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字,为文章增光添彩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u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时我来做东,回报你的心意,咱坐小饭馆,一壶酒,两个人,三碗饭,四盘菜,五六十分钟吃一顿!”这是贾平凹在其小品文《辞宴书》结尾部分,写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一段话。这段话虽不见华丽辞藻,也没有什么繁复句式,但读起来自然、顺畅,听起来舒服、顺耳,很有节奏感。言简意赅的平实表达,有种独特的韵味与别样的美感。这与作家巧用数字连缀成文是密不可分的。
  中世纪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罗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字,哪里就有美。”巧用数字表情达意,能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修辞功能,让既平常又有魔力的数字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学魅力,化平淡为神奇,成为诗文中的美点所在,为文章增光添彩。下面不妨略举几例来赏析。
  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在开篇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后,女主人公刘兰芝就开始自叙身世———“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读了上面朗朗上口的句子后,谁都不会认为刘兰芝的成长历程就是一年学一样,这一年学这,另一年学那。这实际上是通过互文的手法,用密集、有序的数字突显出她的聪慧能干、德才兼备,从而让人们认为她后来被遗弃,完全是“君家妇难为”,让人更加同情美丽贤惠的刘兰芝。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一连串自然流畅的数字在刻画刘兰芝聪明能干的形象的同时,也与她后面的不幸结局形成强烈的反差,强化了悲剧的艺术效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词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人用音律协和的数字词句化实为虚,生动描摹出夏雨欲来时的情景,写活了农村夏夜的悠闲与宁静。口语化的“七八个”“两三点”的描述,使清朗恬静的幽美意境立现,空灵飘逸、自然清新之感顿生。
  从上面两例的浅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恰到好处地运用紧密配合文字传情的数字,有助于记述与描摹,使得诗味浓厚,富有情韵,有增强诗歌韵律美之功效,有强化艺术感染力之效能。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有周瑞家的与刘姥姥谈论关于“螃蟹宴”上用的螃蟹的对话。周瑞家的说:“早起我就看见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称两个三个,这么两三大篓,想是有七八十斤呢。”刘姥姥道:“这些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两人的对话几乎全由数量词连缀而成,构成了极为生活化的市井对话。这段对话在表现刘姥姥眼界不高、见识有限的鲜明个性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暴露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因此刘姥姥的这个“算账”描述尤为值得关注。
  刘姥姥虽为乡野农妇,没有什么文化,但她口齿伶俐、机灵风趣。“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的口诀还是熟稔的,因而有了“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的计算结果。这个计算过程虽然不甚明了,“此等账真无从算起”,不过“此二十多两,庄稼人够一年之说,却非虚语”(王伯沆语,见《王伯沆红楼梦批语汇录》)。看似寻常的数字,却能让读者借此见微知著,从一个小小侧面暴露了贾府生活的豪华奢侈。豪门“一顿饭”的银子,就是庄稼人一年的生活费用。难怪刘姥姥发出“阿弥陀佛”的感叹。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多么强烈的对比呀!数字的背后反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不由得令人想起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数字里面有乾坤,我们怎能心中没“数”?
  韩少功的散文《我心归去》的开篇说:“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文中所说的“为时一个月的‘家’”是指作家访问法国时的暂住地。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用密集的数量词———“一幢”“两层”“六间”“四张”“三个”,无可辩驳地证明作者所说的“怎么也用不过来”。突显生活环境的优越,实质上是为下文写作者远离故土的孤独做了强有力的铺垫。物质再优裕,环境再优越,也无法排遣作者离开祖国后的精神寂寞。“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作者在这里用数字化的短促排比,极力渲染了这种孤独、虚空。“你对吊灯做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这样的“研究”的确无聊之至,六次已让人倍感无聊,何况是六十次呢。真切的数字构成了夸张的细节,对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与无聊进行了生動的描摹,形象地说明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作家的生花妙笔,把本来单调乏味、不带情感色彩的数字化为自己传情达意的有力武器。在这里,这些数量词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把作家客居海外的孤寂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寻常的计量数字,为文章第二部分写作者思乡之情和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张本,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综上所述,恰到好处地运用本身就含有美的内涵的数字,无论是在诗歌,还是小说、散文中,均能在刻画人物、渲染环境、揭示主题、强化韵律等方面起到独到的修辞作用,具有平中见奇的艺术魅力。我们阅读时要心中有“数”:品鉴其妙处,做到由数见美。既然对数字在诗文中的妙用已略知一二,那么我们不妨在写作时活学活用,也来试一试。倘若用得自然巧妙、形式新颖,说不定那些看似稀松平常的数字,就会成为你文章中的亮点呢!
其他文献
《红楼梦》里妙品无数,但最让我有感觉的吃食是:元宵夜,老太太先说“寒浸浸的”,于是移进了暖阁。后来又说“夜长,有些饿了”,凤姐回说有鸭子肉粥。老太太要吃清淡的,罢了。但“鸭子肉粥”这四字,刻骨铭心的难忘。  宝二爷也夸过鹅掌鸭信,同是鸭子,却不如鸭子肉粥动人。因为又是元宵夜,又有“寒浸浸”做前缀。这就是鸭子肉粥的妙处:虽然鸭子肉粥是凉补的,但鸭肉能熬化到粥里,火功极到家了,可见酥烂浓郁、温厚怡人。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12月17日,经历二十余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带着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一次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嫦娥五号代表着中国航天自主创新道路的新成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段动人节拍。人们惊叹,来自月球的小小石头却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程度。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展开重仅12克的五星红旗,这一抹闪
5月22日凌晨4点半,白昼刚刚拉开帷幕,熬夜的路灯还没来得及闭眼。北京清华科技园创业大厦通往成府路的小道上,一辆电动车疾驰而过,停在了大厦一层天厨妙香素食餐厅的门口。来人是兼职志愿者张瑞豹,每个周日早起为清华科技园仁爱心栈熬“爱心粥”已成为他近两个月来的固定习惯。  住在北京科技大学的张瑞豹,在西直门的金凤成祥有全职工作,只有周末才会过来参与心栈的奉粥活动,因为住得近,所以周日早起熬粥的重任就交给
一个古老的话题——法律与人情,司法与人情、道德的关系,在今天的神州大地又引发激烈的争议。  这源于近期的一些司法判决,也源于近期司法机关出台的一些人性化的司法举措。例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规定,对于老年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不大以及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盗窃等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等五种情形,符合相对不起诉的质量标准部分,可以依法决
我是从事刑事检察工作的检察官,常年和各类犯罪嫌疑人打交道,十几年来办理了几百起各类刑事批捕、公诉案件,和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较量过成千上万次。事过境迁,犯罪嫌疑人的种种表现大多已在记忆里模模糊糊了。然而,对那次讯问杀人不眨眼的“色魔厉鬼”张平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2006年2月7日晚,山东省庆云县新兴路“乐浩发廊”的女老板被扼颈身亡。数月后,犯罪嫌疑人张平被抓获归案。2006年5月15日,公安机关向
生活中的莫言、文学世界里的莫言,以及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莫言。哪一个最接近真实  莫言、大江健三郎、张艺谋,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再加上一位中国一流的导演,作为独家报道的记者,现场倾听他们三人尽兴地讨论文学与电影,这在我的记者职业生涯里,真是莫大的享受,也几乎是难以再现的“荣耀”。那是2002年的2月8日,地点是莫言在北京平安大街的家中,天挺冷的,屋里也不算暖和——转眼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9月17日,一场企图通过和平静坐等形式,声讨华尔街金融业者的抗议活动在纽约爆发,发起者将之命名为“占领华尔街”。随后,类似的抗议扩散到美国其他地区,“占领芝加哥”、“占领洛杉矶”等示威活动陆续展开,并蔓延到全美50多个大城市。  这场运动中,抗议者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代表99%,不再忍受1%的贪婪与腐败。”这句话欠准确,但直击问题核心。  其实,失业率居高不下似乎是触发示威的最主要导火索之一。
昔有凌云志,今朝遇群雄。千年云和月,万里江山同。  你加我,是我们;你们加我们,就是我辈。事成为故事,只是时间问题;我变成我辈,只是成长问题。  我辈———心美,一切皆美。  我们是“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一代人。只有当心灵充盈着美的气息时,看到的万事万物才是可爱的,看到的世界才是值得热爱的。西方哲人曾说:“美就是诸在之在。”这也是林清玄先生所说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另一种诠释。费孝通先生提出
作为《巴黎圣母院》和《欧也妮·葛朗台》两部传世名著的女主人公,无论是在雨果浪漫绚烂的画盘上,还是在巴尔扎克现实严峻的稿纸上,爱斯梅拉达与欧也妮都展现着动人的光芒,有纯如水明如月的善良,和深如海坚如磐石的对爱情的执着。  一个是舞姿婀娜的吉卜赛女郎;一个是囿身闺阁的有钱人家的女儿。一个美似灼灼的朝霞,光彩照人;一个美如浮水的天鹅,娴静端庄。而在这动人的外表下,又埋藏着同样令人动容的善良的性格。当甘果
洞穴奇案本是法律学者福勒于62年前虚构出来的一个法律案例:“威特莫尔等五名洞穴探险者因山崩被困于洞穴之中,并得知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五人约定以掷骰子的方式选出一名牺牲者,让另外四人杀死后吃掉他的血肉。威特莫尔是最初提出此建议的人,却在掷骰子前决定撤回约定。但另四个人仍执意掷骰子,并且恰好选中威特莫尔作为牺牲者。其他四人获救后遂以杀人罪被起诉。”  福勒虚拟了5位大法官的陈词,把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