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决定活法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时,王尊当了益州刺史。一天,他外出巡视来到了九折阪,见这里地势险要,道路曲折,就对随行的官吏说:“这里是王阳畏惧的道路吗?”官吏回答说:“是的。”原来他的前任——王阳,也曾巡行到此,见此情景说:“人接收了先人留下的身体,怎能多次登上这种危险的地方!”就以生病为由辞官而去。王尊却高声地对驾车人说道:“赶马向前跑!王阳要做孝子,王尊要做忠臣。”
  敢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疾驰的王尊,在今天或许更适合做一名赛车手,不过这种性格,也决定了他的一生。
  汉元帝时,东平王刘宇依仗自己是皇帝亲弟弟的身份,骄奢淫逸,不遵法度,被派去教育和监督他的太傅、国相,都因为管不了他而受牵连,遭到免职。听说王尊胆量大,忠直敢言,于是汉元帝任命他为东平国相,来管束刘宇。
  刘宇喜欢微服外出,让人驾车在城中乱跑,私自和后姬家交往。王尊几次劝说,刘宇都不听,王尊便把管理马匹的人招来,说:“大王出外应有随从官属,摇响车铃才出去,从现在起,有命令驾车私自外出的情况,应叩头劝阻,就说是我说的。”这让刘宇对王尊十分地不满。
  一天,王尊拜见刘宇。王尊开门见山地说:“我奉诏来给大王做国相,我的老朋友都来为我吊唁。素闻大王勇名,只是倚仗显贵罢了,哪里称得上勇?像我王尊才是真勇!”刘宇听了,勃然变色,于是说:“相君既自诩勇,腰间佩剑,定非常品,可否让我一观?”王尊对旁边的侍郎说:“上前拔出佩刀给东平王看,东平王这是要诬陷我拔刀刺王呢!”刘宇被王尊道破隐衷,尴尬地解释道:“寡人并无此意,相君多疑了!”说完,设宴与王尊同饮,尽欢而散。
  骄纵的刘宇被王尊管得十分不自在。太后听说,竞以死相威胁,元帝无奈,只得将王尊贬为庶人。
  很长一段时间后,王尊才重新得到起用,而他却再次让人瞠目结舌,炮轰皇帝身边的权臣。
  汉元帝宠幸太监石显,让他担任中书令,权倾朝野,连时任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都,都放下身段,巴结侍奉石显。后元帝驾崩,石显失去了靠山,匡衡和张谭立刻上奏石显旧恶,请求免去他的官职。这让许多人看不过眼,却没人敢说,王尊站了出来,上疏弹劾:“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在石显专权时放纵不制止,阿谀曲从,未能行使辅佐国家的礼义。现在却上奏石显,不陈述自己不忠的罪过,反过来宣扬先帝任用倾覆之徒,有失大臣体统。”匡衡闻奏,惭愧惶恐,脫下帽子,交上丞相、侯印绶,请罪免职。朝臣们都钦佩王尊的胆量,只是成帝刚刚即位,难伤重臣,反以“侮辱公卿”的罪名,将王尊降职任高陵令。
  但王尊并不以为意,始终不改本色。后他被迁任东郡太守,黄河大水漫过了一处叫做金堤的大坝,百姓唯恐河水决堤,吓得四处躲避。危急时刻,王尊亲自率领官吏、百姓护堤,按照古法,投沉白马,祭祀水神河伯。他在祈祷时,请求用身体堵住金堤缺口。晚上也不肯撤离,就住在大堤上的临时房内。官吏百姓都磕头,请求王尊离开,他却始终不肯。最后堤坝被大水冲毁,只有一个主簿在王尊旁边哭泣,王尊从始至终,岿然不动。后洪水渐渐退去,百姓对王尊钦服之至,认为他是真勇敢。王尊病逝后,东郡的官吏百姓都祭奠、怀念他。
其他文献
喜欢九月的讲台。一群初入大学的新生,满怀好奇,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目光,把校园衬得明亮如春。第一堂课,我要求他们做自我介绍,必选四项:姓名、家乡、爱好和理想。  关于爱好,不少同学搜肠刮肚,响亮地回答:“吃饭,睡觉。”真让人晕头转向,这是本能,哪能称得上是爱好呢?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理想。谈到理想,马上有人回应:“理想?现在还谈什么理想?嘿嘿,我没有!”也有人嘲笑:“什么是理想呀?”更有甚者,反问道:“
美国洛杉矶电视台曾经有一个名叫“法网”的节目,节目中的一位主持人因为一句台词——“只说事实”而出了名。每次当他采访一个人,对方将要开始把他或她的故事讲出来时,这位主持人都会提醒他们:“只说事实。”韦伯探长知道,当人们讲述一件事时,他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理解加进事实中。一件事情的事实不会发生变化,但讲故事的人不同,对事件的看法不同,讲述的方式也会各不相同。  最近在我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就很好地证明了这
2012年最火的电视剧,毫无疑问当然是《后宫·甄嬛传》了。哪怕是重播,都能雄霸收视率前几位。著名演员孙俪也因为成功饰演了片中的甄嬛,而人气飙升。不久前,孙俪在上海接受了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的专访。  事实上,《后宫·甄嬛传》从孙俪拿到小说剧本到杀青,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而《甄嬛传》的拍摄,不过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而已。对此,记者问孙俪:“一年只为一个角色,效率是不是低了点儿?”  孙俪微笑着回答说:“其
我记得我的大学毕业典礼,是14年以前的事情。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花了37年才毕业?我在十几岁时进入大学,但是在大二时,我从环球影城获得了我梦寐以求的工作,所以我休学了。  我的电影事业发展得还行,但是我還是回到了学校,因为我总是不断向我的7个孩子强调上大学的重要性,可我自己都没念完大学。所以,我在五十多岁的时候,重新进入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并获得了学位。  我离开大学,是因为我清楚我想要做什么。你们
2015年11月18日,距离2016年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部名为《一百年》的电影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盛大的揭幕仪式。  12月11日,香港中环中心顶楼,来自全球各地的社交名流屏气凝神,盯着眼前的大银幕,电影《一百年》的预告片震撼上演。  电影《一百年》的预告片由三部分花絮组成。第一部分影射了一百年后,地球被化学战争摧毁,自然重新掌控万物的形态;第二部分预想了一个极度都市化的地球,展示了人类被高科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大学生活的话,我想我一定会用“色彩斑斓”。那段日子,就好像是一笔一笔地在为我们的人生着色,使本来单调的日子,多了些许色彩,于是生活变得有趣起来。我们在这里吃饭、睡觉,在这里上课学习,在这里嬉戏欢笑,也在这里感动落泪。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我们在这里慢慢成长,长成了最美好的模样。  橙色的大一,我很高兴遇见你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开学的第一天拎着行李来学校报到是怎样的心情。
在英国德文郡埃克斯茅斯海滨度假胜地,清洁工斯蒂夫·福克斯负责清理海边的垃圾,有游人不小心扔下的塑料袋,有小朋友吃剩的果核,还有海浪卷起的其他废弃物。  面朝大海,听海的声音,视野一望无际,天蓝水清。令人心旷神怡的场景,在斯蒂夫看来,却是枯燥无聊。日复一日,他机械重复地巡视海滩以及海边的公路。  除了工作,他热爱足球,是贝克汉姆的超级粉丝,每一场国家队的比赛,哪怕是友谊赛或者热身赛,只要电视台有转播
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自拍?大多数人在浏览过这些自拍照片后,都会在心里给出两个字的评价:自恋。这倒是冤枉了“自恋”,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又叫多看效应,也叫熟悉定律。最早由心理学家扎荣茨提出,他发现,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为此,在20世纪60年代,他还专门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出示了一些人的照片
就像是在下午温暖的太阳下圈在椅子上打了个盹似的,一晃已经大四了。不想说时间溜得快,只怪我没太在意它。  初进大学时,英语老师用一口流利的英文问我们,大学跟高中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有个同学举起手,主动说:“Four black boards!”顿时,教室里笑得跟炸开了锅似的。还有个同学用中文大声地说:“同桌天天换。”同样,又引来一阵爆笑。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有些心酸。扭头看看室友,一个专注于手机游
每个人,不论男女,都会有对着镜子左瞅瞅右瞧瞧的时候,那你到底是喜欢自己的左侧脸还是右侧脸呢?在這个地球人都会自拍的时代,你觉得朝哪个方向更上镜呢?  科学家已经替我们证实了很多人不约而同的感受,那就是左脸原则。  什么是“左脸原则”?说得通俗点,就是“露左脸比露右脸好看”。现在请脑补一下,你印象最深的影视明星头像,甚至那些领袖伟人的头像,露左脸多还是露右脸多?  比如奥黛丽·赫本,比如马恩列斯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