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哲学视角下跆拳道运动审美研究

来源 :搏击·武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代哲学“身体”的转向,尼采宣称:“一切从身体开始”,梅洛·庞蒂提出:“世界的问题,可以始于身体的问题”.这一西方后现代主义“身体哲学”转向不仅是对西方传统的思辨哲学的根本纠拔,亦为我们真正切入东方古代哲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因此,重新回归“身体”,思索身体自身的直接的“表现”维度业已成为超越形而上学传统的一条可行途径.体育运动是身体的直接表达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身体哲学视角对跆拳道运动的审美进行相关研究,从作为表达主体的身体、作为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哲学本体的身体三个向度认识跆拳道的身体镜像,可以了解个体,更能直接面对我们的身体.身体哲学丰富的内涵是跆拳道在品势、腿法、礼仪等方面进行审美的前提,跆拳道运动中的主要审美元素诠释着身体哲学并丰富其内容,跆拳道文化精益求精的审美观点促进着身体哲学的发展.跆拳道最终要回归身体,身体才是跆拳道发展的终点.因此,身体哲学引导着跆拳道文化的审美,赋予其丰富的哲学内涵.
其他文献
通过对太极拳逆腹式呼吸和健步走腹式顺式呼吸的对比,并与未参加锻炼的普通人群对照,从6min步行实验(6MWT)、血氧饱和度(Sa)、肺功能角度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运动耐力及
武术是我国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族传统健身项目之一。文章通过收集有关武术健身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法、调查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结论,以显
武术素养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本质,是传统武术的精髓所在。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发扬自强不息的武德品质有利于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文章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的腿法动作、平衡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单拍脚和弹腿
中小学武术教育在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38所农村中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运动动机对运动行为和表现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女大学生选上武术课,也同参加其它各种活动一样,是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下进行
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开设太极推手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研究认为在高职院校已经具有开设太极推手课程的软硬件条件,同时开设太
“多元智能”理论思想是教育教学评价的基础之一,在不同时期对体育教学评价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产生教学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长春市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师资、设施等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长春市高校大学生对武术选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纷繁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为世界人民所仰慕。气功养生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