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自然保护区中的景观生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问题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k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相关部门对自然保护区内景观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本文从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特征开始讲起,对其管理和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提升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建设的美观性,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当前社会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增大我国资源利用率,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项目。不过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上,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景观生态资源破坏较为严重,为我国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大对景观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研究力度,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一、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特征
  从景观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将自然保护区内景观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三点:
  1.本底自然性。同城市和乡村景观相比,自然保护区的景观呈现了自然性特征,这主要是由于自然保护区内的景观大多都是由真实的自然景观构建而成的,如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等,很少会存在人工修凿痕迹,维护了生态和物种的多样性。且在结构布局上呈现一种离散空间的镶嵌格局,更好的增强了自然保护区的抗干扰性能。
  2.斑块的离散性。在自然保护区中,因受到地势、土壤、坡向以及高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群落之间会形成不同的斑块资源,一般我们将自然景观斑块称之为自然本底。而将后期修建的休息区域以及管理机构作为引入斑块,这两个斑块在布局和规划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再加上斑塊面积不大,所以使自然本底呈现一种离散性的状态。
  3.廊道的均质性。景观中的廊道分为自然形成和人为修建两种。在最开始的自然保护区中,并不具备旅游性质,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空间,所以当时区域内的廊道均是由人们踩踏形成的,这些廊道的宽度、材质都具有一定的均匀性,而在后期发展中,逐渐设立了专门的廊道供人们穿越,不过在规格设计上仍沿用了传统廊道的均匀特质,因此说自然保护区中的廊道具有均质性。
  二、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1.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资源管理
  (1)景观生态美的体现。在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时,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不仅要对区域内地质、气候以及植被等内容予以综合的考量,还要对保护区内建筑物的类型实行合理管控,以实现保护区内空间面积的合理划分,强化保护区的建设效果。同时在自然保护区景观规划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色彩搭配,这样才能有效增强自然保护区景观的美观性,实现资源的有效划分。
  (2)加大保护区胁迫因素的重视力度。由于自然保护区具有多样性特征,所以在生态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外界因素实行合理管控,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区域内各项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则需对外来物种予以有效的清除,减少物种侵入对区域内原有物种的影响,同时应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实现保护区与周边居民生活的协调性、统一性,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
  (3)景观布局的合理优化。在自然保护区内,景观生态资源管理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要想提升管理效果,就需要在规划之初做好景观布局,结合多方面因素加强布局的合理性,避免景观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局部调控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涵养水源、物种类型分析以及预防风险这三个步骤实现的。局部调整的方式大多是以集中化控制为基础,根据能量分部和流动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强化植被资源的保护效果。再者,在互动区域设置中,需充分考虑景观布局的多样化和斑块特征,进而构建完善的交通网络,提升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水平。
  (4)自然生态承载力的了解和掌握。自然生态承载力的准确评估对于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稳定性有着显著作用。其承载力数值的计算需要通过两个环节的计算实现。其一,根据自然量要求,构建完善的生态足迹模型,从而计算出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其二,根据保护区内自然本情况合理估测自然生态承载力指示值,计算出承载力数值。
  2.自然保护区景观圣体资源的保护
  (1)合理规划生态资源。景观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在对其进行保护时需要以预防管理为基础,实行总体规划和调整,这样才能让景观资源免遭破坏,改善自然保护区的质量和观赏效果。与此同时在景观资源保护中,还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加强景观资源规划的合理性。再者,在景观生态资源保护过程中,严格按照我国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保护和调整方案,并加强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如此,在方案制定完成后,需要通过不同部门的严格审核,确保其可行性后,方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且在方案中要对自然保护区的承载能力进行准确计算,以减少不利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进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2)法律法规的构建。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于加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资源保护效力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内容,才能确保保护工作的开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进而避免恶意侵占、管理不当造成园区破坏等问题的发生,加强自然保护区内景观建设的合理性、适用性,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对新增景观项目进行评估。在对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资源实行管理开发过程中,新增景观势必会影响原有景观的格局,因此需要对新增项目予以准确的评估,并结合原有景观情况实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以确保自然保护区内各斑块之间的合理性,保证生物的和谐共存。与此同时对新增景观项目进行有效评估,还有助于优化完善生态系统的构建,确保保护区内空间格局的合理性。
  (4)坚持生态美学原则。在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资源保护中,通过生态美学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强化保护区内部的规划效果,提升其观赏性和实用价值。生态美学的应用,能够改善生命系统的处理效率,使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最终为自然和社会两者之间的和谐共存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资源实行管理和保护过程中,需要结合区域内斑块分部特征、地质和气候环境情况等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和保护工作,以增大资源开发和利用率,强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效果,最终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张世琼,张世玲.研究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生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J].花卉,2017(16).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建设是我国的经济命脉,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作物种植中担负着灌溉的重任,是保证其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更在家田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更成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和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推动它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策略  在我国经济
摘要:本文从整体思路及运行系统方面阐述了农村能源与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并根据秸秆技术、耕作技术、退耕还林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对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有效利用农村能源,开发生态农业。  关键词:农村能源;生态农业;思路;发展  完善农村能源的发展,能够有效减少乱砍乱伐的现象,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农业发展是复杂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并根据经济及资源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需要长时间的设计规划才能实现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城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与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在现阶段城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一些不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先介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再指出现阶段城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建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  随着现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的建筑数量越来
摘要:从根本上讲,林业建设所涉及的因素包含很多方面和多个领域,为了从根本上有效确保林业建设中工程造林的保存率有更大程度的提升,就需要把林木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更大程度的突破,推动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究林业建设工程造林实施技术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希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林业建设;工程造林;实施技术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是一个林业大国,但从发展的质量
摘要:大坝安全监测是工作人员掌握大坝运行状态、稳定性的主要途径,其过程为环境、水文、结构、安全信息的数据搜集,根据获得的数据全面分析、计算,最后判断大坝安全状态。针对大坝安全监测存在的问题,需要有关单位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制定解决方法、引进先进技术从而协调监测问题,保证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大坝安全;安全监测;问题;对策  大坝安全监测设施重在加强保护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设施的完好率
摘要:本文阐述了合理利用废弃物品用于沼气加以发酵。对于保护和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在农业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并全面介绍了沼液、沼气、沼渣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综合理利用方法。  关键词:沼气;生态农业;发酵物;综合利用  当今,沼气的发展已形成了我国各个农村广泛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沼气发展和综合利用的方案主要是在开发土地资源的基础之上,以沼气成为纽带,把养殖业、种植业及能源、沼气、肥料、生物、饲料等等
目前,我国使用节育环的女性达5000多万人,占所有采取避孕措施女性的40%左右。节育环之所以深受广大育龄女性的欢迎,是与其具有许多优点分不开的,例如:避孕时间长、对性生活无任何影响、不影响再生育等。但很多女性不了解节育环的注意事项,造成带环受孕或掉环等后果,导致避孕失败。因此,女性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以便未雨绸缪。  尚待生育,谨慎放环 年轻夫妇性生活频繁,由此而引起过多的子宫收缩,容易造成节育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