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足球活动促进中职德育的实践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名字命名的职业学校。学校坚持“学行知思想,办特色职教,育生利人才,造现代蓝领”的办学理念。对于现代蓝领(生利人才),学校的诠释是六个方面:高尚的道德品质、必备的文化基础、适量的专业理论、熟练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要成为现代蓝领,道德是前提、身心是基础、职业技能是关键。多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体育工作的改革,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校园足球,把校园足球和德育工作及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职业学校有效的德育途径,从而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发展校园足球的意义
  中职学校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旺盛期,是他们思想意识的形成期。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这个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希望在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思路成长和发展,但是他们对是非、善恶、荣辱判断能力还不强,再加上复杂矛盾的叛逆心理,不愿受约束,不能正确理解和参与社会的竞争。但他们精力充沛,充满青春活力,有强烈的表现欲和积极的进取心与集体荣誉感。
  校园足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校园文化。开展校园足球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形成一种“热情、参与、合作、拼搏”的足球特色文化。并把这种文化精髓融入到班级的管理、教学、活动等各方面工作中。学校的办学目的是育“生利人才”,开展校园足球的普及活动,让足球进入每一个班级的课堂,达到每一个学生都具备简单初步的足球技能,掌握初步的足球知识,了解足球的发展历史,激发热爱足球的情感,在足球活动中形成勇于拼搏,敢于竞争,团结合作的品质。把足球运动中形成的精神迁移到广泛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学生具备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善于交往合作的能力和品质。
  二、以校园足球活动,促进中职德育的实践
  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对“发挥足球育人功能”进行了明确阐述。学校在组织足球活动和训练时,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尊师守纪,尊重对手,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学生在足球运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又感受了快乐,在足球运动中释放青春的活力。学校形成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幸福”的良好氛围,师生的精神面貌和身心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1.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足球运动和竞技比赛
  在常规足球教学外,学校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校长杯”足球联赛,联赛覆盖在校的所有班级,组队形式多样化,以行政班为单位参赛,各班组织一支男队和一支女队,也可以进行跨班级的联合组队,组队形式多样。建立教工足球队,与学生队伍统一编排到赛制中,最大限度地把师生吸引到足球运动中来,努力营造踊跃参与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使师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足球带来的无限快乐。教师一起参赛可以好好地锻炼教师的体魄,也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
  2.校企合作,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校园足球活动
  在校园联赛组织过程中,除了争取学校部分活动经费外,还积极邀请社会力量加入到校园足球活动中来。通过赞助球服,或冠名的形式,争取到镇泰集团、大快活集团等社会企业对我校足球运动的大力支持。同时,倡导各班发挥专业优势,争取相关的企业冠名或品牌作为班级球队的名称。这样既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又宣传和树立了企业、公司的形象,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很好地锻炼学生社交与沟通能力。
  3.参观学习和请专家指导相结合
  在开展“校长杯”足球联赛的基础上,为更好地选拨优秀的选手补充到学校足球代表队中来,利用课余时间和选修课进行强化训练,代表学校参加区、市等各级别的比赛,为校争光。在参加各类比赛中,表现优秀的运动员将有机会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中小学生足球联赛,有一位同学甚至直接进入中甲队队伍,参加了职业联赛。学校足球代表队的在平时建设和训练中,积极邀请校外优秀的教练员或者退役的优秀职业足球运动员前来指导,在提高学校足球代表队竞技水平同时,让学生与高水平的足球教练员和运动员接触,更能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情。我们也利用适当的机会,请回在职业联赛踢球的老队员,与足球队员们一起互动,激励同学们刻苦训练。
  4.开展足球大课间活动
  根据《教育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要求,为了强化校园足球与人功能,宣传校园足球文化,在学校掀起“爱足球、踢足球、看足球”的校园足球活动热潮。学校在体育大课间开展校园足球项目,以游戏为主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精神,以游戏竞技形式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同学们在足球游戏中感受快乐和班级温暖,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足球大课间活动,普及了足球知识,培养了足球兴趣,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足球知识和技能,达到“强身健体、掌握技能、塑造品格”的育人目标。师生参与,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互激励,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的良性发展局面。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的实践,我校校园足球得到了全面的开展,逐步形成了以大众体育为基础,以校园足球特色项目为龙头的体育特色文化,提高了学生身心健康、意志品质、纪律与品德修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班风校风。近几年,学生体育达标率都能达到99%。2014年-2017年,学校男女子足球队连续多次荣获白云区高中组冠军;获得广州市“富力杯”校园足球联赛中职组的亚军、季军;2017年7月,女子足球队代表白云区参加广州市第十七届青少年运动会(学校体育组)高中女子足球比赛,获第四名的好成绩。
  根据“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吸引到专业学习和文体活动中来”的德育总策略,學校通过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为将来成为优秀现代蓝领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魏家坚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地图展示资源分布,借助视频丰富内容。正是这种独特的模式,打破了书本文字的束缚,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旅游地理之绚丽多彩和生机盎然。  关键词:游戏;地图;视频;模拟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8-0102-02  收稿日期:2015-06-20  作者简介:刘容延(1988-),女,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中专
前言  在教育改革制度不断深入的前提下,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实施,随着教育部门的不断提高,教育的观念不断提升,人们对音乐教育科研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实施者,因此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小学教育工作不断更新的前提下,音乐教师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1]。在网络时代下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掌握音乐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内容,从而全面掌握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
一、课程介绍及教学现状分析  普通车床技术是数控、模具等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作为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在整个知识构成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习后续数控车、数控铣等课程学习的基础。  普通车床是利用车刀来车削加工旋转工件的切屑加工机床。主要加工轴类、套类零件,可以完成外圆、槽、孔、锥度、成形面、螺纹等加工内容。因加工能力广和加工精度较高,是机械加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机床之一。  通过教学方式的改
一、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破解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偏弱等方面的难题,促进校企健康发展,全国各中高职院校纷纷响应号召,掀起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讨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双精准”育人模式的浪潮。  二、“双精准”内涵的引入  专业是连接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专业与企业对接是校企合作的落脚点。我校烹饪专业按
摘要:开展“中职研究性教学行动研究” 旨在通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构建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究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探究以学生为中心,以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生态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职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教学反思;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98-03  当前,是
一、前言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大纲》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能充分培养中职学生从书法学习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塑造健全美好的人格品质,更能丰富及平衡工科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然而,结合公共艺术课程的特点仔细审视书法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实施情况,不难发现书法
玉器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点,不同时代的玉雕代表作品是当时的思想、感情、审美观的结晶,也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公元前5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玉璜、玉珠等玉器。玉石雕刻是我国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玉器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曾经的奢侈品,如今也走入了百姓人家。现代的人们购买玉雕作品,不仅仅是为了保值、美观,而更多的是将之作为了表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相关政策规划发展职业教育,均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市场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移动互联网等的飞速发展,企业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财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亟须提高。为此,本文借鑒新加坡经济转型及职教体系建立的经验,结合广东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现状,提出政校行企联动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思路,并进行培养模式案例分析,探讨协同育人培养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创新联动引领发展——新加坡经济转型及职教体系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
摘要: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中教与学的问题,旨在提高学生兴趣、课堂主体参与性、营造实施探究型学习的氛围,着力培养关键能力,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行动导向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2-0097-03  收稿日期:2015-12-25  作者简介:罗粤(1971-),女,广东梅州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