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职业教育课堂探索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世界、和谐中国、和谐校园、和谐课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谐”这个词越来越被提上了日程。究竟什么才是和谐课堂?如何打造和谐课堂是职业教育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就“和谐课堂”,结合将近5年的从教生涯,我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谐课堂”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平衡的状态。
  课堂组织运行过程中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甚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要做到和谐课堂,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面对的学生可以说各种各样,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尽快地适应社会。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课前精心备课,不仅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社会的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特点,制订出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的课程,使专业理论知识具有针对性,注重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仍然能够记起小时候课堂上的正襟危坐,学生对教师的敬而远之,甚至将教师当作了神。新形势下的新课堂强调的是师生地位的平等,关系的和谐。学生的成长不是集体化的,而是个性化的。家庭背景、文化氛围不同,造就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习惯的不同。特别是我们的职业教育,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我认为,这并不是评断学生“好”与“坏”的标准,相反,对于那些平时纪律约束性不强,学习不够认真的学生来说,一味的苛责只会增加学生的厌烦情绪,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就能改变他的一生。
  个性的差异是现实的,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去抹杀任何一个学生的个性,相反,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尽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耀眼的星星,给他们足够的信任与尊重,他们回报给我们的也是相应的信任与尊重。我相信,和谐的师生关系不难建立,和谐的课堂更是不难建立。
  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
  和谐的课堂,教师能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谐的课堂,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手并用,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有足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又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如果教师一节课讲了很多,而学生一点都不会,就不会是好的课堂。如果一节课只让学生学习、讨论一个小问题,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算是好课。让教师教授的内容与学生掌握的内容达到一个最佳统一状态,这就是教与学的和谐。
  不论是项目教学法的引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实施,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强调一种方法论。职校学生面对今后的职场变化,提高其应对问题的能力,才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最好的本领。因此,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在态度积极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擦出互动学习的思维火花,从中切实体味到知识得到过程中的一系列感受和感悟。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
  职业教育的学生,多是在普通教育中不被重视的。因此,让学生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是创建和谐课堂的根本。只有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才能真正做到了畅所欲言,坦诚交流。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个性差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参差不齐,面对个性差异,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提问、评价等方面要考虑不同学生不同的思维世界,要充分体现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关注,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并能充分地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在的职业教育课堂提倡“赏识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他们身上的不足。实际中存在相当一部分单亲家庭、问题学生,他们文化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生活习惯较差、自尊心和叛逆性极强,因此,教师要以一颗爱心,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课堂,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留玉. 浅谈科学发展观下的和谐教育[J]. 黑河教育,2010(01).
  [2]梁永连. 论构建“和谐课堂”的价值取向[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3).
  [3]李森,潘光文.行为分析理论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J],2003(11).
  [4]劳凯声.教育学[J].南开大出版社团,2004.
其他文献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校内完成两年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后,第三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带薪实习,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实习过程依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在顶岗实习阶段,大学生要完成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将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社会竞争,必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自我调试能力较弱,必然会带来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成长成才。如何做好这个阶
今天的中学生,既是祖国明天的主人与建设者,又是民族的希望,对孩子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祖国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那么,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音乐教师,如何充分发掘音乐课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激发沉重爱国情感  在音乐课中这样的德育资源很多,其中值得重视的有如下三方面:  (一)自然美  如刘炽作曲的《我的祖国》、王德作词的《我爱你塞北的雪》、贺敬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总的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与子女血缘上一脉相承,经济上不分彼此,生活上的朝夕相处,教育上的潜移默化以及精神上的支持鼓励,都显示了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
背景:  Chd1l(Chromodomain Helicase/Adenosine Triphosphatase DNA Binding Protein1-Like,CHD1L)基因位于染色体1q21区,属SWI2/SNF2相关ATP酶超家族,在多种肿瘤中有异常扩增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体育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和活力,新大纲、新教材和新标准的出台,极大地拓宽了原来体育课的学习领域,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们积极尝试体育新课程的教学改革,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上取得了巨大的
体育活动课是初中体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集体育锻炼和娱乐于一身,既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调节学生的紧张节奏,因此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的作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需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化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培养,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活动课的教学当中,有意识有目的的融
美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了研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