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84476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自身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经历语文学习的全程,探索语文学习的规律,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等待,成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要使其被学生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就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自己去领会、体验、揣摩。因此,教师要坚决摒弃烦琐的分析、讲解,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起他们阅读的欲望,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触摸作者情感的脉搏,并与之产生共鸣。等待,还给了学生一个自由阅读、自由思维的空间,还给了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读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便可以安下心来,积极地进人状态,轻松地感受、体验,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学习《明天,我们毕业》第三自然段时,指名读了一遍课文后,我问:“同学们想怎么学习这一段呢?”有同学陆续地举起了手。我满含笑意的目光与他们交汇后,仍继续等待着。不一会儿,全班都抬起了头。“我发现这一段里有一句中心句——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六年的学习生活比做五彩斑斓的画卷。”众多学生点头。“那么,这句话中你注意到了哪些词?”“五彩斑斓。”“画卷。”“画卷和画面有何不同?”学生思考起来,不少同学翻起了词典。“画卷可以由许多画面组成,比如《清明上河图》就是由许多画面组成的画卷。”“那么文中的画卷由哪些画面组成?‘五彩斑斓’体现在哪里?挑你最喜欢的画面好好品味品味。”学生满怀兴致地又开始了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一个个拿起了笔,不时在书上写写画画。我呢,巡视着,分享着学生们的思维成果,心中暗暗赞叹着,偶尔也与个别同学交流一下,耐心地等待着。充分自学后,同学们开始交流。一位同学说:“我给每个画面分别拟了小标题:清晨入校图、雏鹰展翅图、课堂求知图、伴乐习字图、多彩活动图。”同学们情不自禁鼓起掌来。“我喜欢第一幅画面,读了这一句。我想说:学校因我们而更美丽,我们因学校而更快乐。”“我喜欢课堂求知图,同学们是那么求知若渴,‘贪婪’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学生们对文本的解读异彩纷呈。朗读得那么动情。试想,如果我没有耐心等待,不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去与文本对话。哪来这样的效果?
  
  二、还给学生评价和再思考的权利
  
  课堂上,自主阅读一段落后,师生进入交流阶段。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当学生发言符合要求时,教师过早地给予评价鼓励。二是当学生思维偏离了主线,教师既怕耽误时间,又怕把其他学生的思维打乱,于是连忙制止学生的发言。急于否定学生的回答。
  以上两种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缺少的是耐心,忽略的是等待,剥夺的是学生评价和再思考的权利,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受挫。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不能简单地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知识,而是要使知识及其理解从属并服务于发展。课堂上,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第一种情况,教师过早的肯定,容易让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遏制思维的发展空间。因此,评价应该缓一缓,等一等,还应该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允许学生对文本有多元化的理解。”因此,第二种情况下,教师应首先倾听完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角度去判断其合理性,若确实偏离轨道。再找出相关内容,因势利导。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说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那么,课堂交流的过程便是师生、生生对话的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依然是主体,教师要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所要做的是倾听、激发和引导。耐心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用“心”去聆听;激发更多的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感素质。提升自己的精神高度。其实,在课堂上,教师不可独揽评价大权,完全可以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评价:“你们觉得他说得怎么样?”学生通过彼此的交流、讨论来推动学习的深入,教师的信任与期待无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催化剂”。
  
  三、给予暂差生信心与鼓励
  
  听过不少特级教师的课,课堂上有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令我感动。那是学生自由读课文的一个环节,绝大部分学生已读完,但还有一两个在结结巴巴地读,老师总会带着微笑等待,倾听他(们)读完,才领着大家继续学习。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它蕴含的意义却是深远的。这静静的等待、倾听。是一个孩子,特别是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简单却又极其重要的需求。老师给予他的是一种尊重。新课程倡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习上的哲差生尤其渴望教师的尊重、关爱与帮助。这种等待,使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期待,他们的内心会产生融融暖意,激发出一股向上的信心与力量。对于其他学生来说,这不能说是一种浪费,反而是一种收获。老师传递给他们的是尊重别人、平等对待他人的信息。久而久之,同学间就会少一份歧视与冷漠,多一份关爱与帮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正是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乐于学习、乐于思索、乐于交流,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份“等待”,就是摒弃包办代替,给学生留下自由阅读、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一些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与体验。等待是一种信任与期望,更是一种尊重和鼓励。学生在教师有效的等待中培养主体意识,发展主体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其他文献
<正> 一、案情 台州市益良食品厂为实施企业外部转制,委托台州伊景拍卖行拍卖座落于椒江南皖街71号的房地产。 1999年9月6日,台州伊景拍卖行发布了房屋拍卖公告:南皖街71号,
英语中,有许多描述颜色的词汇,他们意义明确,极有活力。颜色词汇,除了表示事物之间视觉效果的差异等基本意义外,英语国家的人们对某些颜色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和禁忌,并形成了大量的约
<正>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具有高强度、荷载承受力强、稳定性好的基础路面类型,在追求经济效益和成熟技术的现代公路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路面多被用于等级较高的重交通公路建设
我国于2007年起开展针对城镇非从业人员,包括中小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外的群体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经过几年的发展,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地的职业院校相继成立,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各省市几乎每年都会组织各类的职业技能竞赛。2010年江西省第三届数控职业技能大赛已经结束,本人就此
<正>国家政府部门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同时涵盖使用更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改进。经过相关人员长期的实践和综合,仍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常见的道路