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管乐唢呐的解读与研究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唢呐这一古老的的民间乐器音色、应用及现实成就的解读,探知中国传统民间乐器对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突出贡献,为未来唢呐的持续改革发展拓展更广泛的空间。
  关键词:唢呐;特色;应用;成就;发展
  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也称喇叭。它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等。
  一、唢呐的音域音色及特色
  (一)音域音色
  它的总音域为a(1)-b(3),乐队中的常用音域为a(1)- d(3)。唢呐的中、低音区音色豪放、刚劲,各种技巧都易于发挥,非常富有表现力;高音区紧张而尖锐,在乐队中应用要谨慎。
  (二)乐器特色
  唢呐管身一般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以控制音高。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 按音域及乐器大小可区分为小唢呐(又称海笛)、一般高音唢呐,以及大唢呐,其中又可分为各种调性的唢呐(例如G调小唢呐、F调小唢呐、D调高音唢呐、C调高音唢呐、G调大唢呐等等),所谓的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一般而言,传统唢呐的常用音域为十七度音,现代改良的加键唢呐,一般可分为,加键高音唢呐、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其特色为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稳定音准。
  唢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一方面唢呐的音准控制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则其音色音量的变化大,且由音高的控制,作出很圆满的滑音,这使得唢呐成为表现力很强的乐器。而哨子的调整工夫,也成为唢呐演奏者的重要技术,哨子状况的好坏会影响省力与否及音准之外,视不同的曲子及音色需求,也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作哨子的细微调整。
  二、唢呐的应用
  (一)戏曲伴奏
  许多中国戏曲的伴奏中都会用到唢呐,尤其是中国北方、西南方的剧种,而最广为流行的京剧中也有少数的戏会用到唢呐。
  (二)鼓吹乐、吹打乐等器乐演出
  鼓吹乐是指以唢呐为主奏打击乐伴奏的演出方式,最有名的乐种是山东鼓吹、吹打乐、浙东锣鼓等,这类器乐的演出多在各种节日或地方集市时出现。
  (三)民间歌舞乐
  用于歌舞的伴奏之用,如南方的采茶歌舞,北方的秧歌(又称社火)。
  (四)民间仪式、娱乐
  人们婚丧嫁娶,操办红白喜事的礼仪由来已久,早成为民间传统的一大习俗,而这些都离不开唢呐班子,规模可大可小。
  (五)其他类型器乐曲
  如宫廷音乐、潮州音乐、北管音乐,客家汉乐、 还有广东音乐的少数曲目。这些音乐经常出现在室内外的各种婚丧喜庆的场合。
  三、唢呐曲谱
  唢呐曲谱: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一枝花;小开门;小放牛;喜庆丰收;十八板;山坡羊;六字开门;啦呱(二重奏);哈哈腔;凤阳歌绞八板;百鸟朝凤;婚礼曲;二人转牌子曲;普天乐;百鸟朝凤;欢庆胜利(协奏曲);二人转牌子曲;一枝花;大得胜(吹打乐);抬花轿;十样景(二重奏);天府好;庆丰收;塔塔尔舞曲;小放牛;龙腾虎跃(吹打乐);河北梆子腔;喜庆丰收;丰收;小开门;送新娘等。
  四、唢呐的发展
  (一)民族乐团(国乐团)中的地位
  近代中国模仿西方的交响乐团而成立了民族乐团, 但在中国传统乐器中,铜管乐器较为缺乏,在写曲子时,将原本是木管乐的唢呐,担负起类似交响乐团中铜管乐的角色,因此唢呐多用于雄壮需要气势的曲段。
  (二)独奏曲的发展
  唢呐特殊的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相较于在乐团中合奏,更适合于独奏。 近现代的乐器改革者,首先从传统民间的器乐的曲子改编。其中最有名的唢呐音乐家是任同祥,他在1950年代开始,由山东鼓吹的唢呐曲目中,改编了许多独奏乐曲,其中最有名的曲子是《百鸟朝凤》,曲子中以唢呐模仿多种鸟鸣的声音。其后,许多出生于民间的唢呐演奏者,也纷纷从事新的独奏曲的改编创作。1990年代以后也逐渐出现大型的协奏曲,如关乃忠所写的《花木兰》协奏曲(吸收了豫剧音乐)等。
其他文献
摘要:自从北魏拓跋氏在平城定都以来,东方与西方的文明开始了密切的交流,数量众多的史料记载,都给当时的文明交流留下了证据。而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开凿了云冈石窟,留下了属于当时的独有的印记。本文以云冈石窟为例,展开对于北魏佛教石窟雕塑造型以及装饰风格的分析。  关键词:云冈石窟;造型;装饰风格;分析  在汉代的时候,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大同盆地开始与西域进行了密切的联系,也是在这一时期,佛教进入
美国2014在线教育追踪报告  美国近期发布了第十二年度《美国高等教育在线教育追踪报告》。报告数据来自2800多所学院和大学以及高等教育数据信息系统。调查报告指出,近两年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神经 坐骨神经阻滞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应用概况。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接受的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案例作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的是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神经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诱导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案例的麻醉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36例和28例。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指标值,观察组的各项
摘要:相对于其他成熟选材的情景剧,校园情景剧因受众受限于校园师生,题材受限于校园情景,因此数量较少;所以创作校园情景剧在场景选择、人物设置、事件处理、语言运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精雕细琢才会出彩。  关键词:校园情景剧;喜剧情境;场景;人物;事件;语言  引 言  随着观众观看习惯的丰富和多元化,情景剧应运而生。从《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到后来于2005年播出的《家有儿女》,各种情景剧就如雨后春笋般
文学处处散发着气息,不同的文学则透露出不同的气息。日本文学则表现的是一种“悲美”的气息。本文试从日本小说中来品味日本文学的“悲美”。以下笔者主要从通过《伊豆的舞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秧歌的起源、角色、表演形式、传承、现状和影响进行描写,反映了秧歌表演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希望能为民间文化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语料。
加强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两课”教学改革,必须在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其措施包括:教师坚定信念、具备高尚情操、刻苦钻研
摘要:郑州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航空物流意义深远,不仅是实现地方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提升整体物流发展水平吸引跨国公司来郑州投资的需要。本文在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物流人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加强校企合作等四个方面培养航空物流人才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物流;人才培养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介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
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本研究中的100例患者均选自精神科现住院病人,符合CCMD-Ⅱ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入院未经系统治疗,全面体检及辅助检查除外躯体疾病及药物禁忌者。
秘鲁独立后,由于发展经济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通过澳门贩运大量华工到拉美地区,由于运输、工作条件极为恶劣,华工生活极为困苦,死亡率也较高。于是华工通过美使向清廷写了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