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工作强调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并因此推出了“合作学习”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旨在充分归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他们调动个人所学、发挥自身能力来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进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在这种趋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教师们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现状及策略
近年来,合作学习模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且其操作比较简便,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十分可观,有利于辅助教师和学生高效地完成课程任务。但是由于理论和实践的差异,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该种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急需他们采用更为有效的策略来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现状
(一)分组标准不合理导致小组构成不科学
合理的分组是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的前提,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时,很少有意识地制定一套合理的分组标准,而是采用就近组合的原则要求学生联系前后桌形成小组阵营,然后开展相关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此一来,每个小组的综合学习水平就会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组内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也无法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以至于合作学习的过程会显得更加吃力,反而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过于追求形式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实效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且只有在特定的场景才能发挥实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然而从目前来看,一些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形式创新,常常喜欢将小组合作活动穿插于各个授课环节,忽视了教学的实际需求,也没有考虑合作内容的难易度以及合作时间等因素,导致学生们的讨论学习过程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真正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三)合作学习模式没有结合其他教学手段
教学是一种灵活的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过程,单单依靠某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要想使合作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更加高效地应用,小学教师需要将其与其他有效的授课方法相结合,以便实现强强联手,进一步增强授课质量。但是,很多老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指导学生学习时,都只是单纯地遵循该种模式的操作流程,没有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来融入一些必要的方法策略,很容易使学生对该种学习模式产生刻板印象,继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的侧重点和手段缺乏有效性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往往离不开教学评价,可是在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为了照顾教学进度、节省授课时间,经常会弱化教学评价的地位,要么直接跳过这一环节,要么以笼统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个总结性的点评,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没有辅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反思,不利于完善其学习思路和过程。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改进策略
(一)明确分组标准,促进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
结合新课标提出的教育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前,应当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分组标准,以便帮助小组成员优势互补,在长期的合作中共同进步。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对不同模块的掌握程度以及个性特点、综合能力等因素入手来分组,先将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均匀分配在各个小组中,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分组细节,保证每组至少拥有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来协调工作,同时考虑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感情等,由此使他们在和谐、互助的氛围中更加高效地开展探究活动,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有效性。
(二)落实教学任务,切实发挥合作学习的实效
在使用合作学习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应用该种模式,同时布置明確的任务来保证学生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该种教学模式流于形式,由此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在讲解课本中的重难点内容时要求学生合作探究,以此不断激活他们的思维,或是在讲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时鼓励学生在组内讨论,通过分享各自的观点获得更多灵感,还可以将整节课交到学生手中,鼓励他们按照既定的学习流程和内容进行合作探究,最终不断发挥该种授课模式的实效,推动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三)活用新型教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也要适当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便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来出示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合作,也可以借助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督促学生进行针对性合作,还可以运用趣味性绘本让学生进行合作阅读,通过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掌握相关的汉字、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效。
(四)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教学评价的形式内容
当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给出全面、综合的评语,以便辅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缺陷,然后进行改良和调整,同时掌握更多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和技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而不断增强其学习质量。此时,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对每个小组的总体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使学生明确本组的疏漏之处,然后通过对照反思优化学习思路,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进行点评,以培优补差的方式完善他们的学习过程,继而不断巩固合作学习教学成果。
三、 结束语
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是为了辅助教师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进一步锻炼和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明确育人的方向和目标,合理、高效地使用合作学习模式来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注重教学反思和总结,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采用各种优质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切实发挥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价值,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芳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2016(14).
[2]王巧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弊端与改进措施[J].新课程,2016(3).
[3]王素梅.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效性[J].好家长,2017(41).
作者简介:
彭亮,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现状及策略
近年来,合作学习模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且其操作比较简便,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十分可观,有利于辅助教师和学生高效地完成课程任务。但是由于理论和实践的差异,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该种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急需他们采用更为有效的策略来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现状
(一)分组标准不合理导致小组构成不科学
合理的分组是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的前提,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时,很少有意识地制定一套合理的分组标准,而是采用就近组合的原则要求学生联系前后桌形成小组阵营,然后开展相关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此一来,每个小组的综合学习水平就会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组内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也无法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以至于合作学习的过程会显得更加吃力,反而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过于追求形式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实效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且只有在特定的场景才能发挥实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然而从目前来看,一些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形式创新,常常喜欢将小组合作活动穿插于各个授课环节,忽视了教学的实际需求,也没有考虑合作内容的难易度以及合作时间等因素,导致学生们的讨论学习过程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真正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三)合作学习模式没有结合其他教学手段
教学是一种灵活的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过程,单单依靠某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要想使合作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更加高效地应用,小学教师需要将其与其他有效的授课方法相结合,以便实现强强联手,进一步增强授课质量。但是,很多老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指导学生学习时,都只是单纯地遵循该种模式的操作流程,没有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来融入一些必要的方法策略,很容易使学生对该种学习模式产生刻板印象,继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的侧重点和手段缺乏有效性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往往离不开教学评价,可是在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为了照顾教学进度、节省授课时间,经常会弱化教学评价的地位,要么直接跳过这一环节,要么以笼统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个总结性的点评,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没有辅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反思,不利于完善其学习思路和过程。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改进策略
(一)明确分组标准,促进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
结合新课标提出的教育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前,应当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分组标准,以便帮助小组成员优势互补,在长期的合作中共同进步。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对不同模块的掌握程度以及个性特点、综合能力等因素入手来分组,先将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均匀分配在各个小组中,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分组细节,保证每组至少拥有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来协调工作,同时考虑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感情等,由此使他们在和谐、互助的氛围中更加高效地开展探究活动,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有效性。
(二)落实教学任务,切实发挥合作学习的实效
在使用合作学习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应用该种模式,同时布置明確的任务来保证学生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该种教学模式流于形式,由此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在讲解课本中的重难点内容时要求学生合作探究,以此不断激活他们的思维,或是在讲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时鼓励学生在组内讨论,通过分享各自的观点获得更多灵感,还可以将整节课交到学生手中,鼓励他们按照既定的学习流程和内容进行合作探究,最终不断发挥该种授课模式的实效,推动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三)活用新型教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也要适当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便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来出示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合作,也可以借助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督促学生进行针对性合作,还可以运用趣味性绘本让学生进行合作阅读,通过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掌握相关的汉字、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效。
(四)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教学评价的形式内容
当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给出全面、综合的评语,以便辅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缺陷,然后进行改良和调整,同时掌握更多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和技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而不断增强其学习质量。此时,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对每个小组的总体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使学生明确本组的疏漏之处,然后通过对照反思优化学习思路,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进行点评,以培优补差的方式完善他们的学习过程,继而不断巩固合作学习教学成果。
三、 结束语
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是为了辅助教师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进一步锻炼和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明确育人的方向和目标,合理、高效地使用合作学习模式来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注重教学反思和总结,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采用各种优质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切实发挥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价值,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芳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2016(14).
[2]王巧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弊端与改进措施[J].新课程,2016(3).
[3]王素梅.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效性[J].好家长,2017(41).
作者简介:
彭亮,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