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雄用和法治疗恶性血液病经验

来源 :吉林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q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志雄教授认为“阴平阳秘”“内外调和”则邪气不能侵,而恶性血液病多为气血、营卫、五脏等诸多不和导致正虚邪实,因而倡导以“和法”来进行治疗,使气血、营卫、五脏的偏盛、偏衰归于平复,本文对其临床使用“和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之发热、出血、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带瘤生存的相关经验与学术观点进行总结,以期为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慢性肾脏病病机错综复杂,往往本虚与标实并见。孙伟教授将慢性肾脏病的病机概括为“肾虚湿热(瘀)”,提出以补益肺肾,活血清利之法治疗慢性肾病,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论述了肺肾相依的生理特点,介绍了孙师从“金水相生,肺肾同治”角度论治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经验,并从肺肠肾轴、粘膜免疫等角度提出相关理论依据,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肺痿是一种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临床以虚热肺痿常见,其本质离不开内伤而呈现一派虚热之象。甘温除热法由李东垣始,是一种以性甘温药物治疗内伤发热的治则。通过对前者病因的整理和后者理论的探析,认为甘温补法在临床虚热肺痿的治疗中占有一定地位。
慢性咽炎多由五志过极、饮食劳倦、情志不舒等因素,引起相火妄动离位,客于咽喉而发病。本文以“相火相关理论”为依据,以“相火安位”为治疗目的,从清降心火,肃降肺气,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滋养肝肾,引火归元辨证论治,达到相火安位,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津液正常输布,慢性咽炎诸症痊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