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的筛选及鉴定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方法:通过4轮淘筛,富集已构建的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间接ELISA法鉴定4轮淘筛后抗核抗体Fab片段噬菌体抗体;提取阳性克隆的噬菌粒DNA,切除gⅢ基因片段,自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以IPTG诱导表达可溶性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应用间接ELISA法及荧光免疫法对表达上清进行鉴定。结果:第4轮洗脱的噬菌体滴度较第1轮增加200余倍,从抗核抗体Fab片段噬菌体库中筛选出2株阳性克隆,切除gⅢ基因后自连的噬菌粒DNA经XhoⅠ单酶切证实连接成功。间接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可溶性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均呈现抗dsDNA阳性,具有抗原特异性;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Hep2细胞和猴肝脏组织细胞核显示均质型荧光,绿蝇短膜虫的动基体显示均质型荧光。结论:成功制备具有抗原特异性的可溶性、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为高亲和力抗核抗体Fab片段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反复口腔溃疡、外阴溃疡10年,伴有发热、咽痛及关节痛。2006年5月口腔溃疡剧痛,阴囊溃疡较深。予以秋水仙碱0.5mg(2次/d)口服治疗3d,出现腹痛、恶心、频繁呕吐
基层药监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常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现行的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中尚无明确定论。以下案例就是其中的代表。笔者从行政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