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作为数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
一、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重对过程性知识形成与掌握的评价
对过程性知识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运用知识与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能力。
如:把化成百分数,请写出做法并交流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用学过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0.14再化成百分数14%,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运用基本性质把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2倍,把它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即14%。这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教师应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思维过程,并对这些过程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2.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练习与实践能力的评价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是考察死记硬背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测试学生具备了什么知识,还应包括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而实践活动对于评估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是有效的。在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与同伴合作的态度等。对这些方面的评价不仅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也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营造宽松的、开放式的评价环境,尤其是应重视对学生课题研究学习的评价。结合学生对利息的学习,可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来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供下面一些课题,让学生研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1)到附近银行或储蓄所调查一下定期整存整取存款的年利率,填入左下表。调查国债的利率,填入右下表。
(2)晓东的爸爸有5000元人民币。请你帮他算一算购买三年期国债和整存整取三年存款的收益哪个大?相差多少元?
在这样评价活动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并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类似与科学家探索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对以上内容的评价,教师不必强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教师认定的“高水平”,不要仅注重答案的结果是否正确,也不要急于评判学生做法的好坏,更不要基于对学生探索解答的结果做出定量的评价。应鼓励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对学生通向正确答案的不同途径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给予肯定,因为其中都包含了一定程度“做数学”的活动过程,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考察了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可采用的评价方法
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评价、设计评价的方面较为复杂,在评价范围、评价目的上会有所不同,单靠一两种评价方法是不够的,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1.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
从参与评价的主题来分可以有三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其中强调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学生自评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依据指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的学习行为作出分析和判断,从而对自身活动做出自我调节。
自评与互评要有机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与每时每刻的学习活动紧密结合,并在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进行终结性的评价。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评价有一定难度的,由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作用可以更多地发挥在组织小组的评价和集体的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的肯定小组在某一方面的先进行为,并把他们在学习上的先进经验介绍给其他的小组,形成竞争与合作的良好氛围。对班级在某一方面取得整体上进步进行集体评价,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2.观察评价、竞赛评价和特色评价
从评价的方式来分,可以有观察评价、竞赛评价和特色评价。观察评价为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提供最直接的依据。“互评”的方式为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提供足够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关注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关注同班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来源于教师、教材、也来源于同伴。
竞赛评价是在某一单元知识学习后,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它对成绩达到标注的个人和小组在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肯定性评价。
特色评价是指学生在某一方面素质一贯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被同学公认,可以给予特色评价并记录在“小学生数学素质综合评价表”上。
3.及时评价、课末评价和定期评价
从评价的时机来分,可以有及时评价、课末评价和定期评价。及时评价是对学生个体或小组整体在课堂学习、作业中表现出来的,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结果马上作出评价。如学生在讨论问题时产生了有创见的回答,就可以得一个“☆”课后由组长记录在评价表中。这样可以及时积累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各种良好的表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末评价是在每节课结束前用1-2分钟的时间,由学生依据自己在本节课上的表现,对照要求在“学习态度与习惯”及“学习方法与效果”两方面进行自评与互评,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反思与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诊断能力,促进学生不断地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定期评价是对“阅读课外资料”、“编辑数学资料”等指标每周一次进行交流及评价;对“上课态度”、“作业态度”等指标每单元进行一次评价;期中和期末对各项指标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
当然,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对每个人的影响更是不尽相同,因此,只有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兴隆小学)
一、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重对过程性知识形成与掌握的评价
对过程性知识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运用知识与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能力。
如:把化成百分数,请写出做法并交流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用学过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0.14再化成百分数14%,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运用基本性质把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2倍,把它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即14%。这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教师应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思维过程,并对这些过程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2.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练习与实践能力的评价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是考察死记硬背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测试学生具备了什么知识,还应包括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而实践活动对于评估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是有效的。在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与同伴合作的态度等。对这些方面的评价不仅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也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营造宽松的、开放式的评价环境,尤其是应重视对学生课题研究学习的评价。结合学生对利息的学习,可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来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供下面一些课题,让学生研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1)到附近银行或储蓄所调查一下定期整存整取存款的年利率,填入左下表。调查国债的利率,填入右下表。
(2)晓东的爸爸有5000元人民币。请你帮他算一算购买三年期国债和整存整取三年存款的收益哪个大?相差多少元?
在这样评价活动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并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类似与科学家探索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对以上内容的评价,教师不必强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教师认定的“高水平”,不要仅注重答案的结果是否正确,也不要急于评判学生做法的好坏,更不要基于对学生探索解答的结果做出定量的评价。应鼓励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对学生通向正确答案的不同途径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给予肯定,因为其中都包含了一定程度“做数学”的活动过程,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考察了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可采用的评价方法
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评价、设计评价的方面较为复杂,在评价范围、评价目的上会有所不同,单靠一两种评价方法是不够的,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1.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
从参与评价的主题来分可以有三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其中强调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学生自评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依据指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的学习行为作出分析和判断,从而对自身活动做出自我调节。
自评与互评要有机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与每时每刻的学习活动紧密结合,并在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进行终结性的评价。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评价有一定难度的,由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作用可以更多地发挥在组织小组的评价和集体的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的肯定小组在某一方面的先进行为,并把他们在学习上的先进经验介绍给其他的小组,形成竞争与合作的良好氛围。对班级在某一方面取得整体上进步进行集体评价,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2.观察评价、竞赛评价和特色评价
从评价的方式来分,可以有观察评价、竞赛评价和特色评价。观察评价为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提供最直接的依据。“互评”的方式为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提供足够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关注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关注同班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来源于教师、教材、也来源于同伴。
竞赛评价是在某一单元知识学习后,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它对成绩达到标注的个人和小组在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肯定性评价。
特色评价是指学生在某一方面素质一贯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被同学公认,可以给予特色评价并记录在“小学生数学素质综合评价表”上。
3.及时评价、课末评价和定期评价
从评价的时机来分,可以有及时评价、课末评价和定期评价。及时评价是对学生个体或小组整体在课堂学习、作业中表现出来的,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结果马上作出评价。如学生在讨论问题时产生了有创见的回答,就可以得一个“☆”课后由组长记录在评价表中。这样可以及时积累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各种良好的表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末评价是在每节课结束前用1-2分钟的时间,由学生依据自己在本节课上的表现,对照要求在“学习态度与习惯”及“学习方法与效果”两方面进行自评与互评,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反思与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诊断能力,促进学生不断地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定期评价是对“阅读课外资料”、“编辑数学资料”等指标每周一次进行交流及评价;对“上课态度”、“作业态度”等指标每单元进行一次评价;期中和期末对各项指标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
当然,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对每个人的影响更是不尽相同,因此,只有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兴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