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清粪工艺模式的综合比较分析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u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场清粪工艺不仅关系到用水、劳动和舍内环境,更关系到后续粪污的产生、处理和利用.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生产调研的方式对不同猪场清粪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包括常见的干清粪(人工、平刮、V刮)、水冲粪和水泡粪等,从技术特点、粪污处理效果、应用场景和对新型污染物的影响等方面对不同清粪工艺进行综合比较,并对清粪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基于畜禽生产-污染防治大协同、污水-废气-固废处理小协同目标,开展各畜禽养殖模式氨排放特征分析.研究发现:相同清粪方式下,机械通风封闭化圈舍氨排放速率要小于自然通风开放式圈舍,相同通风方式下,圈舍氨排放速率表现为水冲粪<干清粪<垫草垫料<水泡粪,各畜种肥水储存模式氨排放最大;通过养殖模式与减排技术的政策、规范协调性分析,发现圈舍封闭化+机械通风、堆肥发酵、厌氧发酵等养殖模式,低蛋白日粮、排风口处理、覆盖、密闭堆肥+废气处理、粪肥机械深施等控氨技术可作为畜牧业氨减排的方向.明确了氨减排模式与技术的对应关系,
为探究生物炭对发酵过程理化特性、水溶性有机物(DOM)组分以及重金属形态变化的影响机制,以猪粪和秸秆为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生物炭作为钝化材料开展好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发酵结束后生物炭添加量为0、5%、15%和25%处理的腐殖质类物质分别增加了22.69%、24.49%、25.32%和25.45%;各处理对重金属Cu、Zn、Pb、Cd的钝化效率分别为25.80%~47.00%、16.73%~31.34%、31.81%~57.68%和20.00%~71.47%,均使活性相对较高的吸附态向较为稳定的络合态和沉淀
在乡镇尺度厘清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撂荒耕地问题,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产GF-1号遥感影像,耦合撂荒耕地的影响因子及影像波谱信息,以撂荒耕地问题较为突出的四川省武胜县为案例区域,探索应用MaxEnt模型提取常年性、季节性撂荒耕地信息的潜力,揭示撂荒耕地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axEnt模型识别撂荒耕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9,混淆矩阵总精度大于80%,季节性撂荒耕地面积与统计年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受高程影响,常年性撂荒耕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超过3
堆肥是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但堆肥过程中碳氮损失会降低产品的农用价值并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堆肥过程中的污染气体排放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综述了堆肥原料类型、辅料类型、初始C/N、含水率和通风速率对畜禽粪便堆肥过程碳氮损失和温室气体(CH4、NH3、N2O)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48.7%的C和27.7%的N在堆肥过程中损失,其中CH4-C损失平均占初始总碳的0.5%,NH3-N和N2O-N损失分别占初始总氮的18.9%和1.1%.不同种类粪便堆肥碳氮损失差异明显,猪粪和鸡粪堆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牛粪
为探究南流江流域2000—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对2000—2019年南流江流域Landsat影像进行优化重构,并耦合植被绿度、湿度、地表温度、土壤干度等生态环境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对南流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9年南流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逐年好转的态势,RSEI均值从2000年的0.5434增长至2019年的0.6364;南流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面积变化主要以中等生态风险等级向良生态
为探索农业功能与景观形态的演变历程及其关系,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融合,理清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农业功能及景观形态的演变历程,本研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和景观格局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80—2018年,农业食品与原材料生产功能价值从20.81亿元下降到17.45亿元,休闲与文化功能价值从11.83亿元增长至13.92亿元,生态调节与保护功能价值从215.88亿元增长至217.96亿元.农业景观面积从2094233.94 hm2缩减到1753198.20 hm2,总斑块数从553
养殖粪肥还田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固体粪肥和液体粪肥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粪肥分类、标准及粪肥农田利用主要技术,重点分析了粪肥还田对农田土壤中有机质、氮、磷含量影响及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水平,概述了固体粪肥和液体粪肥还田的主要机械设备,并针对粪肥还田技术创新、监测体系、环境与安全风险和还田补贴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以2019年云南省畜禽养殖数据为基础,通过估算云南省畜禽粪污产生量,结合还田方式和土地利用形式评估了云南省畜禽粪污土地的消纳能力,并结合云南省有机肥生产现状和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需求,指出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方向.结果表明,调整种植结构可以增加土地对粪污直接还田的消纳能力;畜禽粪污堆肥还田可以进一步增加土地的消纳能力.云南省有机肥生产工艺水平较低,规范程度较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有机肥的工艺水平,是提高云南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云南省畜禽粪污堆肥化转化成有机肥的潜力空间约为3544万t,预计产值
清洁生产作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应用于畜牧业在为人类提供安全优质畜产品的同时,还可实现畜禽养殖粪污及其污染物的减排,减少畜牧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本文从饲料调配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综述了与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相关的清洁生产技术,说明采用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精准化调配饲料、选择易消化饲料原料、合理应用饲料添加剂、加强环境调控、强化粪污产生管理和优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措施能实现源头减排粪污及污染物的效果,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村庄是促进城乡发展的重要单元,厘清村庄发展潜力、合理划分村庄类型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本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基于多源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村庄发展潜力评价,并结合潜力评价结果、POI(兴趣点)数据核密度分析、引力模型划分村庄类型.结果表明:从化区村庄发展潜力整体上较好,但发展潜力分布不均衡,呈现西南强、东北弱的空间格局,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圈层结构;从化区村庄可划分为经济核心类村庄、集聚提升类村庄、相对稳定类村庄、规模控制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5类,数量占比分别为14.23%、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