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的育儿法则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aaaq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时代》是理查德·林克莱特编剧并执导的一部影片,由艾拉·科尔特兰、帕特丽夏·阿奎特和伊桑·霍克主演。影片用同一批演员,历时12年拍摄,讲述了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及其父母亲各个方面的变化。
  这部影片说的是一个离异家庭的故事,它没有讲婚姻的经营之道,但给出了离异家庭如何教育孩子的法则,大致是:鼓励追求个人幸福,让孩子没负疚感地快乐生活;与孩子相处时,有规律和原则可遵循;散婚姻,一定不要散交情。
  为了孩子,婚姻不将就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梅森的小男孩,从6岁起,他和姐姐萨曼莎就要被动地接受离婚妈妈的安排,不停地搬家去陌生的地方。影片没有直接介绍梅森父母相爱的经历,但从老梅森的讲述里能推断出两人在没有考虑成熟的情况下就做了两个孩子的父母。梅森的父亲生活散漫随性,没有固定的工作,开着一辆古董汽车。梅森的母亲却是一个严谨、有上进心的女人,当她发现两个人在生活中格格不入时,毅然选择了离婚,同时承担了两个孩子的抚养责任。
  梅森母亲一边工作一边求学,有时会带着假装生病的儿子去上课。梅森的第一任继父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大学教授,与他母亲在上课时相识。梅森姐弟俩与教授家的一双儿女年龄相仿,四个孩子相处得很融洽。但是好景不长,教授在家里与在外面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喜欢抱着肩膀专横地对孩子说话,态度粗暴野蛮,酗酒时砸摔东西、对家人施以暴力。做了母亲的女人有时真的很难,总会在不期望的某个时刻狼狈不堪,看不清未来……因为不想用默默承受去换取和平的假象,梅森的母亲再次决然地选择逃离。这是她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长痛不如短痛,隐忍换不来孩子真正的幸福。于是,孩子们就不得不跟着她再次颠沛流离,再次去面对陌生的生活……在中国家庭里,很多父母在为了孩子将就着婚姻,敏感的孩子能感受到家长的憔悴、隐性的抱怨和假恩爱。为孩子而活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没长成理想中期待的样子,强大的失落感会让他们感到整个世界都坍塌了,会抱怨是孩子毁掉了自己的一辈子。
  但梅森的母亲并非如此,她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争取主动地生活,当新的男朋友出现时,她又义无反顾地结婚了。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第二任继父是梅森爱好强而有力的支持者,他让梅森在摄影方面的才华得以保护与淋漓尽致地发挥。夫妻两人不仅给了孩子们一个温暖而安全的家,而且还身体力行教给他们成长所需的自律与上进。
  亲子相处之道:理解、信任、平等
  这部影片真切地描写了两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细节,其中关于教育方式的许多情景引人深思。总结起来就是:教育孩子其实有规律可循——理解、信任和平等。
  理解。梅森曾被第一任继父拉去理发,剪了个近乎光头的发型。母亲知道后,没有替继父辩解,面对孩子的痛苦,她选择了“理解”这个法宝。她对梅森说:“如果是我,我也会难过。”母亲的理解给了梅森面对同学奇怪眼神的力量,同时也让他度过了继父不公平对待所带来的心理危机。
  信任。电影中,梅森的姐姐萨曼莎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孩。母亲的再次离婚让她不得不又去适应新学校。为此,她大发脾气。面对女儿的指责,母亲没有回避,而是直接道出了自己的烦恼:如果一个酒鬼抓着你的头发去撞墙,你会怎么办呢?这位母亲之所以如此坦率,是因为她相信女儿会理解并能帮她分担烦恼。也正是母亲的这种坦率与诚恳,让个性很强的萨曼莎在冲突之后表现出了对母亲的支持和友好。
  “信任”是对青春期孩子最好的尊重与呵护。如果说青春期的孩子难教育,很逆反,那是因为家长想控制造成的;如果说青春期的孩子自私,只顾考虑自己的感受,那是家长舍不得让孩子替自己分担责任,给自己找的麻烦。
  平等。说到梅森的父亲,虽然一开始他显得那么不靠谱,但在与子女沟通上的确还是有一套办法的。每逢周末和暑假,他都会带孩子们去看球、玩音乐、学射击……对于很多中国父母感觉难以启齿的“性教育话题”,这位父亲也采取了开放式交流的办法。当从社交网络上看到女儿交了男朋友以后,作为父亲,他严肃地提醒女儿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同时又以朋友的身份告诉她如何保护自己。同样,梅森高中毕业和女朋友分手后,父亲告诉他如何看待恋爱、如何选择自己的伴侣以及如何从一段失败的感情中摆脱出来。这些镜头传递的信息是:他们看似在闲聊,其实教育已经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和谐自然。
  “平等”是家长与孩子间沟通最基本通道。试想如果家长高高在上地与孩子沟通时,只能是将自己的思想从上往下灌,而处于低势的孩子,根本没法向上输送自己的想法。所以,与孩子沟通有障碍的家长,可以检查一下自己与孩子相处时的位置关系。
  散婚姻,未必散交情
  很多离异的父母都在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情感,可是为什么总是做不好呢?他们会谈到自己的难处,其实电影里的家长也不容易,不过,他们有一点值得学习,就是离异后双方依然保持友好关系。
  梅森18岁的时候,母亲和第二任继父为他开了个生日派对,邀请来了他的亲生父亲和继母,还有梅森的叔叔。母亲、父亲、叔叔依次对梅森说了祝福的话,温馨的画面,让人觉得梅森与姐姐的成长里没有缺憾。也的确如此,当年少不更事的父亲也已到中年,他对梅森母亲说了感激的话,感激她为孩子多年的付出与所尽的责任。梅森的外婆与梅森的继母友好地交谈,她们并不陌生,在梅森姐姐的成人礼上就见过面。这样的相见,没有我们想象里的尴尬。也许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离异的中国父母很难做到像他们那样的毫无嫌隙和大度。但是,为了共同的孩子,离异双方友好相处或许是消弭破碎婚姻对孩子负面影响的最好办法——散了婚姻,未必散交情。
  这部影片以慌乱的离婚为开场,又以喜剧形式来结局,其中梅森叔叔的祝福可以说是影片的点睛之笔,他说:梅森,祝贺你!18岁,异性恋……真的如此,一个孩子能享受到父母甚至更多人的爱,身心健康地成长到18岁,的确是件值得祝贺与令人喜悦的事情。
其他文献
“老师,你在哪所学校教书?”一下课,一个上课没有举手,也没有回答问题的小男孩走到我身边怯生生地对我说。  我边收拾东西边打量他。孩子个儿不高,偏瘦,皮肤有点黑,神情上浮着几份羞涩,想贴近我但又不够自信。这时又有几个孩子围了过来,似乎是约好一起等我回答一样,但其实,后来的那几个孩子根本就不知道几秒钟前我跟他之间发生了什么,只是和他一起,静静地看着我收拾东西。  我觉得我应该很正式地回答他的问题。于是
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示范,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减少农药使用,降低能源物资消耗,改善土壤质地,缓解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严重的问题,从而彻底告别传统农业低效高耗高污染的模式,走向绿色崛起的未来。(编辑/余风)
丽塔的货架上有一些东西放错地方了,小朋友请帮她整理一下,在每一组中和其他物品不一样的东西上打“×”吧。
摘要:变革的时代使启蒙成为社会关注的主流话语,而呼吁启蒙的根本诉求是要破除传统文化范式对新时代发展的束缚,形成社会新的精神认同。启蒙任务的达成不仅要倚重新的精神理念,更需要一定的媒介投入到启蒙实践中。作为承担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塑造受众健康人格重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应当是文化启蒙实践中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功能预期、过程机制等环节的理论建构和实践预设处处蕴含着启蒙的维度,文化启蒙是思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年尾岁末日寸,当我们回头理顺一年来发生的大事小情时,如果想在经历了那么多千头万绪的事儿中分出主次,有那么一刹那间,头脑会有些卡,但稍作思考,总会有那么几桩事情挤在最前面。好吧!就是它们了。因为:它们让我们的心灵震颤,带给我们痛苦的思考,给了我们最大限度的启迪和感悟……因此,在2017年纷纭的家庭教育事件中,择取了下面這几个话题,重温和解读,以期更多家长从中汲取家庭教育经
消防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生命财产安全,现在让我们一起到贵州消防教育馆,体验生死紧迫,感悟泰山之责。  贵州消防教育馆隶属于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设有互动体验区和陈列展示区。互动体验区有结绳训练、高空自救、心肺复苏、地震体验、电器试验、虚拟灭火、隐患查找、知识抢答、模拟报警、火场逃生等10个体验模块,在这里你可以亲历火灾报警、灭火战斗的惊险过程,体验生死时速的紧迫,从而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防自救
曹操身世之迷:非曹参后代亦非夏侯氏抱养  2009年,河南安阳对外宣布发现曹操墓,此消息一出即引发轰动,亦引发争议。随后,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宣布,拟用DNA技术开展对曹操家族DNA的研究。  曹操本是生活在2000年前的历史人物,寻找他的DNA似乎遥不可及。课题随即开始另辟蹊径:用现在人的基因反推曹操的基因,从而破解曹操的身世之迷。  要将曹操后人与2000年前的曹操进行“亲子鉴定”,首先需
胡氏贵州龙的发现者  胡承志先生(1917.8.23 -2018.4.12)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学家。作为中国地质事业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发端、发展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者,他参与了“北京猿人”头盖骨的第一代研究和复制品的制作,也是“北京猿人”头盖骨的最后目击者;研究命名了著名的“元谋人”和“巨型山东龙”;发现了“胡氏贵州龙”,为中国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学发展做出了突
“小D,过来穿鞋。”  “不要!”  “你必须过来,我们要出门。”  “出门干什么啊?”  “我们要去买菜。”  过来后,她自己会把袜子拿出来,然后尝试穿上,边穿边自言自语:“拿出来,套上去,完成!”这些话都是平时我给她穿鞋时说的。  这是我和小D的日常对话,每天我们之间可以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对话,为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谈到语言启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读绘本?听儿歌?那我就来和大家说说比这些都
近日,连看两遍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感触颇多,尤其是好多家长面对顽皮叛逆孩子束手无策,我觉得从这部影片中可以获得很多启发。虽说这是一部描述老师教育的电影,但马修老师对待叛逆孩子的态度和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家庭教育。  马修是一个失意的音乐家,他来到了这座被称作“池塘之底”的辅育院当学监。这里的学生几乎全是连父母都管教不了的孩子,他们自私、任性、刁蛮,喜欢搞恶作剧。校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