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16456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作文练习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强化作文练习,在正常的基础训练之外,还应该进行小学生兴趣作文的练习,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小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生 生活实践 作文练习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练习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往往有说有笑,欢天喜地。但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却是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训练方法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出发,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有机地结合呢?
  一、要帮助学生选取贴近生活的题材
  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及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如我们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春天》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春的变化、春的气息,让生活切实有效地与作文练习结合在一起。
  二、要注重学生生活的多元化
  我们不能将学生的生活局限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生活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还有所发展,从而在自己的作文练习中有话可说,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景可描。比如我们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时,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学生能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加强了作文的练习。
  三、要切实有效地实施生活中的教学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而作文教学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点,小学生的生活教育尤为重要,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生活实践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我们要切实有效地实施生活中的教学,让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作文练习,把生活带进课堂带进作文教学,用心来写作文。
  总之,小学生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的教学,我们应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这样,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才有趣可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作文练习,为枯燥的作文教学带来了活力,让老师们走进了新鲜丰富的教育时空,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写生活的快乐。让我们切实有效地把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指导学生写作,应多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造性地表达,尽可能降低对写作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激发兴趣 创新作文    《课标》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开课,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并且不同特点的导课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功能,具体说来如下:  案例一:苏教版第四册课文《蜗牛的奖杯》  第一课时:故事讲述法。  1.春天里,百花开。刚刚懂事的小蜗牛要第一次独
摘 要: 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责任。本文认为,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结合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充分发挥其实用性,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就业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  关键词: 技工学校 语文教学 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21世纪对各类人才的要求更高、更严,特别是企业的用人观更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在能力,对技工人才的需求,已从过去的单
选取恰当的材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选材要紧紧扣住中心,力求真实、新颖,有典型性,能舍大取小.
摘 要: 师生心灵的沟通,是作文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小学生作文应是情感的真是流露,是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教师对于学生的真情流露及生活感悟要及时地品读与研究、整理与归类,以评语为桥梁,用饱满真情的笔与学生交流,达到心灵的真正对话。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师生关系 心灵沟通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氛围,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达到心
期刊
摘 要: 三年级作文属于学生作文的起始阶段,如何引导学生迈过作文的起始门槛,进入作文的殿堂?从淡化清规戒律、丰富生活体验、阅读培植根基、评价树立信心四方面指导,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 三年级作文 日记 指导作文    一、由一篇日记说开去  某班有一个孩子,不会写日记。老师想了个法子,要他和一个日记写得好的女学生共写一本日记,轮流着每人写一则。第一天,女学生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日记。第二天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