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根际土壤古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建立及时空分布特征

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新疆棉花不同生育期、不同地区的根际土壤古菌的数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并分析时空分布特征.[方法]运用TaqMan探针根据古菌16S rRNA基因特异性引物对棉花总DNA进行扩增,纯化实时荧光定量PCR产物得到基因序列进行MiSeq测序并构建标准曲线,分析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地区的棉花根际土壤古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群落丰度比较.[结果]阿拉尔地区棉花黄萎病病株根际土壤古菌的数量在4个生育时期呈现下降趋势,在棉花吐絮期降至最低1.11×104 copies/g(FRW);哈密、石河子、图木舒克和乌苏土壤古菌数量从棉花苗期到花铃期逐渐减少,在吐絮期升高达到最大,其中哈密吐絮期古菌数量最高达1.75×106 copies/g(FRW);精河和库尔勒棉花根际土壤古菌数量波动明显,呈现先升后降再升趋势,在吐絮期最大.对检测棉花根际古菌群落进行丰度比较Soil_Crenarchaeotic_Group_SCG>Thermoplasmata>Unclassified_p_Thaumarchaeota>Marine_Group_I>Unclassified_k_norank_d_Archaea>Halobacteria>others.SCG纲在不同生育时期和地区均占绝对优势,蕾期为79.94%,哈密为88.84%.[结论]运用TaqMan探针法检测到古菌数量.在不同生育时期棉花病株根际土壤古菌数量较高,其中吐絮期棉花根际土壤古菌数量最高;在不同植棉地区,哈密棉花根际土壤古菌数量最高.不同生育时期和地区的棉花根际土壤古菌群落组成及丰度差异显著,地区土壤环境差别很大.
其他文献
这是发生在四年前的事。在“他”二年级的时候,我是“他”的班主任。一天中午过后,一位同学找到我说,彩笔盒不知被谁弄坏了。我到教室一看,果然,好好的彩笔盒已经一分为二,仔
期刊
英语作业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的角度看,作业是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随着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日益深化,传统的英语作业的种种弱点已暴露在教学实践中。人们普遍认为,缺乏明确的目的和方向,也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更不用提互动和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功课阻碍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1. 当前形势下的英语作业   1.1传统英语作业的缺点   长期以来,由于高考,功课已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收获很好的教学成效的教学模式,在好的教学组织与教学设计中学生们能够透过合作学到很多东西。它不仅能够丰富与拓宽自己的语言技能,也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1. 小组合作写作   在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展开写作教学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设计。首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有针对性地展开一些简单的写作训练或者语言应用。写一篇完整的大篇幅的文章对于大部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