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机械性损伤后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学观察

来源 :中国法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生前机械性损伤后不同时间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前损伤组(48只)、死后损伤组(4只)和正常对照组(4只);生前损伤组按不同时间再分为12组,建立机械性损伤模型;用HE及普鲁士蓝染色法观察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HE染色:生前损伤6~24h,损伤区见较多红细胞及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少量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未见棕黄色颗粒;2~3d,红细胞开始减少,炎细胞浸润达到高峰,而后开始减少;3~5d,肉芽组织开始增生,并可见极少量棕黄色颗粒;6~10d,肉芽组织开始机化,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数量开始增多,并可见少量棕黄色颗粒;10~16d,纤维组织形成。普鲁士蓝染色:3d,见极少量含铁血黄素蓝染颗粒,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6~10d达到高峰1,0~16d后逐渐减少至消失。死后损伤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无上述改变。结论通过HE及普鲁士蓝染色法观察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有助于对机械性损伤出血时间的推断。
其他文献
逆向工程是CAD领域最活跃的分支,已应用于很多行业。结合某工艺厂委托的工艺产品改造设计中应用逆向工程技术的实例,具体阐述逆向工程的流程及其关键技术,以及实施逆向工程中应当注意的技术问题。
为了将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于小型刀库中,提高刀具的识别能力和效率,设计了基于C51单片机的射频识别系统硬件和软件编程,利用VC++6.0编写了识别系统的上位机通信软件并在Access软件中建立刀具信息数据库。通过在数控机床刀具上安装电子标签作为信息识别卡来对其编码,实现了射频识别设备和刀具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实验表明,RFID技术可快速、稳定地识别数控机床刀具。
在分析了回流焊炉温度控制系统性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Lab VIEW的回流焊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简要论述了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和选取原则,介绍了回流焊炉温度
对初学游泳者进行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克服怕水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分析初学者产生怕水的心理障碍的各种因素,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迅速消除初学者对水的恐惧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