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这是个大大的世界,但现在你可以在北京与纽约的朋友聊天,也可以对一个陌生人说“聊聊天吧”;你可以跟世界各地的人一起高谈阔论,也可以跟一个素不相识的家伙对弈游戏。你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人,说更多的话,做更多的事——而这一切只由于一个小小的软件。
传统信件已经快要被人们遗忘,电子邮件也渐渐无法满足交流的需要,承载信息的形式如果只是这样,也许我们的生活就会比现在慢上半拍。即时通信软件的出现恰好为我们带来了一种解决的方法,除了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之外,我们还能看到网络对面那个人的表情,听到他的声音—虽然不是那样真切,但是对于需要的人而言,已经非常不错了。
值得称道的是,有人想到即时通信不应该仅仅是交流,也许人们想要一起玩玩游戏,想和更多人在一起谈天说地,希望能顺便看看当天的新闻,收发一下电子邮件……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即时通信软件将这些功能整合在一起,你甚至只需打开一个小小的软件,就可以用它度过整个下午。对我们而言,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便利,我们需要它们,享受它们。即时通信软件迅速风靡整个世界,就连河南的姑娘都能与波兰总统候选人恋爱,谁知道正在与你聊天的那人个不是印第安酋长呢?它总是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即时通信软件以一种随意和自由的方式传达信息,它们不仅推动了软件市场而且还沟通了整个世界。
即时通信软件是什么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软件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传递文字讯息、文件、语音与视频。即时通信不同于电子邮件之处在于它的交谈是实时的,大部分即时通信服务能够显示联络人名单,即对方是否在线并且是否能与你交谈。在早期的即时通信软件中,使用者输入的每一个字符都能即时显示在交谈双方的显示器上,并且每一个修改也都能即时反应出来,比起E-mail,这种方式更接近电话交谈。如今的即时通信,只有当你按下发送键(Enter或Ctrl+Enter)后对方才能看到信息。
早期最知名的即时通信软件是ICQ,ICQ是英文中”I seek you”的谐音,意思是“我找你”。四名以色列青年于1996年7月成立Mirabilis公司,并在11月份发布了最初的ICQ版本,在六个月内就有85万用户注册使用。在此之后,很多即时通信软件迅速发展起来,如雅虎推出Yahoo! pager,美国在线也将具有即时通信功能的AOL包装在Netscape Communicator中,而后微软更将Windows Messenger内建于Microsoft Windows XP系统中,腾迅QQ成为中国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信软件。但各种即时通信软件之间有独立的协定,无法彼此互通,这使得很多用户只好同时使用两个以上软件,或者使用支援多协定的终端软件,如Gaim、Trillian或Jabber。
近年来,许多即时通信服务开始提供视频会议的功能,网络电话(VoIP),与网络会议服务开始整合为兼有影像会议与即时讯息的功能。于是,这些软件的分别变的越来越模糊。
即时通信软件做了什么
当1996年几个以色列年轻人推出ICQ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料到即时通信将会变成一个如此巨大的市场,也没有料到这个市场由于众多效仿者的竞争而变得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即时通信软件依赖症”成为一种最常见的时髦病,和朋友聊天用QQ,与客户沟通用MSN,与外国朋友交流用雅虎通,语音聊天最好是Skype。大部分人都拥有两个甚至更多即时通信软件账号,而每天超过5小时在线的人也不在少数。
说到国内即时通信软件市场,QQ无疑是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它的崛起和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神话:1999年2月,OICQ诞生;1999年底,OICQ注册用户突破500万;2003年,据说QQ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8亿。不过他们也曾经误入歧途,2001年2月,腾讯开始对用户注册进行限制;2002年9月,腾讯推出每月收费2元的QQ行号码,本来腾讯打算通过这些举措把QQ从免费过渡到收费服务,可是事情并没有按他们划定的轨迹发展,反而为其他后来者制造了可乘之机。QQ之后,即时通信软件大量出现,网易泡泡,朗玛UC就是其中发展得比较快的两个,朗玛UC最多在线人数已经超过30万,网易泡泡的注册用户更是达到1500万以上。
面对存在数亿用户的广阔市场,国际即时通信巨头也丝毫没有放松,据悉MSN Messenger目前在全球有超过1亿的活跃用户,在过去两年内,中国内地用户的增长超过200%。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聊天是使用即时通信软件的用户最常做的事情,因为它方便、快捷、经济,电话反而成了受到冷落的一方。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聊天方式让人们几乎不需要面对面就可以自由的交流和表达自己。很多长时间“挂”在即时通信软件上的人们都说,他们并不是仅仅为了聊天,而是通过这个窗口和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与沟通。可见,即时通信软件已经成为了人们维系感情的纽带与工具。
娱乐也是绝大多数即时通信软件主打的功能之一,各种形象秀、小游戏越来越精美,你可以自己独乐,也可以与人同乐,消遣也好放松也好,总之人们都喜欢。
即时通信软件也发展成一种企业文化,除了娱乐性之外,以MSN为代表的一些软件已经成为工作的工具,形成一种全新的交流渠道。
安全隐患也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即时通信软件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病毒常常会为我们带来麻烦,严重的还会导致泄露重要信息。也许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不管怎样,这并不能打消我们使用即时通信软件的决心。
事实上,不得不承认,即时通信软件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交流感情,拓展交际圈,发泄压力,开展工作;我们可能会遇到骗子,可能会沉溺其中影响正常的生活,可能会收到有害信息……但我们的的确确已经离不开它了。
腾讯QQ:骚扰无处不在

从一开始OICQ为人诟病的仿照ICQ的粗糙界面,到今天围绕在腾讯QQ周围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功能,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从丑小鸭成为白天鹅的美丽故事。免费使用和中文界面是QQ早期吸引用户的最主要原因,腾讯对QQ界面及功能的不断开发扩充及完善使得QQ的用户数目迅速膨胀。到今日为止,腾讯QQ或许是拥有用户群最多的国产软件,围绕QQ所衍生的一系列服务也为腾讯公司在商业上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是对于最基本的网络即时通信功能,QQ还是保持着免费的优良传统。已有的庞大用户群是QQ面对众多竞争对手时最重要的法宝,在这个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你会发现QQ如同手机一样正在变得不可或缺。腾讯QQ或许不是最好的即时通信软件,但是无论你喜欢或是不喜欢,没有人可以否认这是你PC上必备的软件之一。
软件名称:QQ
软件版本:2005 beta2
软件大小:19777 KB
软件语言: 简体中文
厂商:腾讯公司
软件类别:免费软件
群功能:要说“爱”你不容易
社群功能是QQ的一个很成功的创意,它给拥有共同志趣的朋友提供了一个一起讨论、分享、交流的舞台并具备类似于BBS和新闻组的功能,因此刚刚推出就大获好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功能能够完全令人满意。首先,群内组员的人数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即使是收费会员也同样如此,只是上限人数比非会员用户高,一般规定在20-200人左右),这对于那些交流人数很多的用户来说远远不够,为了突破人数限制,要么成为付费用户,要么同时开设数个群组,但始终难以令人满意,群组的优点也无法尽显。还有,尽管加入群组后,发布消息和退出群组都十分自由,但在加入机制中却缺少必要的认证过程,从而出现这样一个现象:有时候登陆QQ后便收到被加入某个QQ群组的消息,而你根本就不认识群组的创建者或对这个群组并不了解,让人莫名其妙。尽管可以马上退出该群组,但并不表示你从此可以免受“骚扰”,因为对方可以再次把你加入而不必取得你的同意,除非对方已经放弃,否则你只能更换QQ号码了。另外,如果管理不善,QQ群也有可能成为传播不良信息的媒介,QQ群支持图片、链接、动态图画等信息格式,而且任何一个会员都可以自由发布这些信息,所有的信息群组内的成员都能看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以利用这个便利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发放不良信息后还可以马上退出该群组来逃避责任。由于QQ群组数量庞大,每天发布的信息和图片数量庞大,即使要监管起来也比较困难。
系统消息烦不胜烦
“只要你使用了QQ,各种广告就会对你狂轰滥炸”、“QQ什么都好,就是广告受不了”这是一些用户对QQ的批评。的确,尽管QQ出色的功能和易用性赢得了众多网友的青睐,但是越来越多的广告还是令人难以忍受。对于一个免费软件来说,出现广告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过分的是,这些广告并不仅仅以图片形式出现,更多的表现为通过系统消息来对你进行“提醒”,让你不得不停止聊天动作而手动关闭消息提示框。有时候稍长时间没有登录,再次登录时就会系统消息的“疲劳轰炸”。对于软件的广告图片,我们都可以使用插件程序来消除,但要根治系统消息对用户的”骚扰”似乎还有心无力。
高集成,高“消费”
现在的腾讯QQ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即时通信客户端了,它实际上是一个全面的用户上网终端应用的集成体,当中集合了聊天、搜索、邮件、交友、资源导航、商业信息、文件共享、在线社群BBS、娱乐门户,以及各种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增殖服务。一方面,它为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另一方面,它对系统资源的占用也越来越大。对于不同的用户来说,这些林林总总的功能总有一些是不需要的,但是软件在默认安装状态下会把它们统统强加于你,而且由于集成高,安装后想要卸载某个功能则比较困难,如果处理不好还容易引发各种故障。
尽管QQ的毛病不少,但许多体贴人心的功能还是吸引了众多用户,同时人们也期待QQ能继续推陈出新,带来更多便利。
MSN:看上去很美

看起来微软试图在电脑应用的各个领域插足—MSN在即时通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虽然看起来不如Windows和Office所取得的成绩那样明显,但是已经让其他从事同样业务的软件商感到了巨大的威胁。MSN Messenger通过名为PASSPORT的登录方式把即时通信软件与电子信箱以及一系列相关服务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轻松,稳定的服务和强大的多人通话功能是它独有的优势,这让MSN Messenger获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而它自身也成为了所有交流的一个中心环节。并且和主要在中国流行的QQ相比,MSN Messenger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的软件,这也是很多人选择MSN Messenger的重要原因。在中国,MSN Messenger的用户数量正在飞速增加,或许你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其中一分子。
软件名称:MSN Messenger
软件版本:V7.5.0160 Beta
软件大小:7536 KB
软件语言: 简体中文
厂商:微软公司
软件类别:免费软件
自作聪明的自动捆绑
由于目前大部分的用户都在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安装MSN Messenger后,它便与系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应用起来更加便利,不过也正是这个原因,有时候MSN的自动捆绑功能却让人有些无奈。
默认状态下,MSN安装后会伴随系统自动启动(可以在系统配置文件中更正过来);每次打开Outlook Express时,MSN Messenger都会随之一起启动,这会显著影响Outlook Express的启动速度(要修改这个缺点可以从注册表中删除有关的键值信息);另外,当点击MSN聊天信息中的Internet地址后,它会自动使用IE来打开网页,尽管你把Opera、Firefox、Maxthon(以IE为核心的第三方浏览器)等设置为默认浏览器也无法改变这个现象(修改时还是需要从注册表入手)。
好看不能用的离线留言
离线留言一直以来都是QQ等国内聊天软件中的一项基本功能,因此过去人们曾把QQ戏称为“网络传呼机”,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MSN竟然没有这个功能。有传闻说将在MSN Messenger7.0版本中补上这个被“忽视”的功能,随着最新版本的Messenger的正式面世,用户也终于发现了传说中的离线留言的选项,但最终结果仍然是失望。因为离线留言功能的确在新版本中提供了,但仅对美国和加拿大用户开放服务,中国用户目前还不能享受。不过面对中国用户有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mobile.msn.com/?lc=en-in,进入msn mobile英文网站,点击网页下方的“join now”按钮,进入登陆页面,输入你MSN Messenger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sign in”按钮登陆。在“Device Information(设备信息)”页面中的“Wireless service provider”下拉框中选择“Other”(如果没有这个选项,点击下方的“click here,然后在国家选项中选择“United States”),最后在下方的“Type your mobile address”输入框中输入你的hotmail地址。接下来在定价和使用期限的说明页面中点击“I have read and agree to pricing and the terms of use”。稍后你的hotmail邮箱将会收到一封带有验证码的邮件,点击当中的链接并输入验证码,再选择免费的“MSN Mobile Basic”服务,最后点击“Done”完成操作。登陆MSN Messenger的时候,软件会出现是否“允许我的联系人名单中的人向我的移动设备发送消息”的提示信息,确认后,当你离线后别人也可以留言了,只是有关的留言信息会以邮件形式出现你的邮箱中。
随着MSN正式进军中国内地,新版本中也采用了一些符合国情的做法(例如添加了不少娱乐休闲功能,以及与本地运营商开展合作推出新服务等)并修补和新增了特色功能,一场与QQ的市场争夺正在进行,相比QQ的大众性,更多商务人士倾向于MSN的严谨和实用,当然相信这只是MSN大目标中的一个而已。
雅虎通:猛虎下山

Yahoo是搜索界的老前辈,实力和影响都非同凡响,在国外,雅虎通和MSN一直都是“死对头”,两者争斗得难分难解,这次战场转移到国内,一举一动自然更引人注目。中文版的雅虎通作为Yahoo争霸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的拳头产品,与腾讯QQ、微软MSN等领先一步进入中国市场的即时通信软件相比,中文版雅虎通可能会逊色一些,但这并不代表你可以轻视它,反而是雅虎通凭借着Yahoo的技术优势,全面整合了雅虎各类服务(例如新闻、股票信息、音乐、电子邮件等),让用户上手更加方便。此外,中文版还特别做了很多本地化的工作,也针对中国即时通信用户的喜好做了一些特别的调整,可谓来势汹汹。
软件名称:Yahoo Messenger
软件版本:V7.0测试版
软件大小:9428 KB
软件语言: 简体中文
厂商:雅虎中国
软件类别:免费软件
语音留言,体贴周到
除了文字聊天以外,大部分的IM软件都已经支持语音聊天。现在只要配备麦克风和音箱,你就可以与对方(一人或多人)进行语音交流。在新版的雅虎通7.0Beta中,语音聊天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高质量语音的效果和多人群聊,使得用户可以轻松摆脱鼠标和键盘的束缚。值得一提的是语音留言功能,其主要作用类似于日常生活的留言信箱。通过它的帮忙,用户随时可以把有关的信息以语音留言的形式来传达给不在线的好友 (可以录制长达120秒的语音留言),从而告别了语音聊天只能双方同时在线的尴尬。还有,即使是双方同时处于局域网环境下也可以使用音频聊天,这是QQ与MSN都不能做到的。另外,从雅虎通V5.7版本开始,用户就可以利用雅虎通向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免费发送长达3个月时间的短信息。面对着这个诱人的优惠,无数用户都纷纷转向雅虎通。
搜索无处不在
资源整合一直都是各个IM软件的“杀手锏”,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腾讯QQ建立了自己的娱乐资讯平台,微软MSN则采用与Windows系统紧密结合的“连横”策略。雅虎通也毫不例外,它深度整合更多雅虎功能和服务,以增加使用价值,当中自然少不了赖以成名的搜索技术。除了常规的聊天记录搜索,用户还可以在聊天窗口内快速搜索:例如以“S: 搜索关键字词”的形式来查找聊天信息、选定某个词语,然后在右键菜单中调用“一搜”来进行查询;即时搜索和查看所关心的时事资讯的最新消息;查找来自世界各地的在线音乐电台列表;查找你的星座运程;使用MP3搜索功能实现一个在线MP3点唱机的效果等,把即时通信与网络搜索服务完全相结合,把搜索技术发挥到了极点。
雅虎通创新和体贴人心的功能有很多,但当中存在的小毛病也不少,例如因为体积庞大(安装文件就高达45MB),过多花哨的功能导致资源占用居高不下;在缺省状态无法自动保存聊天纪录,出现故障后容易丢失信息;还捆绑了令人厌烦的3721搜索服务(有不少人认为3721不仅骚扰了用户正常的网络生活,还存在着“出卖”用户私人资料的间谍行为)。所以,用雅虎通之前也要考虑正反两面的问题。
TOM-Skype:“话”时代掌门人

大家都可能曾经用过P2P下载软件,但说到利用P2P技术来进行双方(多方)聊天或许会感到比较陌生。TOM-Skype则是采用最先进的第3代的P2P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了超清晰的语音通话效果,并突破了所有防火墙、路由、NAT、操作系统等种种限制,还使用端对端的加密技术,保证通话的安全可靠,让用户真正可以享用“语聊”的无限乐趣,实在不愧为“话”时代的掌门人。
软件名称:Tom-Skype
软件版本:V1.3
软件大小:7413 KB
软件语言: 简体中文
厂商:TOM在线(www.tom.com )
软件类别:免费软件
解放双手的聊天
与腾讯QQ或微软MSN等IM软件相比,Skype的最大优势自然就是极其清晰的语音通话质量了。虽然其它聊天工具都已经具备了类似的功能,但无论是通话效果还是稳定性都无法与Skype相提并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Skype的开发者以专注研究开发网络电话技术而闻名于世,雄厚的技术力量加上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造就了今天Skype在网络电话上的霸主地位,即使其它后来者从中模仿或抄袭有关的技术,也无法达到它的良好效果。对于广大的用户来说,“用嘴聊天”自然要比“用手聊天”更加方便省事(尤其对于特殊群体则更加如此),只是部分用户可能因为习惯了使用打字聊天的方式,刚开始使用“用嘴聊天”感到不太习惯而已。其实,直接用语音聊天既拉近双方的距离,也增加真实感(例如可以同时与50人同时进行同步语聊,如同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个讨论会),还可以节省大量的长途话费(甚至还可以购买Skypeout点打拨打国际国内电话),实在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当然了,你仍然可以使用文字来向对方“传情达意”或者透过各类动态及静态的表情来“眉目传情”,而这一切一切都会在信息(语音、即时消息、文件)发送之前进行AES高级加密,不必担心中途被窃取和破解,拥有的极高的安全性。
突破一切障碍的P2P传输
对于传统的聊天工具,Skype可谓有点“另类”,首先它提倡“以嘴巴代替双手”、“动口不动手”,一反常规软件的操作方式,另外就是其独特的P2P传输技术了。Skype是由KaZaA的开发者研发的另一款P2P软件,不过它不是用来文件共享,而是用来进行P2P的语音对话和信息传输。目前大部分的IM软件都依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说传统聊天工具的用户所接收或发送的消息都要经过软件的服务器来进行中转,这就容易出现信息延迟或丢失的现象,双方在传送超大文件时的速度也会大打折扣。Skype则是通过电脑与电脑之间直接通信,杜绝了上述问题的出现。尤其是这种P2P传输方式,大大增加了穿透各类防火墙的能力,即使是不同局域网内的用户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还可以保证在传送超大文件时保持高速传输,再配合端到端的加密方式,实在是方便又安心。
尽管在Skype在语音对话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介入IM软件的时间始终还是比较短,在娱乐性、资讯性等方面与腾讯QQ、微软MSN等相比,明显有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