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意味的形式”源自于英国艺术家克莱夫·贝尔的《艺术》一书,克莱夫·贝尔的出发点便是“美无关现实利害”.对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与审美感情的恶性循环李泽厚提出了用“审美积淀论”加以改造,指出形式之美是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统一.自明朝以来中国画始终强调“笔墨独立”.“笔墨”多的是代表一种精神,而不只是具象的.国画的“笔墨形式”有着渊源的内涵与丰富多彩的语言,它承载着画家的艺术情感,是画家审美意象与绘画格调的体现.随着笔墨与有意味的形式的融合为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