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吕叔湘先生指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拿汉语和英语比较,汉语的特点和英语的特点都显出来了。这种比较研究,对于教学很有用。”潘文国也指出:“由于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重大差别,两者更适合进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在实践层面,对此语言学对诸如语言教学和语际翻译的指导作用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英汉语对比研究内容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从表面上看,汉英比较似乎缺乏内在联系基础,但汉语和英语均有分析型语言的特点。两者基本句型的构架大体一致,文字表达顺序方面相似性甚多,这是我们进行汉英语言比较的基础。英汉语对比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语音对比、词汇对比、语法对比、篇章对比、语用对比、文化对比。为了便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对比语言学的具体知识,本文列举英汉语对比研究中语音体系和词汇体系这两大类的内容和实例。
(一)语音对比
1.音位的对比。
主要表现在英语元音与辅音的对立发音、英汉元音、辅音(包括清浊音、磨擦音)的比较上。英语的音位区别特征足以区别词义。学生如果对英语的音位区别不敏感,就会将它们与汉语中的某些发音混淆起来。例如,把lack读成like,把sad读成side等。
2.音节结构的对比。
主要比较音位结合、音节结构类型,如以辅音结尾的词、英语中的舌侧爆破音、鼻腔爆破音等。例如,英语中音位结合较自由,音节结构类型大,而汉语音节结构类型少;英语音节辅音多于元音,而且有辅音群,在词首或词尾都可能有两三个辅音接连出现,而汉语元音占优势,辅音少。所以,学生往往在英语辅英群中加入元音,如:将glass读成[ga?謖la:s],clean读成[ks?謖li:n]等。
3.声调、语调的对比。
英语单词没有固定的声调,词的音调升降起伏比较自由,音高变化幅度大,语句中的词受语调支配,用不同的语调表达说话人的不同态度、感情和意图。与之相反,汉语每个字都有固定声调,整个词句调子起伏、升降幅度不大,音高变化的音域不宽。所以,学生在进行英语会话和朗读时,语调往往比较平淡,该升的地方不升,该降的地方不降,听起来比较生硬。
4.重音对比。
英、汉语都有词重音和句重音的分别。英语的词重音有区别于词义的作用,许多拼写相同、读音也几乎相同的多音节词,就靠重音的位置来区别词义或词类。汉语是靠声调而不是重音来区别词义,汉语中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强弱对比不明显。因此,学生对声调敏感,而忽视词重音,在读多音节词时轻重对比不明显。英、汉语在句重音上有很大的共性,但学生在朗读和会话时常犯的毛病是不注意词的弱读式读音,把每个词、每个音节都读得一样重、一样的清楚,使英语失去了应有的韵律感。
5.节奏的对比。
英、汉语的节奏表面手段不同。英语是一种以“重音计时”(stress-timed)的语言,而汉语是以“音节计时”(syllable-timed)的语言。英、汉语音的比较还可以扩展到对不同文体的表达技巧的分析比较上。英汉语音体系的比较会帮助师生尽快报摆脱“中国式”的英语发音,这样语音就不会成为影响学生的听力理解的障碍,有利于提高交际的效度。
(二)词汇对比
英、汉语的词类大体相同,但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语中没有冠词。英、汉语相同词类在形式、用法上有很大区别,如英语名词有数、格、性等变化,而汉语中没有。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英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感叹词的异同,以及英语冠词和汉语量词的用法。为了增加词汇教学的文化性与趣味性,本文归纳了英、汉词汇的一些差异。
1.词义宽窄不同。
有些汉语的词义较英语宽。
2.表达同一事物的角度、方法不同。
在英语的idiom与汉语的成语中,这种差异表现得更明显。
3.词的搭配习惯不同。
例如,英语中常有名词作定语修饰词的用法,但这种搭配翻译成汉语时,需要补入汉语动词,以使意义明确。
二、对比语言学对英语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比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英语教学需求的推动,对比语言学的每一项新成果又推动了英语教学前进的步伐。对比语言学的成果对英语教学具有如下特殊的意义:
(一)可在英语教学中综合开发利用。
(二)可成为在教学中与母语“干扰”作斗争的有效武器。
(三)可作为预测和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的指南。
(四)可以是大纲制定、教材编写和各课时确定重、难点的语言学依据。
(五)可作为课堂讲练的一种教学手段。
因此,英汉对比语言学对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英汉对比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英语教师要利用英语专业的优势,从本质上掌握语言学理论,并且以科学的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试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三、对英语教师的几点建议
(一)英语教师应掌握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在充分考虑母语特点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预见因母语干扰而产生问题的能力,能准确判断其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二)英语教师应根据对比语言学的成果,确定课堂上“精讲多练”的布局,在讲的环节上要“少而精”。应依据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对比语言学的知识运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上,使学生较快地形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英语教师应同时提高自己的母语与英语水平,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只有自身具备了较强的语言领悟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师才能恰当地处理好在英语教学中母语与外语无法回避和割裂的重要关系。
四、结语
总之,对比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时刻了解学习者的需要,寻求对其适用的和有价值的语言学理论,兼取各家所长,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文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中国外语,2006,(6).
[2]明媚.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与英汉对比语言学.科技资讯,2006,(22).
[3]黄中习.中国外语教师与英汉对比语言学.社科纵横,2006,(6).
吕叔湘先生指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拿汉语和英语比较,汉语的特点和英语的特点都显出来了。这种比较研究,对于教学很有用。”潘文国也指出:“由于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重大差别,两者更适合进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在实践层面,对此语言学对诸如语言教学和语际翻译的指导作用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英汉语对比研究内容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从表面上看,汉英比较似乎缺乏内在联系基础,但汉语和英语均有分析型语言的特点。两者基本句型的构架大体一致,文字表达顺序方面相似性甚多,这是我们进行汉英语言比较的基础。英汉语对比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语音对比、词汇对比、语法对比、篇章对比、语用对比、文化对比。为了便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对比语言学的具体知识,本文列举英汉语对比研究中语音体系和词汇体系这两大类的内容和实例。
(一)语音对比
1.音位的对比。
主要表现在英语元音与辅音的对立发音、英汉元音、辅音(包括清浊音、磨擦音)的比较上。英语的音位区别特征足以区别词义。学生如果对英语的音位区别不敏感,就会将它们与汉语中的某些发音混淆起来。例如,把lack读成like,把sad读成side等。
2.音节结构的对比。
主要比较音位结合、音节结构类型,如以辅音结尾的词、英语中的舌侧爆破音、鼻腔爆破音等。例如,英语中音位结合较自由,音节结构类型大,而汉语音节结构类型少;英语音节辅音多于元音,而且有辅音群,在词首或词尾都可能有两三个辅音接连出现,而汉语元音占优势,辅音少。所以,学生往往在英语辅英群中加入元音,如:将glass读成[ga?謖la:s],clean读成[ks?謖li:n]等。
3.声调、语调的对比。
英语单词没有固定的声调,词的音调升降起伏比较自由,音高变化幅度大,语句中的词受语调支配,用不同的语调表达说话人的不同态度、感情和意图。与之相反,汉语每个字都有固定声调,整个词句调子起伏、升降幅度不大,音高变化的音域不宽。所以,学生在进行英语会话和朗读时,语调往往比较平淡,该升的地方不升,该降的地方不降,听起来比较生硬。
4.重音对比。
英、汉语都有词重音和句重音的分别。英语的词重音有区别于词义的作用,许多拼写相同、读音也几乎相同的多音节词,就靠重音的位置来区别词义或词类。汉语是靠声调而不是重音来区别词义,汉语中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强弱对比不明显。因此,学生对声调敏感,而忽视词重音,在读多音节词时轻重对比不明显。英、汉语在句重音上有很大的共性,但学生在朗读和会话时常犯的毛病是不注意词的弱读式读音,把每个词、每个音节都读得一样重、一样的清楚,使英语失去了应有的韵律感。
5.节奏的对比。
英、汉语的节奏表面手段不同。英语是一种以“重音计时”(stress-timed)的语言,而汉语是以“音节计时”(syllable-timed)的语言。英、汉语音的比较还可以扩展到对不同文体的表达技巧的分析比较上。英汉语音体系的比较会帮助师生尽快报摆脱“中国式”的英语发音,这样语音就不会成为影响学生的听力理解的障碍,有利于提高交际的效度。
(二)词汇对比
英、汉语的词类大体相同,但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语中没有冠词。英、汉语相同词类在形式、用法上有很大区别,如英语名词有数、格、性等变化,而汉语中没有。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英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感叹词的异同,以及英语冠词和汉语量词的用法。为了增加词汇教学的文化性与趣味性,本文归纳了英、汉词汇的一些差异。
1.词义宽窄不同。
有些汉语的词义较英语宽。
2.表达同一事物的角度、方法不同。
在英语的idiom与汉语的成语中,这种差异表现得更明显。
3.词的搭配习惯不同。
例如,英语中常有名词作定语修饰词的用法,但这种搭配翻译成汉语时,需要补入汉语动词,以使意义明确。
二、对比语言学对英语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比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英语教学需求的推动,对比语言学的每一项新成果又推动了英语教学前进的步伐。对比语言学的成果对英语教学具有如下特殊的意义:
(一)可在英语教学中综合开发利用。
(二)可成为在教学中与母语“干扰”作斗争的有效武器。
(三)可作为预测和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的指南。
(四)可以是大纲制定、教材编写和各课时确定重、难点的语言学依据。
(五)可作为课堂讲练的一种教学手段。
因此,英汉对比语言学对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英汉对比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英语教师要利用英语专业的优势,从本质上掌握语言学理论,并且以科学的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试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三、对英语教师的几点建议
(一)英语教师应掌握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在充分考虑母语特点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预见因母语干扰而产生问题的能力,能准确判断其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二)英语教师应根据对比语言学的成果,确定课堂上“精讲多练”的布局,在讲的环节上要“少而精”。应依据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对比语言学的知识运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上,使学生较快地形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英语教师应同时提高自己的母语与英语水平,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只有自身具备了较强的语言领悟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师才能恰当地处理好在英语教学中母语与外语无法回避和割裂的重要关系。
四、结语
总之,对比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时刻了解学习者的需要,寻求对其适用的和有价值的语言学理论,兼取各家所长,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文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中国外语,2006,(6).
[2]明媚.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与英汉对比语言学.科技资讯,2006,(22).
[3]黄中习.中国外语教师与英汉对比语言学.社科纵横,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