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回声定位声波、形态及捕食策略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7824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不同状态(飞行、悬挂)下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形态特征和生态特征(捕食策略、捕食地和食物类型).结果表明,普氏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为CF-FM型,在不同状态下,主频率有一定的差异,飞行状态的主频率略低于悬挂状态,表明普氏蹄蝠是利用多谱勒补偿效应来适应飞行速度引起的主频率变化,以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有效的捕食;同时飞行状态下声脉冲时间、声脉冲间隔时间及FM带宽略低于悬挂状态,而声脉冲重复率和能率环略高于悬挂状态,表明普氏蹄蝠在不同状态下利用不同特征的声波进行捕
其他文献
根据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信息船1989~1999年的渔捞纪录,研究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海底地形、水深与中上层鱼类群聚的关系.结果表明,渔场地形起伏,水深变化大,中上层鱼类分
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时间对真水狼蛛(Pirata piraticus)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不仅影响真水狼蛛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也对胚胎发育的各阶段有影响.在20℃~35℃范围内
本实验于1996年在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草原、野生动物和渔类系的温室和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材料均为盆栽小糠草.实验设计为在自然光照下(R/FR=1.1),以不同留茬高度(10、15、20em和
在MACROS模型基础上根据田间试验和文献资料组建了春玉米动态模拟模型,经验证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种植方式下春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利用模型研究了浙北地区大麦/春玉米-晚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