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卡莱尔·弗洛伊德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124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瓊:刚刚过去的9月30日,成为全美歌剧迷的哀悼日。20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去世,享年95岁。他的名字叫卡莱尔·弗洛伊德。
  小薇:我记得他最著名的一部歌剧《苏珊娜》(Susannah)写于1955年,但直到1999年才在大都会歌剧院上演,蕾内·弗莱明(Renée Fleming)担纲主角,与塞缪尔·拉米(Samuel Ramey)演对手戏。
  小琼:也许我应该再补充一些。《苏珊娜》是弗洛伊德根据《旧约》中的故事改编的第一部歌剧。他自己写了剧本,将一个关于失去纯真与抵抗暴民的警示故事改编到田纳西州的小农村。尽管歌剧的世界首演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举行(弗洛伊德当时在那里任教),但它在次年赢得了纽约评论界最佳新歌剧奖。不久以后,《苏珊娜》作为美国音乐的代表,在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演出。
  小薇:弗洛伊德毕生共创作了13部歌剧。我看到他的另一部主要作品是 1970 年首演的《鼠与人》。他以约翰·斯坦贝克1937年的经典中篇小说为基础,创作了自己的剧本。在很多方面,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著名作曲家,中国歌剧界的先锋——金湘,他根据曹禺1937年的剧作创作了歌剧《原野》。巧合的是,这两部原创文学作品几乎是同时期创作的!



  小琼:当我们看当代歌剧时,我们或会忘记这些最早打开艺术大门的前辈们。弗洛伊德和金湘都在各自国家的歌剧土壤里种下了一枚意大利艺术的种子,让它生长。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创作了抒情歌剧,他们对戏剧素材的高品位是显而易见的。
  小薇:这两位作曲家的另一个共同点是他们对教育的奉献。弗洛伊德先后在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任教,而金湘在执教于北京。
  小琼:他们还都维持了漫长的创作生涯。我还记得2015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观看金湘歌剧《日出》的全球首演(这是另一部改编自曹禺剧作的作品)。而卡莱尔·弗洛伊德的最后一部歌剧《戏剧王子》于2016年初首演,当时这位作曲家已是89岁高龄。
  小薇:我们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所有这些现代经典歌剧作品的复排!
  Joan: September 30 will be marked as a day of mourning for opera fans across America. One of the most notable composers of the last century just died at the age of 95. His name was Carlisle Floyd.
  Valery: I remember one of his most famous operas, Susannah, which he wrote in 1955, was belatedly staged at the Metropolitan Opera only in 1999, with Renée Fleming in the title role, playing opposite Samuel Ramey.
  Joan: Perhaps I should tell you more. Susannah was Floyd’s first opera, which he based on an Old Testament story. He wrote his own libretto, adapting a cautionary tale about lost innocence and mob violence to rural Tennessee. Although the premiere took place a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where Floyd was teaching at the time), it won the New York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Best New Opera the following year. A few years later, Susannah was presented at the 1958 World’s Fair at Brussels to represent American music.



  Valery: Floyd composed a total of 13 works for the stage. I see that another major work of his was Of Mice and Men, which premiered in 1970. He wrote his own libretto for that one has well, based on John Steinbeck’s classic novella from 1937. In many ways,this reminds me of another notable figure in Chinese opera: the pioneer Jin Xiang, who wrote Savage Land based on Cao Yu’s play from 1937. What a coincidence that both original literary works were created around the same time!
  Joan: Sometimes when we look at contemporary opera, we forget the immediate predecessors who first opened those artistic doors. Both Floyd and Jin planted the seed of an Italian art form in their local soil and let it grow. They both created lyrical operas in their own right, and their great taste in dramatic source material is clearly evident.
  Valery: Another thing these two composers had in common was their commitment to education. Floyd taught in Florida, then Texas, while Jin taught in Beijing.
  Joan: They also sustained long creative careers. I still remember being at the NCPA in Beijing to see the world premiere of Jin’s Sunrise in 2015 (another adaptation from Cao Yu). Carlisle Floyd’s last opera, Prince of Players, premiered in early 2016 when the composer was 89.
  Valery: We hope to see revivals of all these modern classics sometime in the future!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代表的古典诗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民歌是一种重要的带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歌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促进古典诗歌和民歌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以唐诗《题都城南庄》为代表的“人面桃花”文化和四川民歌《黄丝蚂蚂》在流行歌曲《九妹》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古典诗歌和民歌现代化传播树立了一个典型。
期刊
[摘 要]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携手“艺术惠民”“文化扶贫”“乡村治理”等策略在展现新型乡村民俗景观的同时,为新时代背景下新型乡村建设提供了多元的内生资源,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造性转变。盛行于湖北大悟县的“钢镰大鼓”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曲艺文化,钢镰大鼓在继存原有地方性审美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新时代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功能,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活态化
期刊
[摘 要]农耕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根和魂,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当下,乡村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体现,如何传承和发展成为当下值得思考的课题,通过对北海市海城区赤西村为例深入分析,以期为类似村落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对策建议     
期刊
[摘 要]文创大赛在推出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品,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起到催化剂、加速器的作用,有必要提升文化创意项目的孵化、转化、产业化及创意人才培育等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大赛品牌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分析广西2018—2020年期间举办的两届文创大赛参赛作品特征,探析广西文创产业研发动态,探讨广西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关键词]广西;文创大赛;参赛作品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经济繁荣,间接带动了小众电影的发展。如今国内电影市场竞争环境异常激烈,一向在我国遇冷的小众电影市场却出现以《一出好戏》为代表的兼具商业性质和带有反思意味的片子,获得观众好评。那么小众电影在如今的商业经济的环境下到底该如何发展,本文将重点对《一出好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国外一些引起热议的影片加以阐述,主要通过影片视听语言、叙事策略、影片主旨等来探讨小众电影的审美特
期刊
人物表  黄文秀 女,30岁,壮族姑娘,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  韦晴晴 女,31岁,壮族歌手,黄文秀老乡。  黄邦旋 男,41岁,百坭村低保户。  韦乃情 男,58岁,百坭村贫困户。  韦美留 女,18岁,韦乃情女儿。  韦 母 女,55岁,韦美留母亲。  周昌战 男,45岁,百坭村支书。  班智华 男,42岁,百坭村村委主任。  黄忠杰 男,62岁,黄文秀父亲。  黄 母 女,60岁,黄文
期刊
“何谓信仰,那是历久弥坚;何谓誓言,那是永不背叛;何谓理想,那是矢志不渝;何谓先锋,那是奋勇向前……”激昂的歌声感染着每一个人。这是9月24日中共一大纪念馆报告厅“初心讲堂”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品牌发布仪式暨首讲活动中的动人一幕。于此,“初心讲堂”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品牌正式揭牌。  “初心讲堂”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是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为核心阵
期刊
同样诞生于1813年,歌剧巨擘威尔第与瓦格纳凭借可观的歌剧杰作及各自明确而伟大的歌剧理念,将意大利歌剧和德语歌剧分别推向辉煌的巅峰。百多年来,他们的经典作品不断被演绎,给世界观众带去感动。作为上海歌剧院酝酿筹备多时、歌剧迷们期待已久的一台演出,“歌剧双雄会·威尔第&瓦格纳歌剧集萃音乐会”,11月13日将重磅登陆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在这场音乐会中,上半场将由特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与青年女高音歌唱家
期刊
团伊玖磨(Ikuma Dan,1924~2001),日本著名作曲家,1924年出生于东京,1942年考入东京音乐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作曲系本科。1945年毕业后专门从事音乐创作活动,并经常指挥乐队演奏自己的作品。团伊玖磨的创作范围极广,从歌剧、戏剧、交响乐、管弦乐、室内乐,到电影音乐、合唱曲、儿童歌曲,几乎涉及每一个音乐领域。其中团伊玖磨在歌剧创作方面的光辉业绩是众所周知的,《荒山狐乐》便是他的
期刊
次女高音玛达莱娜·科泽娜(Magdalena Ko?ená)1973年5月26日出生于捷克南部摩拉维亚的首府布尔诺市,父亲是数学家,母亲是物理学家。儿时便参加儿童合唱团的她,原想成为一名钢琴家,但在14岁参加布尔诺音乐学院入学考试前,她在学校体育活动时伤到了手,只好改为参加声乐考试,并一举被录取。  在布尔诺音乐学院就读期间,她原是女低音,唱过许多巴赫和早期的声乐作品,主科导师是伊娃·布拉霍娃(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