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默后现代文化伦理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袭着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开创的文化伦理研究路径与响应着第二代倡导的伦理转向,韦尔默以伦理学视角对后现代文化进行了阐释和解读,这在宽泛意义上具有重写后现代文化的意味.他认为这种文化中的自由化的游戏和多样化的风格在体现社会的自由和民主观念的同时,也培养着民众的自由和民主政治意识,某种程度上这是文化和艺术与生活互惠关系的一种写照.整体地看,韦尔默的后现代文化伦理研究既为了倡导一种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又为了构建一种自由、民主的伦理生活,这种良善生活在给予所有人以平等尊重的同时,也有效地激发着他们的伦理潜能.
其他文献
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特色小镇的特色要求本身就对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强烈的趋同和渴望,因此构成特色小镇的立身和发展之本.对特色小镇知识产权保护的界定和梳理,需要区分以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特色小镇与其他非以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特色小镇两种情形.前者承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特色小镇战略双重职能,内含或定位产业特点以区分相关的知识产权类型,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转移、承接及集聚,推进国际化发展;后者则涵盖各类主题及类型的特色小镇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因而更具普遍性.特色小镇知识产权是一个集合体,蕴含的知识产权
1948年9月至1949年3月,在中共中央指示由土地改革转向大生产运动、解放区逐步统一及严重旧贷积压等多种因素下,华北解放区进行了一次集中的农贷回收工作.中共通过自上而下的布置与加强信用教育等方式解决来自于干部群众的“阻碍”,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办法,坚持方便群众的原则,并积极帮贷户想办法.在农贷回收工作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发生强迫命令现象、与政府征收公粮时间重合带来一定影响等,但最终取得了较大成绩,充实了银行资金,通过贷放进一步扶植了生产.在尽量不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情况下收回贷款,再将之放出继续扶植
中国精神健康政策在21世纪20余年的整体发展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有着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政策范式的四个维度以及相关的政策措辞上:福利价值观从残补式向适度普惠式转变,精神健康从个人责任为主转向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共担;社会问题从严重精神障碍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转向广大民众的心理困扰带来的社会代价问题;政策目标从社会安全转向心理健康促进;政策工具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从控制走向服务.这四个维度均发生重大转变表明中国精神健康政策正在发生范式转变,从安全管理范式走向健康服务范式.此范式转
历经十四个春秋的编写和修改,《中国共产党黑龙江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黑龙江党史》二卷)不负众望,如期付梓.这是一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黑龙江党史的权威性著作,也是黑龙江省党史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该书结构严谨、内容全面、文直事核、不虚不隐,以厚博谨实的文风生动记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黑龙江的辉煌历程.展卷潮至,鉴往知来.该书的出版和发行有助于广大读者全面通览黑龙江省党史、地域咨情,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渊源,对于带领黑龙江人民
期刊
1903年5月,章太炎为邹容的《革命军》一书作序,称其为“义师先声”.同年6月,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因文中有“载湉小丑,不辨菽麦”之语,引起清廷震怒,而世人惊为“奇警”,认为“论者不啻向五千年帝王历史中,猛投以爆弹也”.rn事发后,清政府到爱国学社抓人,问谁是章炳麟.章太炎挺身而出说:“我是章炳麟,你们抓我好了.”
期刊
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解构本体论”成为强大的“哲学”思潮;然而,本体论恰恰是“哲学”的核心.本体论的必要性在于:人类关于一切存在者之存在的所有观念必定是一个有序的层级性的整体,它必定有一个塔尖,此即所谓“本体”;否则,人类的观念就不成其为一个有序的系统.因此,生活儒学的态度是:必须解构旧的本体论,然而同时必须建构新的本体论.为此,必须追溯到“前本体”即“前存在者”的存在或生活,即生活论或生活存在论为本体论奠基,本体论再为形下学(知识论、伦理学)奠基.因此,生活儒学建构了普遍性的“变易本体论”,进而建构了指
罗素和詹姆士是两位富有影响的现代哲学家,他们二人之间有过激烈的思想交锋.罗素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和现代分析哲学的立场出发,率先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尤其是其真理观发起了猛烈的批判,直陈其理论缺陷和实践危害.詹姆士则对罗素用来探讨哲学问题的逻辑分析方法持坚定的排斥态度,认为它过于抽象和空洞,无以发挥实际作用.不过,罗素接受了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二人之间的思想交锋反映出新兴的实用主义思潮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之间微妙的关系,对现代英美哲学传统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有清一代,礼学和礼教备受重视,几可比拟西周.清中叶徽儒凌廷堪有丰富的礼学思想,其礼学思想具有鲜明的美学特质和丰富的美学意蕴,可从三个方面呈现这一点:第一,凌廷堪礼学思想的核心是“以礼代理”,这是明末清初以来的“礼教主义”思潮的延续,礼教主义注重道德教化的感知性、情感性、切身性,强调礼教的象征性,这可从宏观上呈现凌廷堪礼学思想的美学特质;第二,立足于礼的感性呈现、礼的情性基础、礼的象征意义、礼的教化(美育)目标这几个基点,从美学方法论层面,重新结构其礼学命题,进而在中国传统的话语体系中呈现其礼学思想的美学意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左宗棠是一个异类.rn曾国藩会做人,朋友、弟子满天下;李鸿章会做官,用圆滑的手腕在朝野打太极;张之洞学问大,“中体西用”风靡一时;而左宗棠的外号是“左骡子”.从外号就可以看出,此人属于性格刚烈、执拗的一类人.
期刊
郭沫若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革命热情似火,思维大胆敏捷,有许多逸闻趣事.rn“那些做了和尚的,我看并不都信佛”rn1940年夏秋之交,国民党内的顽固派在郭沫若任职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制造舆论说:“拥护三民主义就必须加入国民党,否则就是假拥护.”意欲强迫三厅工作人员加入国民党.rn郭沫若对此做出绝妙的回答.他说:“我们虔诚信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三民主义.但是信佛不一定非做和尚不可;那些做了和尚的,我看并不都信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