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物理课堂为物理学堂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rjsd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与创造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笔者认为应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那就是要做到四个“真”.
  1真喜爱物理——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在教学中, 我们发现越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就越乐于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实践,学得就更深刻、更透彻.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喜爱物理是我们每个物理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真喜爱物理,要让学生爱上老师.首先,要和学生建立起学习上的伙伴关系.放下教师的架子,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其感受,和学生打成一片,取得学生的信赖;其次,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多几份赏识.教师的眼光不能总留在好学生身上,总提问、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更要倾心关注和悉心指导(如课上让他们回答简单问题、课后帮助辅导、经常表扬他们的闪光点等);第三,要注重讲课艺术.课堂教学力求生动、幽默,让学生学得轻松,才能增强亲合力;第四,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要经常找学生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只有让学生赏识你,学生才会走近你、接纳你.让学生由喜欢你的人到喜欢你的课,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
  真喜爱物理,要让学生爱上物理本身.首先,要上好初中物理第一课,让学生终身难忘.初中物理第一堂课,千万不能照本宣科,或是讲讲要求,必须让学生体会物理的神奇,进而爱上物理这门课.我们可以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物理自身魅力,也可以做几个新奇实验来抓住学生心魄,如:从倒置的漏斗口向下吹气反能吸住乒乓球、煮不死的鱼等;其次,让学生觉得物理有用,生活中处处皆物理.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及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以引起对物理知识的渴望,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的一个个现象,学生自然会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第三,要做实验而不是讲实验.就目前而言,部分物理老师认为课堂上做实验效率低,而讲实验能解决考试的问题,这是典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实验结果轻探究过程的做法,长期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因此,要让学生喜爱物理,就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验.
  2真主动参与——想学
  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想学了,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1课前要适当布置任务
  要将物理课堂演绎得生动,必须补充一定的科技信息、小实验.如果这些内容只由老师搜集、制作,再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就会出现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果就差了.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前适当布置任务,人人动手动脑准备,利用身边的物品作为课堂教学器材,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去查找相关信息,增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
  2.2课堂环境要宽松和谐
  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摆正位置,尊重学生,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偏离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拉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更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中断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教师争论.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特别是基础差、性格内向的学生,要以温和的态度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采取适当的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这样他们的思维才会更活跃,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才更高涨.
  2.3情境创设要新奇巧妙
  创设情境要从“贴近学生生活、围绕学习目的”的角度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从而激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创设情境的方法一般有:设疑导入、故事导入、图景导入、实验导入等等.例如,在讲运动的相对性时,可以引用古诗:“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运用多媒体配上画面,引导学生分析出第二句是以船为参照物,第三句是选岸为参照物.这样直观生动、形象化的情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趣味盎然.
  3真合作探究——会学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物理课堂必须让每个学生真正“会动手、能探究”.
  3.1探究的器材多样性
  合作探究学习需要一定客观条件的支撑,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实验器材,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主动探究的意识.比如:《压强》一节中,“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用钉子做腿的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装有沙的容器等,各小组自选器材探究,交流后会发现:选择的器材不同,均可以达到探究目的.
  3.2探究的内容广泛性
  探究活动的内容可以是教材指定的内容,也可以是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本地条件和学生实际设计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例如,调查研究、科学论文、实验制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等等.如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的资料撰写探究小论文,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科学技术及社会问题.
  3.3探究的时间充足性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自由地思考,让学生在亲自体验和创新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此外,探究活动还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如学过声现象后让学生课后探究怎样减弱学校教学楼周围的噪声.
  4真应用生活——享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知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要善于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
  4.1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中的物理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我们的课堂,这样的学习就会感到亲切,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就必须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注重激发学生生活经验与科学实际的矛盾,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使物理学习变得更主动具体、生动直观.
  4.2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生活,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会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如物理教材上的“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 “STS材料”)引导学生制作小发明(如指导他们做水瓶琴、针孔照相机、水果电池、指南针、电动机等),鼓励学生阅读科普读物,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秘密感,又可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4.3试题取材要立足于生活实际
  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摒弃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试题的取材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现实生活的实例中进行考查,可拉近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的应用价值.如以辽宁舰、神八飞船等为背景出题,就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也让学生真正觉得物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
  总之,促使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措施是多方面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促进者,必须改变传统教学“重教法、轻学法”的弊端,提倡“学在前,教在后”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把物理课堂变为学堂,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让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才能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其他文献
高中地理是一门集知识理解与综合分析于一体的学科,我们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应当探究更适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课程.教师要时刻注重知识点的分析,并
新《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物理”.创设情境是以研究学生心理着眼,从创设学生最佳心理状态着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各种方式适时创设有效的物理情境,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使认知活动达到最优化,课堂效益达到最大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创造这种最佳情境,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引入新课时创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应该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摩擦力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而且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真是扑朔迷离,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好教材,改变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学习的问题所在,激励学生,优化教学环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对照科学八年级上的新旧版教科书,在第一章的第二节《水的组成》中有这样的差别:在第二版中提到,如果在水中通直流电,水能变成其他物质吗?这时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呢?而在第三版中则改为:如果在水中通直流电,这时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呢?水会变成其他物质吗?这个变动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教材的编者注意到设置问题的顺序,先观察实验,后下结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渗透实验教学的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是否能对每个问
实现我国农村和农业新世纪的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
都说高中物理难学,实践经验表明,高中物理之所以难学,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策略上有所欠缺,导致学习未能切入到物理规律本质,笔者认为,我们在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应注重学习策略的引导,帮助学生有效提升物理学习的品质.  1高中物理学习策略概述  学习策略是信息加工的具体方法,里格尼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取、保存与提取知识和作业的各种操作与程序.”比如,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和听课过程中,划
工业化时代的教师教育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批量培训教师,重视的是培训内容的同一性、培训过程的同质性,同时也要求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严格的管控。知识经济时代,强调教师专业发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更要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以境激趣、以趣导学,这样,才能充分唤起学生的精神反应,收获更佳的教学实效.笔者以《探究熔丝熔断的原因》一课的教学为案例,谈谈如何贯彻上述教学意图.  《探究熔丝熔断的原因》是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中的一节活动内容,是家庭电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内容分三部分:一是熔丝熔断的原因;二是熔丝的特性;三是熔丝的选择.
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央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由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范围,助学贷款对象也由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扩大至研究生,这对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学子们来说不啻是一个巨大福
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习者学会做事,具有广博精深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扎实全面的运用知识的技能,更应使其学会如何成“人”,如何做人。这是人们赋予教育的崇高理想。因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