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瑟尔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知识化维度与核心隐喻

来源 :散文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w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沃尔夫冈·伊瑟尔作为学术研究中重要代表性的文论大家,在其人生的前半程研究中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批评并无直接关联.但是伊瑟尔在写作《怎样做理论》时,突破了原有的理论风格,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一知识的演变形态提出了独特的自我见解.文章中,伊瑟尔对知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呈现进行了具体研究,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隐喻就是镜喻,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知识化维度的渊源和理论轨迹进行剖析,指出隐喻在知识生成过程中是有阻碍性的,这为后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知识化的艺术生产论做了铺垫,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容.
其他文献
海明威和卡夫卡同属20世纪前期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尤其注重通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弊端和丑陋人性来透视人类的精神发展和精神出路.本文从
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是其代表作,小说主要讲述了四个孩子童年阶段经历挫折成长的故事.这些孩子在悲情的故事中成长,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曹文轩从自己的童年故事中选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