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初探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从而达到主动运用数学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精选生活素材,让学生感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实践中,如能努力拓展小朋友们认识数学的空间,重视他们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小朋友们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高矮”的前一天,可安排学生:“明天数学课上,小朋友们要告诉全班小朋友,你家里是爷爷高些,还是奶奶高些?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同桌的是你高,还是他高?”这样学生在课外自然就会去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之中就把“高矮”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感悟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让学生感悟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再经过家——校沟通、实践体验,让学生经过一个时期的感悟——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二、捕捉生活现象,让学生发现数学
  
  数学思想到处存在于生活现实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估算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开学学校要发书和本子、自己要买文具和教辅书等,知道单价和数量,可以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总价;妈妈买菜,知道带的钱和单价,可估算买多少菜等等。把生活中学生形成的估算技巧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把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数学知识,能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数学概念的建立本来是抽象空洞的,然而,由于这些具体的事物经常摆在学生的眼前、身边,学生很快就能熟知并会运用了,这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生活背景设计生活情境,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到数学问题亲近好学,自然就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分类”时,让学生4—6人一组,围成扇形坐好,并在中间随意堆放许多书、本、学具、文具等物品,让学生感受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激发学生要整理自己教室的欲望,这时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组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的情境,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的数学问题无法实物再现,但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在教学“比较轻重”时,可将课本中的动画换成小朋友们在上幼儿园时玩跷跷板的记实录像情境,借助这样的场境,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用眼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就小学生而言,往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如教学:“一本故事书,小平看了75页,还剩35页。求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学生要经过逆向思维用加法来解答,这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读题理解、独立分析、组织交流,师在学生交流中适时进行生活经验上的点拨:师手拿一本书,边念题边做一页一页阅读的动作,旁白说“看了75页”后,再捏着剩下的部分说“还剩35页”,“怎样才能找到这本书有多少页呀?”待学生都明白表示的意思后,用强调的稍带夸张的动作把看过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两部分合并,成了整本书。这一点拨,将学生的生活画面再现,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产生顿悟,真正理解了题的数量关系,解决了这一问题。
  
  五、课外延伸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习应用数学
  
  小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地掌握,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坚持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兴趣化、生活化,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如在学习了“面积计算”和“长方体表面积”后,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的卧室用地板砖的数量、墙壁粉刷压光涂料的面积。通过大量实际运用,能让学生经常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用处,也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要让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关系密切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天地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成效且充满诗意。与之相反,质量低下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但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期刊
情境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与兴趣而设计的相关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有利于主体能力的提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教材观,设计各种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设计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突出数学的现实性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现象,这就为创设情境奠定了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校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全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中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对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人格上更健全、思想上更具独立创新的精神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如何实现学生的自学,对学习产生积极性呢?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期刊
所谓主体性,是指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一种功能表现。它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世界的选择上,主要受主体本人的需求、动机和兴趣等因素的需求和支配,表现为能动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受主体原来知识和经验等因素的制约,表现为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是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
期刊
布局谋篇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而教师往往注重内容怎样、语言怎样,对于结构也就是布局谋篇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生的作文段落不清晰,层次不分明,特别是在一段中,句子的顺序更糟糕。“条理清楚”被视为好文章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要重视对学生布局谋篇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出一种 “链式”写作方式,可以解决在布局谋篇这个问题
期刊
我校自2009年9月开始进行省级课题《有效使用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研究》的科研工作,在学校课题组的指导下,地理教研组结合本校实际和本学科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大力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通过近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结合自己对“学案导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1、教师提出自
期刊
有效性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并获取有效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课堂上的精彩呈现以及教学的和谐性。新课程的理念如何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重
期刊
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初中化学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现在教材中的分组实验比较多,那么如何提高分组实验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在分组实验课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预习实验,明确目的    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实验,实验前应该让学生复习好有关的课本内容,预习实验报告(学生的实验报告册),明确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步骤,要求学生写出预习报告。预习报
期刊
“干吗、干嘛、干么”这三个词,目前实际上均作为含义为“干什么”或“为什么”、读音为“gàn má”这个口语的书写字形而并存并用。对于这一组异形词,在书面语使用中所存在的混乱,应通过辨析与规范,进而选择出真正合适并得到最广泛认同与使用的词形。    一、重新甄别,确有必要    说起口语“gàn má”的书面语词形来,其实早在二OO三年八月,“干吗”——“干嘛”这一组异形词,就被国家有关部门列入《第
期刊
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和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语文学科必须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来优化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怎样将多媒体合理运用到教学中呢?现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简单地将我个人的观点陈述如下:    一、运用多媒体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北京亮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