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师范院校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an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阶段校本课程的开发催动高师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高师院校校本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有利于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地方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升。
其他文献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分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有助于提高其实效性。当前,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水平总体不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呈多样性;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忽视师德的提升,期盼能进行脱产或半脱产集中学习.参与教学过程;学科教学研究专家和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授课者。基于此,进一步强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强化师德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形式,优化培训师资结构,提高培训师资素质,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
学习方式不仅是一个方式问题,还是一个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学习方式的改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并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学力的重要途径。
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21世纪教育理念的关键是了解学生发展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目前数学教育改革所需的反映学生发展水平的研究成果较少,为此,重新探讨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增强应用数学内容的做法,来弥被缺乏对学生发展水平全面认识的缺憾,同时,通过数学本质的演变,数学成为教育的理由,大众教育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以及应用数学为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几方面论证了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道德素质由道德的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等要素构成,道德素质诸要素应该构成一个整体。整体的道德素质必须通过整体的德育来培养,整体道德素质发展和整体德充的理论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数学学科中实施创新教育包括:启迪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情感;创设创新环境;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其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数学创新思维的核心。
美术教学的有效问题是必须予以关注的,这来自我们对美术本体文化价值、学生多元化发展性意义的认知和尊重。在教育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更换教学的观念、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我发现的权利和空间,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态势。
数学观是数学教育的核心一环,它影响到数学的教与学。认真思考怎样通过提供合适的支援和培训促进教师的数学观与数学课程本身隐含的数学观之间的磨合,是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成功实施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体现在数学课程、教学、学习心理、评价、教育技术等方面。为适应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教师培训同样要改变观念和以往的培养方式,培训要包括数学观、数学教育
STS模式是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素质教育模式。STS模式的教学要掌握系统性、适应性、灵活性、教育性原则。STS模式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三个: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策略,教学环节的有效利用策略,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策略。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讨论法、现场调查法,决策模拟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