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陈述一个或多个新情境或提出新问题,要学生应用上述发展出来的概念去推理或解答所遇到的情境或问题,而学生将发展出来的概念灵活运用于新情境,并且能解答相关问题。
  1. 高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缺失的现状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讨论互动次数少的,属于难度简单或困难的题目,但不是所有较难或较简单的题目,都只能引发较少次的讨论,可能还会受到题目本身有不有趣和讨论过程的偶发事件所影响;难度适中的题目,能激起学生较多次的互动响应,同时,学生发言回答的时间长度也比较长。
  教师为了让学生发展出新的概念或知识,会以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答案、或转换立场思考的方法,促进学生增长认知的层次。这类题目可能是为了启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独创性思考,或引导学生自行建构知识等。教学初期可以使用低层次的发散型问题提问,以求学生多方面地提供意见,让我们更加了解学生的原有想法,接着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先前回答一一响应并开始教导课程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藉由提问让学生走入聚敛性的思考,加深学生的了解,最后可以再提出更深入的发散型问题引发学生运用原有知识解释,达到学生建构知识的目标。教师的提问具有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检测学生先备知识;帮助学生连结旧经验;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引导学生进入高层次的思考;考核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课程的专注;帮助学生发展概念;评估学生学习成效;还有复习或总结课程等多样的功能。
  2. 高中英语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策略
  2.1加强课堂中的情境创设
  将情景创设教学模式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活动实施时,进行个案班级的课堂录像,其中课堂观察的重点在于了解师生互动模式、学生参与情形以及教师教学行为,希望教师实施以此进行教学时,所面临的状况以及学生的反应能够借着录像数据详实地呈现出来。其中题目的拟定,是根据研究者上课得到的经验,综合学校其它资深同事的讨論及与科教专家的请益而得,且回馈单之设计乃以问答题方式为主轴,没有制式的标准答案,也采无记名方式作答,即希望学生可以把心里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让研究者确实知道以此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态度以及成效上是否有所帮助。
  2.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借简单的动手实作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来造成学生的疑惑来引起学生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可表现出原有的、既有的概念、问题和好奇心,以进行探究的冒险。最后,学生锁定一个或少数感到兴趣,并且觉得有必要解决的问题。以学习环四阶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发现缺乏了评量的阶段,不但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办法做实时的检视,教师也无法从学生学习的盲点进而改善教学的方式。因此学习五环阶段教学模式由此产生,此教学模式是将原本的学习四环阶段的教学模式再增加评量的阶段。
  鼓励学生能利用所学过的先备知识,对所探讨口语交际及现象做合理的解释,并协助学生整理及澄清概念,使其接近科学家所提出的理论、观点。且在探讨口语交际中藉由让学生使用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而将与科学名词相关的经验及现象获得发展,以加强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由实验活动能引导学生根据既有的认知层次来建构学习知识,让学生能将新的经验与旧的概念结合。
  2.3组织探究与交流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高中英语知识和认识、解决口语交际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高中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开放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自由地提出意见,如果有错误观念且无学生发觉时才会予以干涉,最后等学生经由协商而取得共识、凝聚结论;至于高中英语教师则是采取放任的态度,让学生无拘束地回答,即使错误也无所谓,完全没有给予任何干预,也不会帮助学生取得结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全班对话式讨论做出不同的诠释。
  总之,从学习的成果来看,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认知层次的能力有帮助;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环的教学策略亦大幅提高学生高中英语学习科学的成效及对科学的喜好态度。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