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技能课的教学探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501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是高职学校理工类专业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坏节。本文通过分析电工电子技能课的特点,对电工电子技能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获得有效的手段,提高技能课教学的效果,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中、高级技能人才。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能教学
  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是高职学校机电类专业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则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的反复练习来实现。根据教学目标,机电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掌握技能和达到高级工应知、应会标准。在电工电子技能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特点,讲究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的特点
  1.1电工电子技能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
  在实际的电工工作中,离不开对电的基本概念的正确掌握,对定义的准确理解,对各种计算公式的适当运用和各种安全规则的遵守,否则,不可能完成实际操作,甚至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例如,当线路短路或过载造成熔丝熔断,需要更换熔丝,这貌似是一项简单的电工工作,但熔丝的材料与粗细的选择,都需要一些电工理论知识的支持,否则就不一定能完成如此简单的工作,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1.2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电气技术也迅猛发展,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迫使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必须提高技术含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2.电工电子技能教学的方法与实施
  结合电工电子技能课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2.1加强学习乐趣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技能课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技能训练必须先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乐意去做。只要对自己的学习和训练产生了浓厚的乐趣,就会乐此不疲地学习和参加训练。
  2.2改革技能教学方法,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结合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能训练一般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技能训练和理论互相脱节,学生难以确切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不显着。为此,笔者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在讲授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时,笔者将课堂教学搬到了实训室。尽管电阻、电容、电感都是最普通、最常用的电子元件,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有感性认识,很难想象真正的元器件是怎样的。笔者把这些内容放到实验室里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识别元器件,学会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又如,电机控制中电动机按钮连锁控制正反转电路,工作原理分析难度较大,在实训室中让学生看演示效果,然后参与操作练习训练,学生便很快掌握了其工作原理。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理论教学中。
  2.3分阶段实施技能教学目标
  对于高职电工电子类专业来说,笔者认为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目标主要是:①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②元器件的测量与识别;③电子线路和机床控制线路的安装、设计与调试;④进行故障分析且排除故障等。
  根据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在实际操作教学中可以把整个教学目标分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以最基本、最简单仪器仪表及元器件的一识别和熟识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仪器仪表测试电路正常与否,会对元器件性能的好坏进行测试。
  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安装及检测实际电路,使学生掌握规范操作的基本要领及借助仪器仪表检测的方法步骤。
  第三阶段,设置故障教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四阶段,采用模拟考核形式,训练学生的实战能力。
  通过以上4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既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又分解实习难度,既能樹立学生自信,又能有的放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4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大量的感性知识是由观察后思维而获得的,理性知识由此而发展起来。因此,技能教学中应注意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其中。例如,在电容器充放电实验中,要求学生用指针式万用表先练习对电容器质量的判断,让学生具体观察电容器短路、断路、质量不佳(漏电),以及容量是否减少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从各种示数中观察相对的变化与区别由此开拓学生的思维。
  2.5改革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一般开展的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步骤、电路和仪器的选择都是教师安排好的,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实验。通过实验,虽然能巩固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一些仪器仪表的使用和一些操作技能,但学生不必过多地动脑,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实验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对实验内容作了一些修改。除了要求学生做过去的一些验证性实验之外,还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开展。具体的要求是,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之前,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认真的预习,写出预习报告设计,画出初步的实验电路。预习报告包括方案选择、电路分析、参数计算、实验步骤和测试方法等。仪器、设备的选择均由学生自己选定,教师只需检查学生电路设计是否合理,操作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6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
  为了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技能和继续提高其学习兴趣,我们在课外时间成立电工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电路,如门铃、声控灯、防盗报警器、调频无线话筒等。制作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性到创造性。要注意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制作兴趣。对于出现的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以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3.加强专业进修,适应技能教学
  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技能和动手能力训练,尤其是从事电工电子专业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业余时间除了要加强业务能力的提高之外,还应加强动手的培训和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能教学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集团公司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方式在集团公司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我国全面预算管理在
民用建筑供配电线路中的导线主要有电线和电缆。正确地选用电线和电缆,对于保证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言  通过多年的管理经验,作者对影响配电系统停电时间的因素概括出以下主要四个方面:一是与故障发生频率有关的因素;二是与停电规模有关的因素;三是与故障点探查、排除和修复有关的因素;四是与预安排停电有关的因素。对以上因素分析后,作者对供电企业加强标准化管理,減少配电系统无效停电时间,提出几点建议。  1.与故障发生频率有关的因素  1.1 设备性能  目前我局配网设备的采购已全部采用招投标的形式,在
摘 要:在谐振状态下,电路的总阻抗达到极值或近似达到极值。研究谐振的目的就是要认识这种客观现象,并在科学和应用技术上充分利用谐振的特征,同时又要预防它所产生的危害。  关键词:谐振电路;工作;原理  在谐振状态下,电路的总阻抗达到极值或近似达到极值。研究谐振的目的就是要认识这种客观现象,并在科学和应用技术上充分利用谐振的特征,同时又要预防它所产生的危害。在具有电感和电容的电路中,总电压和总电流的相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整合公司资源及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等方面具有显著性,我国电信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提升的顾客期望之时,需要利用全面预算管理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日益扩大,使得其在发展中逐步的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工程测量体系。工程测量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及
摘要:建筑行业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其建筑规模逐步的扩大,结构形式日益的复杂化,使得在其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造成了巨大的施工制约因素。工程造价控制逐渐演变为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在其施工的过程中,工程造价是控制和管理工程施工模式的关键,更是提高当前施工技术手段和施工管理措施的主要方法。本文就当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各种控制原则和方式进行分析,提出其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造价有效控
建筑物随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不断影响,常常会出现各种意料之外的损坏和病害问题,这些病害是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和质量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人们对既有建筑物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