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凝胶法制备直通孔Al2O3陶瓷及负载BiOI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陶瓷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比表面积大等优异特性,在化工、催化剂载体、水处理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文采用海藻酸钠凝胶法制备了直通孔氧化铝多孔陶瓷,通过调控固相质量分数含量(10%,15%,20%,25%,30%)、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含量(1.5%,2%,2.5%,3%)、氯化钙浓度(1.5,2,2.5,3 mol/L)、烧结温度(1250,1300,1350,1400℃)来探究对直通孔陶瓷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在氧化铝陶瓷表面负载碘氧化铋进行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采用XRD、SEM、光催化活性评价等测试手段表征得到的样品.在120 min时降解效率为100%.
其他文献
为解决地铁车站施工中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之间交汇处围护结构的拆除问题,以某地铁车站为例,对其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之间交汇处围护结构拆除施工工艺进行分析,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并对方案实施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加以总结,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长期以来,机械加工行业进口数控机床用润滑油绝大多数企业按说明书推荐选用价格昂贵的进口油.为实现降本增效,在保证质量的进行国产化替代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分析数控机床的工况,并对数控机床用油国产替代试验方案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众多机械加工行业用户及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大型煤矿实现瓦斯管理的无人化、智能化、智慧化是矿山生产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的能源战略决策部署要求.传统煤矿瓦斯检查管理方式存在假检、漏检、纸质材料保存困难、救援不力等诸多弊端,煤矿企业需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管理升级.5G网络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网络容量等各大优势与大型煤矿瓦斯管理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的要求均无缝对接.探讨了未来大型煤矿瓦斯管理将会经历5G+人工+传感器,5G+机器人,5G+物物互联、智能交互3个发展阶段.5G+人工+传感器阶段的智能终端可对巷道进行精准场景定位并根据场景要求智能检测各项参数
强夯置换主要用于既有软弱地基的加固,在分层建造以高含水量黏土为主要填料的高填方地基方面尚无工程先例.依托布拖(建昌)±800 kV换流站工程,以现场试验为主要手段,研究了采用强夯置换技术建造高含水量黏土填方地基的填筑方式、处理效果和关键强夯工艺参数等.研究表明:采用强夯能级3000 kN·m、填筑厚度4 m、直接堆填方案(试验A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变形模量分别可达148 kPa、10.9 MPa,置换墩全着底;采用强夯能级3000 kN·m、填筑厚度4.5 m、互层堆填方案(试验B区),复合地基承
以山西大同某矿北翼采区1303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现场调研、实验室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1303工作面回采过空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工作面煤壁超前支承应力影响范围为39.2 m,空巷侧向支承应力影响范围为9.6 m,当煤柱宽度L<48.8 m时支承应力开始出现叠加现象;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当煤柱宽度L从50 m减小至10 m时,峰值应力保持持续增加,且在煤柱宽度L=10 m时峰值应力最大,为临界屈服煤柱宽度;当煤柱宽度L<10 m时,煤柱由临界屈服向完全屈服状态转变,且峰值应
针对不同标准中抗浮锚杆计算公式不协调的现状,分析了不同标准所采用的设计方法,指出了有关标准中作用效应与抗力不匹配的问题.通过对比不同标准中锚固段长度和锚杆截面积计算公式的差异,并采用统一公式对其进行改写换算,分析了不同标准中抗浮锚杆工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抗浮锚杆工程安全性较高,而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安全性偏低.
水体微塑料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深、潜在危害大,已引起较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关于水体微塑料的去除技术已有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全方面的综述报道.介绍了水体微塑料的污染现状,重点归纳阐述了水体微塑料的去除技术.常见的水体微塑料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物化法(高级氧化法、絮凝沉降法)、物理法(格栅截留法、高级过滤法)和协同去除法.其中,絮凝沉降法、过滤法和协同去除法对水体微塑料的去除效率较高.最后,针对实际水体微塑料稳定性较强、难以彻底去除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发展建议,认为高级氧化技术发展潜力大,各种技术
基于VB12代谢过程能量流、物质流分析,针对性地增强了尿卟啉原III代谢流向,并结合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对主要易得的关键代谢物质进行配方优化,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方案设计及数据分析,得出谷氨酸和小肽蛋白为重要模型项,之后结合成本核算得出现阶段最优配方解,成功在小试实验中使发酵单位提高了16.3%,之后成功进行了中试放大实验,连续3批放大实验中的平均单位较该中试罐1~6月份同罐批平均单位提高了6.39%.
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能源相关的问题,开发功能材料将CO2转化为有用的化工产品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金属有机框架(MOFs)由于具有结构多样、比表面积高、孔环境易修饰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气体吸附和催化转化等领域的研究,并展现出极具潜力的应用价值.鉴于此,本文选用碱性基团(-NH2)修饰的吡嗪配体,制备了一例新型的Co6 O6簇基MOFs(DZU-1),并通过单晶衍射解析了该MOF的结构.气体吸附和催化测试结果显示,DZU-1在室温下的CO2吸附量为36.8 cm3·g-1,并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治疗偏头痛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得川芎化学成分,其中OB≥30%,DL≥0.18.用Chemicalbook和Pubchem下载各成分的2D结构,随后使用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化学成分靶点.使用Gene Cards、TTD数据库获取偏头痛相关靶点,并使用Venny2.1.0进行川芎化学成分靶点与偏头痛靶点的交集靶点,用Cytoscape v3.8.0软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