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_belie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养殖动物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带动了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畜牧养殖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疾病困扰,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类型及其诱因,并提出了几点防控策略,以期对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畜牧养殖 动物疾病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262—01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由于环境、动物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动物极易患上各种疾病,若养殖户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到位,就会造成很大的风险隐患,甚至造成疫情的大范围扩散。因此,积极研究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类型
  1.1普通疾病
  普通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涉及类型较多,包括眼病、外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此外,流产、难产等畜牧产科疾病也归为普通疾病的范畴。
  1.2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具有高危害性、传播迅速等特点,此类疾病多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发病后表现出一定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医治难度相对比较大。部分传染性疾病甚至能够传染给人类,因此是畜牧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目。
  1.3寄生性疾病
  寄生性疾病也是动物常发疾病,主要由节肢动物、蠕虫、原虫等引起,特别是蠕虫、原虫等寄生后,往往需要较长的发育期,此类疾病大多以身体接触的形式传播。
  2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诱因
  2.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动物健康的主要因素,若动物生长环境中出现环境污染、毒害物质等对其生长发育不利的因素,就会给动物的新陈代谢造成影响,出现生理失衡等疾病症状。
  2.2动物因素
  部分动物在胚胎发育期间就被母体感染上了疾病,导致其一出生就成为了病原携带者,故加强动物母体检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此外,不同动物个体的抗病能力也存在差异,也会对疾病防控造成一定的影响。
  2.3人為因素
  由于部分养殖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养殖技术知识,没有科学用药意识,导致动物体内发生药物毒素积累,对其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部分养殖场所的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加之养殖人员没有按时做好排污、换气工作,也加剧了动物疾病的发生。此外,有些养殖场的管理存在疏漏,如没有及时对一些病死动物进行消毒处置,使得疾病进一步传播,扩大了疫病的影响范围。
  3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防控
  3.1加强养殖场所管理
  首先,要科学进行选址工作,通过选择优良、合适的养殖场所,能够为畜牧动物提供安全、适宜的生长环境,从根本上减少各种疾病因素的干扰。一般来说,畜牧养殖场所应尽可能建立在地势较高、空气干燥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还应保障取水或排污的便利。其次,要强化对动物的饲养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日常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疾病防控的效果,为此,养殖人员要定期进行消毒管理,并按时进行卫生打扫,为动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同时还要做好饲料的检查工作,确保其配比合理、营养均衡,借此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实现疾病防控效果。再次,要按时做好消毒、检疫管理,并对出入养殖场所的车辆进行严密控制,必要时可对出入车辆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省际、城际等跨地域运输车辆,消毒管理尤为重要。对于新引进的动物,要进行全面的检疫检测,确保其不携带有害病原体,并已注射相关疫苗。
  3.2适量饲养,合理用药
  养殖人员要积极学习养殖技术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结合动物生长发育情况予以适时、适量喂养,并合理搭配饲料配方,确保营养的全面、均衡,这样能够改善动物身体状况,从根本上提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其患病几率。其次,养殖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用药意识,在用药时不仅要选择正规厂家的药物,还应避免使用毒副性大的药物,从而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达到疾病防控目的。此外,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不能盲目追求高饲养量,以保证动物的生活环境质量。
  3.3提高养殖户防控水平
  政府应强化对基层养殖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或者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赴现场给予指导,帮助其掌握专业的动物疾病防控知识,同时熟悉各种常见的动物疾病类型,从而科学地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养殖人员自身也要提高学习意识,积极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动物疾病防控方法,同时时刻关注本地区的动物疫情发展情况,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结语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通常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动物疾病防控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赖药物防控,要积极地阻断致病根源,灵活地运用各种防控策略和方法,从而减少动物患病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国家治理理论是晚期福柯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对其作整体性理解。其一,研究方法:福柯治理理论遵循从特殊到普遍的研究方法;其二,研究内容:福柯将西方治理历史划
面对新时期人们的经济关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活内容都走向多样化、多元化,给企业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要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的
一、我省的玉米生产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2013年黑龙江省深入推进粮食产能稳定增长工程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三大主要品种粮食种植面积呈现“两增一减”
[中图分类号]S 8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258—01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养殖场,不仅仅在国内大量存在,国外也一样,奶牛乳房炎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奶牛感染乳房炎后,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也影响牛奶的品质和质量,同时威胁到我们人类的食品食品安全。现将奶牛乳房炎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做一个简单总结。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以及中国具体实际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要素发挥着重要作
摘要:本文通过对天然次生林的形成及其生态和经济意义的叙述,从森林培育的角度,就如何抚育好天然次生林及具体的抚育间伐技术措施进行了详尽的叙述。从而保证天然次生林的抚育质量。达到森林培育目的。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 抚育 技术  次生林是由原始林经过采伐、放牧等人为破坏或火灾、病、虫害及其它自然灾害等外界因素作用后,经天然更新又重新恢复起来的次生群落,称为天然次生林。由于次生林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
面对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上百年的屈辱历史,中华儿女一直怀揣着一个执着的民族复兴的梦想,并为此齐心戮力、发愤图强。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提及"中国梦",这又为新世纪的"
摘 要:从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密度及配置、造林时间和造林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荒山荒地造林的技术要点,介绍造林后关键的抚育管理措施。  关键词:造林; 密度; 技术  1 造林树种的选择  根据襄汾县东西两山不同的立地条件、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在不同立地类型的生长表现,考虑树种来源、劳力、资金条件等因素,本着适地适树和优先选用优良乡土树种的原则进行荒山绿化树种的选择。苗木一般选择1~2 a生,侧柏最好
一、轮作的概念及病虫害防治原理  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称为轮作。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两年连作称为迎茬。连作常引起减产,容易导致“土壤病”现象,这是因为:  1、每种作物都有一些专门危害的病虫杂草。连作可使这些病虫草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式地感染危害:如黄瓜的霜霉病、根腐病、跗线蠕;番茄病毒病、晚疫病;辣椒的青
[摘要]阴雨潮湿季节,霉菌常寄生于含淀粉的饲料、糠麸和玉米中,如果温度(28-32℃)和湿度(80—100%)适宜,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当生猪采食了被霉菌毒索感染的饲料时,在霉菌毒素作用下出现中毒症状,急性中毒可引起生猪死亡,慢性病例可见猪只生长发育迟缓、消瘦,抗病力下降,并诱发多种疾病,霉菌毒素中毒会引起免疫抑制,注射疫苗后不产生免疫应答。临床中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笔者就一起霉菌毒索引起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