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垫底不可怕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sun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上学后,正式进入“有意识的人生”,家长们也变得更加上心,对孩子的一些细小情况也变得很在意,开始为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上患得患失,尤其是孩子的成绩。本文,我们来看看育儿专家李跃儿老师给家长们的建议。
  辨别
  进入小学后,家长第一个难过的关就是在学校和社会的众多要求中,辨别出哪些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孩子有用的,哪些是拔苗助长的。
  垫底不可怕
  大多数人都以为,成绩差就会被老师另眼看待。其实未必。很多时候,我们大人这么想,然后把这种感觉转嫁给了孩子。
  老师欣赏尊重老师、守纪律、学习努力有进步的孩子。哪怕孩子目前成绩是垫底的。所以垫底不可怕,但垫底了要努力,最好有进步,就算没有成绩上的进步,也一定要让老师知道孩子和家长都在努力。
  成绩差要管吗
  有人可能会问了,那么如果学习成绩很差,也不要管吗?
  如果学习成绩很差,甚至一直很差,但孩子依旧对学习充满兴趣,那差一点又何妨?而且如果能一直保持学习兴趣,我不相信以后成绩也一直很差。
  如果学习成绩差影响了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但提高成绩的目的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保护学习兴趣。
  脱离陪伴
  陪要有观察地陪,一点点根据孩子的能力逐步抽离。比如开始是每道题盯着,慢慢是某些作业盯着,后面是坐在旁边干别的,需要时保证在,慢慢只是在一个屋子里给孩子安心,慢慢连房间都可以不在了。
  不能撒手
  保证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无论是题目不会,还是在学校的烦恼,还是莫名的不开心焦虑……这些都是不能撒手的。
  帮不是包办代替,帮的目的是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困难的时候,爸爸妈妈理解我,愿意帮我分担一部分。
  和老师沟通的秘诀
  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是需要告诉老师“孩子没有学过,所以学得会慢一些”等,要降低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值,同时要让老师知道我们在努力。
  打个比方:比如老师告诉家长,孩子昨天测验成绩不好,家长就可以告诉老师,我们以前没有学过,速度会比较慢,昨天晚上作业做到几点钟还没有做完,孩子和家长也都很着急,等等。这时,老师反而会来安慰家长了。
  好习惯
  “一年级要培养好学习习惯,不然以后学习就成问题”,这是个伪命题。
  因为大部分孩子一年级还没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绝大多数传统学校的作业形式也不完全适合孩子发展规律,所以孩子边写边扭、玩东玩西是正常的,可以计入正常作业时间考虑,家长们不用太紧张。
  先做作业再玩是个好习惯。但这个好习惯,并不是要一蹴而就的。顺应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找到好习惯背后更重要的东西,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
  内驱力
  当孩子无须外在奖励就可以做好的时候,家长也就无须画蛇添足了,而当孩子在做一件完全靠内驱力不够的工作时,适当地引入外驱力,是可行并且有效的。
  其实,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的共情、鼓励,从某个角度讲也都是一种“外驱力”。事实上,外驱力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内驱力足够的时候,错误地引入外驱力,会影响甚至破坏内驱力。而在内驱力不足的时候,引入外驱力要掌握好度,不能一直依赖外驱力,而是要尽量把外驱力作为一个过渡,最后回到内驱力上。
  学校的小红花
  如何看待孩子在学校里“挣表现”“挣小红花”的问题。
  过多的物质奖励和外在奖励会破坏孩子的内驱力,我想这是大家都应该赞同的。所以,在家里,一般很少用这些外在的奖励。
  假设我们的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和我们家庭教育一致,不用或者极少用外在的奖励,我们肯定会更高兴。
  换个角度说,如果有两所学校,一所提倡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不用外在奖励,一所提倡外在奖励,我估计大家都会喜欢让孩子去第一所学校。
  但事实上,在家庭以外,孩子无法避免这种外在的奖励,而绝大多数孩子一开始对这种外在的奖励都无法免疫。
  这个时候,我们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应对这种与家庭教育不一致的情况,而不是分辨判断哪种教育更好。
  如果以后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们就容易陷入一种不满的情绪,就无法坦然接纳这个不完美的环境,就无法更好地融入环境,就无法理智地处理这种问题了。
  所以,我们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应对,而不是纠结外在奖励好不好、会不会破坏内驱力的问题。
  顺应
  接纳、尊重和顺应孩子的特性,跟着孩子的脚步走。不要被专家介绍的普遍规律、其他人或者自己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遮挡了视线、绑住了手脚。
其他文献
要改变教育,先要省察家庭教育的价值观  我非常看重价值理念,我有一个观点,任何一个人,当你对自己想要反思,对自己有些不满意的时候,无论你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家长,无论你在职场还是家庭,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省察自己的价值观念,价值理念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假设。信念与知识相对而言,在实证主义知识观之下,知识是被证明了的经验事实,信念不需要证实,也无法证实,正是这样的价值信念,决定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
针对通风机及相关设备在加工法兰、圆筒翻边与旋压弧面成型工艺,介绍了在卷板机的基础上,改制多功能圆弧成型机的方法,解决了一些中小风机制造厂工艺技术上的难题,降低了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