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V1与TTV2 SYBR-Green I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来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a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输血性传播病毒(TTV)基因1型(TTV1)和TTV基因2型(TTV2)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TTV1与TTV2基因的非编码区域序列差异,设计了2对特异引物,建立了鉴别TTV1和TTV2的SYBR-GreenⅠ实时荧光PCR方法。分别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99%;可以同时鉴别检测TTV1和TTV2,检测PCV2和PRRSV阳性样品均呈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低检出量为10 copies/μL;重复试验结果显示,TTV1组内和组间变异系
其他文献
为获得副猪嗜血杆菌(HPS)黏附素基因的表达产物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HPS黏附素基因序列,将扩增产物与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得到表达重组质粒。通过E
为串联融合表达牛瑟氏泰勒虫(Theileria sergenti)p33表面蛋白,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T.sergenti p33基因序列(D87198),在去掉信号肽的部分设计两对引物。PCR扩增出两段相同
为探讨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株对亲本株的免疫保护性,本研究用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杂交株及其亲本广州株、长春株、黑龙江株分别对AA肉鸡进行免疫和攻虫,通过OPG计数
用纯种鹅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分别人工感染9日龄和18日龄雏鹅,进行致病性与病理学研究。以0.01×10^4个/只、0.1×10^4个/只、1.0×10^4个/只剂量感染9日龄雏鹅,死亡率分
根据GenBank公布的仙台病毒(SeV)磷蛋白(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P基因,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感受态细胞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