉”。这个小剧本只是一个引子,后面,教師让学生分组研究,每个小组编演一个小情景剧来表现集体荣誉。如有的组演爱护班级环境、有的组表演知识竞赛获得冠军……这样,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情节带出情感,情感是真实而饱满的。
4.通过歌曲激发情感
绘画是视觉的艺术,而歌曲是听觉的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是以情感作为创作和表现基础的,共同的特征就是感官的直观体验性,对激发学生情感具有显见的作用。特别是学生歌唱过程中,会自然带去情感的参与。
比如《我们同有一个家》这一课是讲我国民族团结的。我们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特征,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搜集一些有代表性的、适合小学生听唱的民族歌曲——讲到哪个民族就播放那个民族的歌曲,如藏族的《北京的金山上》、蒙古族的《梦中的额吉》《吉祥三宝》、新疆维吾尔族的《半个月亮爬上来》《打起手鼓唱起歌》……尽量选一些适合小学生,又能体现民族团结主题的歌曲。像《北京的金山上》《吉祥三宝》这些歌曲,简单易学,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学唱,对情感的激发作用就更突出了。
三、结语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树立情感教育的价值观,注重情感教育,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及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推动品德课堂教学的优化,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学习和深化道德认识。
参考文献
[1]李庆.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情感教学的研究[D].中山大学,2012.
[2]董兆鑫.小学思品情感教育的路径探究[J].情感读本,2016(33).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应用]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1.帮助小学生更深入地领悟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涵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意义在于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情感教育引入品德课程教学中,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情感上施加影响,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不断碰撞、交流,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道德教育效果也蕴含其中。
2.激发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欲望
情感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通过形式多样的特色教学活动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它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来优化教学,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引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的方法
1.通过问题情境调动情感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教育教学的情感态度,可以说教学过程是学生愉悦生活的体验,是学生情感活跃的状态。就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来说,其本身的理论性就比较强,如果在教学中机械地照本宣科,让学生被动地背诵知识,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不利于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而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借助提问来创设情景,通过引入和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教学场景,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快速、正确、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情感活动与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看成是一个充满丰富情感的个体,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情感的激发和渗透来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丰富情感
思想品德是一门与人的思想紧密相关的学科,信息时代,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小学思想品德的课程教学也应适应这种潮流。对小学生来说,单纯的课堂讲解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多媒体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资料,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同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思想品德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不屈的中国人”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我们中国人有多么的伟大,学生很难产生情感共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曾经受到的屈辱以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屈不挠,顽强抵抗外来侵略和振兴中华的辉煌历程。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很容易跟随视频进入情境,加深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
3.通过角色扮演调动情感
小学生有很强的表演欲,他们很愿意通过某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才艺——对于表演来说,他们会非常认真投入地参加,而且还会当作一种游戏,参与度高,兴趣度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一些特定的角色,演绎情节,从而让他们在自己的表演过程中产生与角色相同的情感。
以《爱护集体荣誉》为主题,我在课前为学生们编了个小剧本,请几名学生一起进行了排练,让他们在课堂上先表演。情节:一名学生参加体育比赛中摔倒了,他虽然输了比赛,但坚持跑到终点……教师给他分发奖杯,他和同学们一起举起奖杯——“这是我们集体的荣誉”。这个小剧本只是一个引子,后面,教師让学生分组研究,每个小组编演一个小情景剧来表现集体荣誉。如有的组演爱护班级环境、有的组表演知识竞赛获得冠军……这样,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情节带出情感,情感是真实而饱满的。
4.通过歌曲激发情感
绘画是视觉的艺术,而歌曲是听觉的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是以情感作为创作和表现基础的,共同的特征就是感官的直观体验性,对激发学生情感具有显见的作用。特别是学生歌唱过程中,会自然带去情感的参与。
比如《我们同有一个家》这一课是讲我国民族团结的。我们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特征,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搜集一些有代表性的、适合小学生听唱的民族歌曲——讲到哪个民族就播放那个民族的歌曲,如藏族的《北京的金山上》、蒙古族的《梦中的额吉》《吉祥三宝》、新疆维吾尔族的《半个月亮爬上来》《打起手鼓唱起歌》……尽量选一些适合小学生,又能体现民族团结主题的歌曲。像《北京的金山上》《吉祥三宝》这些歌曲,简单易学,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学唱,对情感的激发作用就更突出了。
三、结语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树立情感教育的价值观,注重情感教育,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及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推动品德课堂教学的优化,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学习和深化道德认识。
参考文献
[1]李庆.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情感教学的研究[D].中山大学,2012.
[2]董兆鑫.小学思品情感教育的路径探究[J].情感读本,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