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法»实施背景下对合成生物学的监管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0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简称《生物安全法》)并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生物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生物安全领域的带有基础性、全局性的框架法,只规定基本的原则和要求.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生物恐怖及生物武器威胁是《生物安全法》所涉及的8个方面生物安全风险中的3个主要内容,而合成生物学又与这3个方面紧密相关.合成生物学作为近几年全球的研究热点和颠覆性的前沿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人工合成病毒或细菌,存在制造生物恐怖和生物武器的风险及威胁,其监管也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生物安全法》的实施对生物技术安全发展的意义,然后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定义和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合成生物学面临的生态安全、生物防御和生物伦理三大风险,综述了合成生物学在各国的监管现状,指出《生物安全法》的出台为我国合成生物学的管理制定了框架,最后,提出在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如何更好地加强合成生物学风险的预防及管控.
其他文献
以乳酸菌发酵湖北杂交枸杞果汁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等方法,探究植物乳杆菌与发酵乳杆菌复合发酵枸杞果汁过程中营养成分、挥发性物质和抗氧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2种乳酸菌在枸杞果汁中生长良好;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利用蔗糖、葡萄糖、果糖作为碳源产酸,pH显著降低,其中乳酸、乙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均显著提高,而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显著下降;枸杞果汁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及含量也发生明显变化,原儿茶酸在未发酵枸杞果汁中未检出,经发酵后含量增至40.55μg/mL,儿茶素、对羟基苯
以沃柑树冠内膛遮阴果实和树冠外围光照充足果实为试材,对比分析了不同光照条件对果实外观色泽及内在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与光照充足的沃柑果实相比,遮阴的沃柑果实呈现更深的橙红色,其果皮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了2.87倍,其中主要呈色色素β-柠乌素(红色)和9-顺式紫黄质(橙黄色)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6.93倍和6.47倍;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发现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主要结构基因均在遮阴果实中显著上调表达,其中β-柠乌素合成关键基因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4b)的表达量增加了11.78倍.结果表明,遮阴可以通
通过RT-PCR对采集自河北省2个猪场的5份腹泻仔猪小肠内容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猪δ冠状病毒(PDCoV)阳性.将病料处理后接种LLC-PK1细胞,从2个猪场的病料中各成功分离到1株PDCoV,分别命名为PDCoV CHN-HeB-A1株和CHN-HeB-B2株.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Western blot和电镜观察对分离的病毒进一步鉴定,IFA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2株病毒都能与PDCoV 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100~150 nm、呈典型皇冠状的病
为评估彭泽鲫(Carassiusauratuspengsenensis)♀×兴国红鲤(Cyprinuscarpiouarsinguonensis)♂四倍体子代的生长性能,探讨彭泽鲫新品种的开发及应用前景,以彭泽鲫♀×兴国红鲤♂四倍体子代及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为研究对象,通过180 d饲养试验,统计孵化后0、30、60、90、120、150、180 d时各平行组体质量、体长数据,分析二者生长性能.结果显示:在180 d试验过程中,四倍体子代体质量、体长分别高出彭泽鲫子代30.18%(P<0.05)、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