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教学初探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ao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其打破了传统教学信息量不足和演示方式呆板的困境,为教学工作注入了清新与活力,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可以体现教学现代化要求。教学现代化的基础就是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固态静态的教学手段到信息化教学手段,体现了教学条件的变迁,也带来了教学工作状态的巨大变化,多媒体手段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够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发挥推动作用。
  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语文课堂如果局限于现行教材,所蕴含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每一篇课文背后都有许多可供发掘的资源。有了多媒体的帮助,形象趣味性的小故事、背景资料可以充分被发掘和利用起来,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息容量。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到多媒体手段的形象演示,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生动活泼的知识,能够对教材具有更佳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创设浓厚的情境,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等,这一教学手段的介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可以优化语文教学的结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时间是教师在板书,多媒体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结构,除了精练简要的板书之外,教学目标的出示、教学思考题的演示,包括当堂检测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让课堂更加紧凑。
  二、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原则
  自主创新原则。广大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这种最直接的媒介是多媒体,课件与教材配备的多媒体课件虽然制作精美,但是有可能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设计没有完全吻合。所以教师在多媒体课件运用中,一定要尽可能提高自主创作的设计比例,从而保证多媒体教学能够与教学方案更加融合。
  科学运用原则。每节课在什么时候运用多媒体课件,用的时间多长,每节课控制的次数是多少,这些方面一定要深入研究,确保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科学运用。一旦运用过多过滥就会降低学生思维的深入程度,将课堂探究过程演变成为多媒体的演示过程。
  角色定位原则。多媒体手段在语文课堂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定位,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教师要明确一点,师生才是整个课堂的主角,师生互动是主要方式,多媒体的演示只能是辅助促进作用,属于配合的角色,而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
  三、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要点
  1.运用多媒体调动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共识。对于初中生而言,让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充满浓厚的兴趣,无论是情绪的调动还是对教材内容的探究欲望,都可以为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的帮助,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鲁迅的《社戏》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进行口头导入,播放了一小段浙江绍兴的社戏场面,充满着地方乡土文化特色的场景出现在学生面前,如同一剂兴奋剂让学生眼前一亮,大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兴趣,充满了探究的欲望。这样的多媒体演示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对学习活动立刻充满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氛围的营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开始就创设出和教材主题思想情感相一致的氛围,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2.运用多媒体节约教学时间
  多媒体手段不仅具有信息量大的优势,而且操作非常灵活,在课堂上只要鼠标一点,各种操作都可以有效完成。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认认真真书写思考题,将原本应当运用重难点突破的时间浪费在了烦琐的板书上,得不偿失。笔者在教学工作中除了提纲式的框架板书,其余内容都用多媒体来进行演示。
  在探究式教学开始时,运用多媒体投影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到情感性目标,让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都具有明确的方向,确保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调整学习活动;在课堂探究环节,笔者也是通过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将思考题投影在屏幕上,要求每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研究,大家对照屏幕边翻阅课文边讨论交流、思考答案、总结梳理;另外在课堂检测环节,笔者也通过思考题投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简要测试,让大家分析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方面还没有完全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原本应当是教师板书的内容直接转化为教学中的课件演示,让有限的教学时间得到了充分运用。
  3.运用多媒体补充教学信息
  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最为广泛的运用就是补充教学信息,使原本枯燥干瘪的教材变得圆润丰满起来。通过多媒体的搜集和演示,让更多的信息汇集于语文课堂,使学生更加便于信息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例如在《巍巍中山陵》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中没有一人去过南京,所以对中山陵的印象一片空白,仅仅依靠教材上的文字叙述,显然无法达到直观的效果。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播放了一段中山陵的视频,全方位多角度向学生展示了中山陵的魅力。结合课文的阅读分析,学生在理解把握方面如虎添翼,效果显著提高。
  再比如《奇妙的克隆》教学中,虽然许多学生对克隆技术一知半解,对准确理解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弥补学生的感知短板,笔者运用多媒体进行了演示,从克隆技术的原理、克隆技术研究的成果、克隆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三个方面搜集了资料素材,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的补充。有了这样的补充,学生对克隆技术的了解就有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补充的信息,还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例如《国宝——大熊猫》教学中,笔者展示了臥龙保护区不同年龄段熊猫游玩的视频,有成年大熊猫爬树桩的,有未成年小熊猫在草地上打滚的,他们的憨态赢得了学生的阵阵哄笑,这样的课件演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直观程度,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4. 运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
  多媒体手段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还包括情境的创设,创设出与教材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心灵震撼,这也是推动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力手段。例如在《背影》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四次出现背影的时间、场所、具体描写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事先录制的配乐朗诵,以《我的老父亲》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以动情的朗诵将背影当中蕴含的浓浓父爱淋漓尽致展示出来,揪住了学生的内心。笔者还配合一些图片,让学生不由的回忆起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是如何吃辛苦创造条件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这样的课件演示为教学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情境,有效提高了思想教育的渗透力。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大教师要准确领会其重要性,有效把握基本原则并抓住要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初级中学(226301)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妨慢些走,"慢"其实是等待. 如若语文教师灵活运用"等待"这种教学策略,必能创造出一个动静结合、和谐生辉的亮丽课堂.
书是我们最聪明、最可靠的老师和朋友。读书有诸多的好处:它可以移植生命,保持记忆,激发思维,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表达情感……书有说不尽的好处,读书,是丰富精神家园的有效途径,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新课程标准也规定初中生应从文学作品中得到人生的启示,也就是说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读书需要有目的地去读。因为有目的的读书方法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最
《荷塘月色》的主题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解读着,本文从江南采莲部分入手,紧抓六朝时代特点和六朝文学特点,以及朱自清本身的经历和他作为学者的研究领域深入探讨《荷塘月色》的深层主题,解读出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真正的意图应该是表达对学术、文学和艺术的发展的前途的忧虑,自己文学创作上的出路的苦闷。  细读《荷塘月色》“江南采莲”部分让人觉得有很多的“反常”:前面月下的荷塘和塘上的月色整体给人的感觉是静谧的、优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话出于《春酒》的最末段,是全文的主旨句,思乡怀旧,念而不得的情感通过这一句直接表达出来,自然课堂分析到这一句即要掀起情感高潮。但如何让学生自然而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领会作者远离故土童年后的那份不可复得的落寞和惆怅这一复杂情感,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课堂片段。  一、情景描述  课堂上在分析完童真、乡情后教师进一步带领学生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语文学科本质与教学内核的认识愈来愈深刻。摒弃课改初期华而不实的课堂模式,于永正老师提出的“简单语文”教学理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同。教学《端午日》这篇课文时,笔者对这一教学理念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切实感受到了“简单,即高效”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一、课件导入,营造视觉冲击  在现代教育模式中,教师要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自己的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这就要求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