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介绍了国内外水体的POPs污染现状,阐述了降解硝基苯、氯苯类和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及其各自的降解机理。对利用强化生物技术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程实践作了介绍,并指出了今后生物降解研究的发展方向。
【基金项目】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国内外水体的POPs污染现状,阐述了降解硝基苯、氯苯类和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及其各自的降解机理。对利用强化生物技术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程实践作了介绍,并指出了今后生物降解研究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试验考察MBR-RO工艺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水的处理效果,在污泥有机负荷为0.35 kgCOD/(kgMLVSS·d)时,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超过92%和81%,其最终产水可满足<污水综合
设H=(A B C D)∶D(H)X×X→X×X为α-J自伴算子,讨论此类算子的左右Fredholm谱及Fredholm谱,得到当α取不同的值时,算子H的Fredholm谱与左右Fredholm谱是关于不同的直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度的复杂网络社区检测算法。在原有Kuramoto振荡器相位同步的基础上,为了使两个连接振荡器的相位同步,两个不相连振荡器的相位异步,加入了基于路径的相
简述了生物嗜热酶溶解(S-TE)污泥减量技术的原理、嗜热菌的特性和优选、污泥溶解和后续污水污泥处理集成工艺(好氧减量和厌氧产气)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近年来S-TE技术应用的最新研究理论和试验成果,并提出了研究和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臭氧氧化、氯氧化、热水解、机械破碎、超声波和投加酶等方法,S-TE技术更经济高效、安全,而且能耗低、易于控制,结合后续工艺不仅可以实现污泥的“零排放”,还可同时
为探讨利用太阳光降解水中异味化合物的可行性,对2-甲基异莰醇(MIB)、β-柠檬醛(β-Cyclocitral)和β-紫罗兰酮(β-Ionone)等3种异味化合物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的光降解及光催化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波长紫外光——UVC(254 nm)和UVB(312 nm)及太阳光均能有效降解纯水中的β-Cyclocitral和β-Ionone,但不能降解MIB。加入纳米TiO2后,
开发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反应器———CIBR,通过维持厌氧、缺氧和好氧的交替运行,实现了单池连续流同步脱氮除磷。在低温(平均水温为12.24℃)状态下设定了6种工况进行脱氮除磷的中试,结果表明,在曝气为2 h、搅拌为2 h、静沉为2 h的工况下CIBR出水COD、NH3-N、TN和TP的平均值分别为29.46、2.86、11.24和0.94 mg/L,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但当进
研究了IAL-CHS反应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和实现机理。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0 m3/(m2.h)、DO浓度为2.0~3.5 mg/L、水温为19.4~20.5℃以及进水COD为165.1~220.1 mg/L、NH3-N为69.65~85.86 mg/L的条件下,IAL-CHS反应器取得了良好的脱氮效果。通过分析含氮化合物的浓度变化发现,在好氧条件下反应器内发生了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进行常规产检的68例子痫前期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I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