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波 浙江联盟企业开拓者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前,他借了300块钱,倒腾东西,摆地摊;
  1991年,他征地建厂,填补了义乌印染行业企业空白,创造了义乌乡镇企业发展新模式;
  1997年,在印染行业混乱时期,在义乌率先倡导建立印染企业联盟,开启了浙江联盟企业的先河;
  如今,他带领他的企业一度发展成为资产过亿,在行业内处于龙头地位的知名企业;
  他,就是浙江省义乌市政协委员杨小波,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就在义乌这一市场经济发展的福地,他完成了自身和企业的蜕变。
  
  机遇造就传奇
  
  杨小波,出生于浙江义乌市稠城镇柳三村,他16岁就投入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向别人借了300块钱,他就毅然加入了义乌早期经商的队伍,把义乌的新工艺产品、服装,拿到外地市场销售(摆地摊)。当时,是一个商品奇缺,市场处于“饥饿”时期,什么东西都不够卖,义乌也很难拿到所需求的产品,于是杨小波就先到外地市场去经营。当他掘到了第一桶金后,又回到义乌做生意,从事新的服装加工模式(也就是当时前店后厂式加工)。随着义乌市场的不断成熟,针织内衣产业的发展,杨小波深感小打小闹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原始资本的积累,他决定再创一番事业。
  1991年,杨小波投资120万元,征地20亩,创办了义乌第一家针织面料染色企业——义乌市福利染色厂,从土地征用到企业投产,仅用了4个月时间。而且当年投资当年就生产,当年就收回成本,首创了义乌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填补了义乌印染行业企业的空白,得到了义乌市政府、乡镇企业局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创造了义乌市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并迅速发展成为义乌36家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杨小波的传奇经历和成功,在当地很快传遍开来。“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农民的我,当初借钱起家,还能自己开办工厂,当起老板来了。”杨小波回忆起往事,不禁高兴地笑出声来。
  
  “哪跌倒的哪爬起来”
  
  1997年,杨小波的福利染色厂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他却不甘于现状。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杨小波开始四处寻找投资机会,因此“把印染的钱抽出来东投西投做了好几个项目”。然而投出去的钱没有立刻见到成效,印染厂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却开始紧张起来。
  资金链出现问题,而银行又不给予贷款,企业顿时陷入了困境。这对杨小波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了尽早想出对策渡过困境,我把自己关在家里,成天想着这些问题,想我错在哪里,接下去又该如何打算。”杨小波回忆道。这次在家的“反省”,使他意识到,企业还没有发展稳定,自己就不顾风险,拿出全部流动资金,去投资不可靠的项目。杨小波对自己这种“透支”企业元气的扩张方式有了清醒的认识,他有些后悔自己的急躁冒进,但已经犯下的错误只能成为今后的经验,不可能回头。他沉住气,强迫自己清醒面对现实。“当时企业遭受了很大创伤,但我必须重新振奋起来,企业不能垮。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印染是我的老本行,我必须做大做强它。”
  凭着他对事业的那份执着和坚强,铸造出了今天赫赫有名的浙江金华地区针织内衣、印染行业龙头企业——浙江嘉得莱集团;凭着他对工作的那份热忱和责任,在行业最混乱时,他率先建立起了义乌印染企业的联盟,开拓了浙江联盟企业的先河。
  
  行业旺企业兴
  
  当时的义乌印染业,不规范的行业竞争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对于企业出现严重危机的杨小波而言,重新站起来谈何容易。“如果行业现状不改变,我永远没有成为强者的机会。解决资金问题,我有办法,但想把整个行业规范起来,却需要所有同行的共同努力。”杨小波回忆起创建印染企业联盟时说。
  当时在义乌,印染业除了杨小波,还有几个“老大”,而杨小波经过这场重创,实力大打折扣。为了尽快恢复企业元气,提升竞争力,他跟一些熟悉的客户达成协议,以超低的价格接下订单,条件是客户必须提前打入半年甚至一年的订款。凭借过去做生意积累下的良好信誉,很快,杨小波筹到了一笔现款,资金紧缺缓解了。
  有了资金,杨小波想到的不是在扩大规模,而是要整顿行业。“我知道自己是没有资本跟人家拼价格战的,要想把这个行业规范起来,必须要在行业内达成企业联盟,只有行业旺了,企业才会兴。”
  “有时候,绝境不一定意味着失败,反而恰恰可能是成功的开始。”杨小波自信地笑着说。很快,杨小波把几家较大的印染企业老总召集起来,开了个讨论会。但最敏感,也最关键的价格问题久谈不下。
  “我也是做生意的,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于是我主动站起来跟大家说,大家也知道我的企业出现了问题,但我不想借此向大家发难,而是建立企业联盟,这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行业规范了,我们才有和谐发展。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我宁愿破罐子破摔,把这个市场搅得更加复杂。大家是不是想自己的企业都跟我的一样。”
  “我的话刚说完,大家就炸了锅。我就赌他们没胆子跟我扛下去。最后大家终于达成一致,决定成立企业联盟。”杨小波至今回忆起这件事情,仍高兴地合不上嘴。他的这招,很快奏效了。
  形势很快得以扭转,杨小波的染色厂迅速发展。而他1997年倡导的企业联盟,也从一个最初的松散型联盟,到1999年逐步发展成为紧密联盟,从财务、销售、市场等方面进一步合并统一。“现在行业规范了,企业的竞争更公平,发展更好了。”杨小波笑着说。
  很快,在杨小波的带领下,义乌印染业走出了困境,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尽管当初是被“逼”无奈,随着市场风雨的洗礼,大家清醒地意识到,行业旺,企业兴。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找上门希望加盟,这叫杨小波倍感欣慰。
其他文献
浙江富润科创商务服务中心暨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日前正式启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副秘书长、信息中心主任夏令敏,浙江省经信委综合服务处处长骆云伟,东
2010年11月7日,在第16届亚运会的举办地——广州,广东大哥大集团隆重举行了亚运会、亚残会官方正装制服发布会,这标志着第16届亚运会、亚残会官方正装制服正式揭开神秘面纱。
近日,波司登公司在南非组织召开国际服装尺寸及代号技术委员会年会,讨论服装国际尺寸标准的修订,并形成最终标准项目制修订方案。中国民营企业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组织单位参与
品牌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的延伸,不仅赋予了品牌生命力,更提升了企业竞争的软实力。随着品牌战略的实施,以及后危机时代的来临,品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追捧"。如何
十几年的商业企业运营管理经验,赋予了申东日睿智、丰富的企业驾驭能力。在担任朗姿董事长期间,对企业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创新,建立了朗姿独有的企业文化,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敉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等经过先进工艺加工制成的,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裹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保护膜的
近日,欧洲客商主动找到福建晋江工业区来,到聚旺印染机械公司求购达芬奇圆网印花机,聚旺印机缘何受到外商如此青睐呢?记者在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上聚旺印染机械有限公司的展位
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该报也成为我国内地第一份手机报。2005年5月17日,由浙报集团、浙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浙江在线联手打造的我国内地第一份省级手机报——浙江手机报正式开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闻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继网络新闻的蓬勃发展之后,目前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报正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并有望成为下一步资讯发展的新宠。    何为手机报?    手机报是
她以最朴素的信念和先觉般的市场感知,造就了一个企业传奇般的历程和50年的奇迹,凭借艰难的创新,她让一个即墨的本土企业脱胎换骨。即发今日的辉煌.更映衬了她名字的璀璨。陈玉兰,一个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老太太,以其起凡的人格魅力,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同行所尊重和艳羡。    创新业绩    以技术为核心,以品牌为羽翼,并将社会责任落在实处,即发的创新遍地开花,全面结果。  研发和投入上成果明显:即发投
作为国内领先的纺织专业展览机构,纺织贸促会在今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将联合各方在沪举办六场纺织专业展览会。六场展览会分别是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