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月湖水生植被重建过程中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

来源 :湖泊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2月-20H05年5月武汉市月湖水生植被重建过程中,对浮游植物进行逐月调查。结果表明,在营养盐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浮游植物仍保持较低的生物量和密度,浮游植物的生长与温度保持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湖水营养盐浓度并不存在相关关系。菹草和伊乐藻能使水体的透明度保持较高的状态,浮游植物主要由隐藻和硅藻组成,能形成水华的一些常见种类并未随温度升高而出现,可能与这两种沉水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有关。因此,在水温较低的冬季和春季进行水生植被重建是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用反转恢复法(180°-τ-90°脉冲序列)测定了铜(Ⅱ)-L-组氨酸(浓度比为1:300)体系中,咪唑环上 C(2)与 C(4)质子在不同 pH值的1H-NMR顺磁弛豫速率T1P-1、T2P-1。实验结果指出,在所测的 pH范围内, C(2)质子比 C(4)质子有较大的弛豫速率。在pH3—
广西侗族地区在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区域风貌之下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建筑是一种综合的文化,在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保护建筑文化就是保护传统民族文化。本文着眼
英语是当今国际社会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流和沟通。中学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人群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但在中国,由于缺乏真实的、客观的语言环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文明艺术的民族,舞蹈鉴赏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几千年来在舞蹈鉴赏方面中华民族有了厚厚的积淀,舞蹈最初来源于图腾崇拜,在祭祀或庆丰收时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古
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红山文化遗存的大量出土,不仅将中华文明的进程提前了一千多年,而且也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宗教史、民俗史。在所有出土的玉器中,尤以"C"形龙造型最
寒地村镇具有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随着寒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寒地乡土景观的营造研究显得尤为必要。研究试图运用新乡土景观思想,结合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牡丹江江畔的
2006年4月在武汉月湖采集了8个样点的水样和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样品中25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含量,探讨月湖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水样中25种半挥发性
早期死亡综合症(Early mortality syndrome,EMS)从2009年发现至今已给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然而,其具体致病原和致病机理并未研究透彻,国内外学术界的
<正>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种语言变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网民内部使用的语言形式,是一种语言变体。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