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Labbe静脉的解剖形态和位置,探讨通过3D-CT静脉造影(3D-CTV)的方法 来判断Labbe静脉的形态和位置,为术前决定是否适合应用颞底经小脑幕(经岩)手术入路提供帮助.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观察Labbe静脉形态,测量与横窦乙状窦岩上窦交界(STP)的距离.8例岩斜肿瘤患者术前通过3D-CTV测量Labbe静脉汇入静脉窦点与STP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术中实际测量值来验
【机 构】
:
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Labbe静脉的解剖形态和位置,探讨通过3D-CT静脉造影(3D-CTV)的方法 来判断Labbe静脉的形态和位置,为术前决定是否适合应用颞底经小脑幕(经岩)手术入路提供帮助.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观察Labbe静脉形态,测量与横窦乙状窦岩上窦交界(STP)的距离.8例岩斜肿瘤患者术前通过3D-CTV测量Labbe静脉汇入静脉窦点与STP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术中实际测量值来验证3D-CTV对Labbe静脉位置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20侧Labbe静脉静脉窦汇入点和STP的距离为(22.91±8.09)mm,<10 mm(前置型)共2例,占10%.术前3D-CTV所显示的Labbe静脉形态与术中实际观察的形态完全一致,测量Labbe静脉汇入点至STP的距离和术中实际测量值基本一致.结论 相对于MRV和DSA,3D-CTV检查可以更方便准确地判断Labbe静脉位置.颞底经小脑幕(经岩)手术术前有必要进行3D-CTV检查以明确Labbe静脉的位置。
其他文献
硬脊膜下血肿(spinal subdural hematoma,SSDH)临床少见[1];合并颅内硬膜下血肿(cranial subdural hematoma,CSDH)更是罕见.SSDH通常与外伤、血液病、抗凝、腰穿及血管畸形有关[1-2]。
患者女,55岁.因"突发右侧颞顶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3 h"入院.无意识障碍.查体正常.血生化:尿素氮5.85 mmol/L,肌酐62.9μmol/L.胸部平片未见异常.头颅CT示右侧鞍旁高密度,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行DSA见右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瘤样突起,呈长锥状,约5 mm~3 mm。
癫痫发作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1-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这类癫痫患者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还没有明确的用药标准[3],而对于没有癫痫发作病史的脑肿瘤患者临床上也往往预防性地使用AEDs,特别是腩胶质瘤患者,由于手术不能够完全治愈肿瘤,AEDs的使用时间就会更长[4].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肿瘤患者的癫痫发作,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AEDs,笔者对近年来
例1 20岁,拳击运动员,拳击比赛时头部受伤入院.患者3周前因头痛停止训练,未做诊治.近几天参加比赛,1 h前在比赛时,头部被拳击伤,头痛剧烈入院.查体:浅昏迷.CT示右额顶颞枕硬膜下血肿,最大厚度1.5 cm,中线移位1 cm,血肿信号不均匀,高低信号混杂,以低信号为主,呈慢性硬膜下血肿再次急性出血表现。
颅底脑膜瘤与颅底大血管和神经等结构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前充分了解肿瘤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特别是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将对于术人路的设计及术中操作有指导意义。
目的 探讨颅骨成型头架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头架塑型组78例,徒手塑型纽106例,比较术后两组颅骨的CT三维币建图片及其美容效果.结果 应用头架组的塑型效果明显优于徒手塑型组.应用头架塑型组术后患者均对头颅外观满意.结论 颅骨成型头架能够解决钛网修复体与健侧的对称性问题,满足了广大颅骨缺损患者对于美脱的需求。
患者 男,32岁.因车祸致"原发性脑干伤、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外院治疗4个月后入住我科.昏迷状,双侧瞳孔不等大,不等圆,对光反射消失.气管切开,体温38℃.头颅CT示双侧脑室进行性扩大。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405例颅内脑膜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37例脑膜瘤术后复发,其特点表现为患者年轻、术前存在癫痫、肿瘤基底位于矢状窦旁及鞍结节、蝶骨嵴、颅眶沟通等颅底部位、体积大、不规则形、瘤周水肿明显或瘤内存在低密度、手术切除程度低或病理级别高.结论 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术前癫痫、肿瘤部位、最大径、形状、瘤周水肿
例1 女,24岁,因突发头痛2 h入院.查体:神志清,颈强胸前4横指,四肢肌力Ⅴ级.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行DSA示左侧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瘤颈宽约3 mm,瘤顶指向上方.Hunt-Hess分级Ⅱ级.次日在全麻下行左侧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麻醉诱导后血压略有波动,可达140/85 mmHg,打开骨瓣时硬脑膜张力正常,稍后发现硬脑膜张力突然急剧增高,并见硬膜呈深蓝色。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4例颅底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患者,术前误诊为脑膜瘤、脊索瘤、血管外皮瘤、鼻咽癌、颅底骨软骨瘤等,经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现结合文献探讨4例颅底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