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性调研及其在设计过程中的价值体现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e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准备性调研是在设计调研前期所进行的,带有目的性的设计体验。从实践和考察两个角度,对调研相关的内容进行直接和间接的了解,包括对设计意向进行考察,对设计可能的问题进行考察以及设计相关的准备性调研使设计理念从模糊走向明晰。准备性调研是调研前期必不可少的步骤。
  关键词:准备性调研 实践 考察 设计意向
  一、什么是准备性调研
  准备性调研就是在设计调研前期,从信息和知识层面上升到设计认知的过程。准备性调研并不是关于设计调研的专业准备,如调研问题和目标、调研方法、调研方案策划等。准备性调研也可以称为预备调研,是设计调研开展前期的设计体验和设计考察。
  准备性调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准备性调研是设计调研的前期预习,虽然不是针对具体的设计调研,但设计师有针对性地积累和综合基础信息,可以使自己在设计调研中更有针对性和设计倾向。
  二、如何进行设计准备性调研
  我们对于设计所有的经验和体会,都来自于感性的认识,从实践与考察的角度对调研相关的内容直接和间接的了解,对设计意向进行考察,对设计可能的问题进行考察,进行设计相关的准备性调研。
  (一)实践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所主张的知识来自于经验。从经验出发,通过认识归纳成可以表述的经验。从外界获得的材料,“加以改变和消化而保存在理智中”,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知识,这是经验变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改变我们的设计过程。
  要想设计得好,先要体验好的设计,这就是设计的实践精神。要想做好设计调研,当然也要把相关设计实践作为设计调研的必要准备。
  实践和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把调研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设计知识体系就是设计理论。用科学的设计实践提高设计师的设计认知能力,为后期的设计调研提供科学的工具手段,理论也一定要随着设计实践的发展而调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设计实践和理论提升的首要前提。
  (二)考察
  考察是进行准备性调研的方法,它能使设计师对主题有初步的了解,考察结果通常会影响你随后选择的设计调研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设计调查就没有设计发言权。设计是交流的艺术,设计调研过程要与事物交流,与受众交流。作为一种羁绊艺术,设计需要从现有条件,也要从现有存在的问题出发,要使得设计具有针对性,并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对于设计对象的考察是设计调研的第一步。
  设计意向的考察,简单地说就是已经基本明确要设计什么,并针对某个设计目标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关于设计构思的考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而促进初步设计概念的形成。设计之初对整个设计总体方向形成纲领性的把握,为下一步的具体深化设计明确目标。设计意向是提前对设计提出假设,考察就是对这种假设进行求证的过程,对设计意向的考察是设计定位的关键。
  设计不是只关注原创的美感,而是要用设计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并提升生活品质,设计师要有在设计前期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判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是由功能、结构、材料等方面展开的关于形态的设计,所以关于设计问题的调研也会针对这几个方面展开。对于设计问题的考察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经过反复的观察研究才能得以了解。
  三、准备性调研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从未知走向已知,从模糊走向清晰
  准备性调研获取的形式,并非是为了某项设计而进行的具体行动。各式各样的信息或有用或无用,通过进一步整理、分析、归纳都可以在设计阶段成为提升的素材。准备性调研的另一目的是验证设计“方向假设”能够成立,如果没有方向假设的存在,那么正式的调研和设计就无法展开。为了开展正式的调研活动和研究设计,并且提高分析效率,预备调查和假说设定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准备性调研是设计理念从无知走向已知,从模糊走向明晰的过程。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在考察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考察设计方面的问题,生活现状问题是我们考察的一个侧重点。问题背后承载了社会和背景信息,也许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些现状,但设计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环境和文化潮流的敏锐把握是设计师逐步发展的能力。
  (三)打破思维,打开思路
  准备性调研是启发式的,更着重去发掘未知的部分。我们需要准备性调研来帮助我们定位最关键的用户痛点,或是最難发现的潜在机遇。在这个明晰的过程中,当所遇到的是自己所不熟知的,就不得不采取新方法去解决应对,这反而会打开新的设计思路,实践和考察也是寻求自我突破的过程。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准备性调研就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四、结语
  准备性调研无处不在,设计师要保持捕捉的敏锐度,无论是哪个方面的设计师都要对社会现实问题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形成对主流文化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戴力农.设计调研[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代尔夫特.设计方法与策略[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白新蕾,女,硕士研究生,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讲师,研究方向:空间形态与构成)(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开放式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其指导下也催生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开放式素质教育理念的出现对于教学理、手段的革新,师生关系的改善,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都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同时,在追求个性化发展的当代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弘扬学生的个性与创新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开放式素质教育;弘扬;学生个性  开放式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旨在提升
有效教学是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基础上的,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主动性是学好数学的关键点。但是,就目前来说,数学并不是一个容易吸引学生的课程,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低
理财教育是美国学校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把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的实施路径归纳为立法、理论研究、课程模式、社会组织参与等方面,以期为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的后续研究做好
目标是企业存在的轨,员工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培养未来的领导者是今日领导实现重要组织使命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为顾客创造价值,最大化满足其需求的同时,使企业获得长久的成功,就
摘要:本文从绿色建筑的定义与鉴定标准、绿色建筑的良好应用前景、绿色建筑发展的不足、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等四个方面对绿色建筑在中国市场中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市场应用前景;发展策略  在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我国的产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多大的改变,建筑行业还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状况,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
历来因模拟而遭口诛笔伐的汉代系列设论文,展示了士人人格在封建皇权的挤压下经由积极反抗、消极抗争到自觉认同、精神胜利的蜕变过程,实乃汉代士人在专制皇权高压下的心灵合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和可能病因.方法对66例P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以改良Webster评分、Hoehn-Yahr分级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调查显示,高校大四学生到课率普遍较低.这种状况极大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效果,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究其成因,可以予以多方面地合理归因.文章从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学校管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8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父母教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