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就是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开拓意识、创业能力的人才。创造性是其核心与内涵,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教育不同,它是一个系统化的教育工程,对领导管理水平和老师教学能力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其解决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
  在当前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也是教育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引领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成为一种主流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学校的教学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突破和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课程改革、考试改革等,这些因素都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着深刻而直接的影响,因此,只有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
  (一)领导与管理水平。首先,部分高职院校的领导以及教育工作者对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深刻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在他们心中传统的专业教育才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部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创业不是学生应该干的事情等等,这些观念严重误导着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由此可见,领导观念对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转变陈旧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应付诸于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完整的教育规划,只有在教育规划下才能一步步地向前发展。因此学校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教育规划,建立相关的课程体系和独具特色的教学大纲,将其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专门的管理机构,学校要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配备专业人员,促进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创业课程设计和师资力量水平。我国近年来虽然提高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但普遍停留在理论层面,尚未过渡到科学体系,缺乏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也没有明确确立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导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发展比较缓慢。这种不合理现象不仅仅表现在创新创业课程开设较少方面,也表现在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内容。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实践平台,导致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很多时候都只是“纸上谈兵”。
  (三)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创业链条。产学研合作模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促进了我国科研—产品—市场—科研良性循环的逐步实现。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链条中重心还较少落实到企业中,企业多关注眼前利益;很多高职院校本身也未重视这一模式的重要性,缺乏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企业与高职院校及学生之间在产业链、知识链方面关注点存在较大分歧,导致产业链、知识链衔接不畅,整个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创新创业链条还亟待理顺。当前,政府与高职院校资金投入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社会人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参与度还不高。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主要被认为是高职院校的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还缺乏规模效应,社会其他各界角色作用发挥不明显,社会实业界较少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托。政策设计对创业者的实际诉求考虑较少,国家政府与地方高职院校出台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普遍配套不足,创业支持体系薄弱,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急需建立整合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
  (一)增强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教育意识。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增强领导、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树立服务教育实践的理念,才能切实组织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相关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切实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吸收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和成果,树立科学的教育意识,保证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全身心地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之中。
  (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以及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将其纳入到学校的考核体系之中,从根本上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有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进度。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课程上还不够完善,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国高职院校应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正确认识创新创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建立完善实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应注重创新性与实用性,同时提高对学科交叉性与渗透性的重视,使课程与时代先进经验和学生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增加创新创业综合性课程,开设具有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提高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针对性与有用性。
  (三)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知水平是较为重要的。正值青春期的高职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是认知的需要,正是在兴趣和求知欲的引导下,他们才会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只有源源不断地创新、接触新事物才能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的兴趣较为广泛,日常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应有意地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对新事物的观察力和敏锐度,并有效激发其成功动机,有利于促进学生尝试新事物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努力实现发挥学科优势与鼓励创新创业互促共进。高职院校应对校内资源进行整合,尤其一些研究型高职院校更应将自身优势专业、学科、学术创新主动与学生的创业项目结合起来,鼓励创新创业互促互进。引导学生根据专业和学术对技术革命进行大胆地创新,针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应及时地帮助他们转化为创业项目。此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实践性很强,还需要与社会力量共同合作,对产、学、研三方合作教育大力加强,将高职院校的技术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提供良好的试验田给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比如,各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与国外院校建立长期合作交流关系,经常开展互派教师进修学习、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活动。学校也可以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的教授、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并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开展,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发展提供了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科研环境。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其发展,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但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只有明确影响因素并积极应对,才能切实地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不断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振忠,李瑞,段斌.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因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03:33-35.
  [2] 牟蕾.高职院校创新实践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
其他文献
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触及矛盾多,针对推进确权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探寻了一些解决路径.
企业做好治安保卫工作能够确保社会稳定,保障企业长治久安、健康发展,对于创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从实践出发,对如何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
发展智能交通,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从而有效利用现有路网资源,使路网上的交通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状况,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整个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需要构建合理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全方位动态监测农产品质量.由于受到多
向量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利用法向量求多面体中的距离,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又是学生的难点,就此,尝试运用向量法解题很有必要.
期刊
目的:观察S-E-T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呼吸训练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6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82)、治疗组(n=84),分别采用一般物理治疗(局部中频、微波)治疗
在市场经济转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女性社会地位不断突出,尤其是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女工由于特有的性格因素,在工作中相比较男工更加细心负责,有着不可替代的职业优势.对此
熵在表述物质的混乱程度和信息的分布状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熵的定义和性质,推导了熵的计算方法以及最大熵模型,总结归纳了熵在不同的情景下的应用.梳理了熵及最大
目的:总结Ⅰ期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行性、优点,为打破传统的保守治疗观念进行探索性尝试.方法:通过对本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诊治的18例急性阑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